二戰時,為何德國和意大利都看不上日本的裝備?

三鹿娛樂


德意兩國看不上日本裝備(陸軍裝備)是正常的,與這兩個老牌工業化國家相比,日本的工業化時間太短了,從明治維新到1930年代初也不過50年的時間,工業設計、工業底蘊、工業產能...都低於德國和意大利,並且許多重工業設備都是從德國和意大利進口的...而武器裝備製造業恰恰是頂級工業,就圖片上這種“豆坦克”白給德國去不了戰場,只能回爐鍊鋼!蘇軍消滅日本關東軍後就將大量的日製裝備當廢鋼鐵鍊鋼了,蘇聯這樣處理日本裝備,德國也會這樣。



日本大本營派人去德國考察“虎式”坦克,也得到了德國的大力支持,製造工程圖紙,裝甲鋼材配方、88毫米主炮炮管鋼配方、穿甲彈的製造,還包括樣車...都給了,但是日本人拖拖拉拉,最後不了了之了,最後樣車也被德軍徵用。
那麼,日本的武器裝備為何在德意眼裡是“垃圾”?原因就是日本的鋼鐵產能太低了!我們都知道鋼鐵是工業製造的第一金屬,而武器裝備的鋼鐵用量也在90%以上,二戰最高峰期間日本的軍隊總人數與德國相比,約600萬:1200萬,也就是德國的一半兒,但鋼鐵產量一直沒到德國的一半,屬於鋼鐵嚴重缺乏的國家,二戰是人類第一次全面機械化戰爭,沒有鋼鐵、沒有其它有色金屬怎麼去製造武器?另外,日本和德國的建軍思想還不一樣,日本是“海洋型國家”,要大量建造遠洋海軍用於對抗美英這兩個海軍強國,大型戰艦所用的鋼材要大大多於陸軍,因為日本陸軍面對的對手是亞洲國家,當時都是農業國,威脅並不大...所以,只能是資源傾斜供應給日本海軍,這也導致了日本陸軍的裝備性能低劣!

圖片上這個槍是二戰期間意大利陸軍的“卡爾加諾步槍”,和三八步槍一樣也使用6.5毫米子彈,但“卡爾加諾”彈倉內可裝填6發子彈,比三八步槍多一發 ,雖然使用相同口徑的子彈,但是在600米距離內意大利槍的性能要好的多,據說肯尼迪就是被該槍爆頭的!

著名的“貝雷塔”9毫米衝鋒槍,性能不亞於德軍的MP40,也是二戰期間意大利步兵
主要武器普遍裝備,而日本二戰期間只是研製出了“百式”衝鋒槍,受資源缺乏的限制也沒裝備部隊,步兵班的遠近距離火力限制低於意大利軍隊。
意大利的
M1935型210毫米榴彈炮,是二戰期間世界上最好的大口徑榴彈炮之一,遠比日本那些性能低劣的火炮先進的多,意大利在二戰甚至一戰之前就是火炮製造製造強國,到了現在“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戰艦上也普遍裝備“意大利炮”,可見其總體性能馳名世界!

總得來說,受資源缺乏的限制日本陸軍裝備的性能與數量都遠低於德國和意大利,加上作戰對象都是亞洲農業國家,所以日本陸軍軍工部門也沒法去深入研製,造成了日本陸軍的裝備整體性在參戰工業化國家當中最差。


皇家橡樹1972


二戰中德國、意大利、日本屬於同一陣營,三國經常進行軍事交流,並不存在誰看不起誰的裝備這種事情。

我們可以從陸、海、空三軍來進行比較分析:

一、陸軍

德國陸軍:

說到二戰時的陸軍,就不得不提到德國的裝甲部隊。

大家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也是戰敗國,戰後被迫簽訂了削弱國家綜合實力的《凡爾賽條約》。

根據條約的規定:德國陸軍被限制在十萬以下,並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取消德軍總參謀部的設置。

但規定是規定,德國也有對策。

陸軍士兵大量裁撤但是軍官全部保留,保存了軍事指揮系統的實力;不得擁有坦克,1934年之前就在蘇聯進行研究和生產,而1934年之後,世界局勢已經發生改變。

最主要的是,坦克在一戰中的表現實在太差了,各國並不認為坦克會在未來的戰爭中佔有重要地位,所以對這方面的管控不是很嚴格。

(一戰坦克)

而德國將領古德里安認識到了坦克的重要性,專門寫了《注意!坦克!》這本書來闡述在戰爭中應該如何讓坦克發揮最大的作用,為今後在裝甲部隊中的運用指明瞭道路。

1933年希特勒上臺之後開始秘密擴軍,他支持古德里安的理論,裝甲部隊成為德國陸軍的重中之重。

二戰爆發後,德國裝甲部隊加閃擊戰術,在戰爭中大放異彩。

日本陸軍:

二戰時日本陸軍和德國陸軍從戰術上就有本質的區別,日軍注重步炮協同,而德軍更注重於步坦協同的高機動性,所以日軍在裝甲這一塊不如德軍。但在火炮性能和數量上,日軍是優於德軍的。

日軍武器裝備多是輕型化小型化的武器,如92式步兵炮、擲彈筒(現在美軍還在使用類似的武器)、95式坦克等等,雖然不是當時最先進的,殺傷力並不差。

也就是說,日本陸軍雖然在綜合實力上不如德國陸軍,但兩者只是側重點不一樣,差距並不算大。

也可以說因為地理因素兩者並無差距。試想,德國的裝甲部隊在南亞的密林或山地中,能發揮出該有的優勢嗎?

答案是不能。美軍重裝部隊在太平洋戰爭中的表現就是最好的例子,稍微沉重一些的謝爾曼坦克在潮溼泥濘的密林中就得趴窩。

意大利陸軍:

意大利對自己國家的軍事力量沒有明確的定位。說它是進攻型國家,武力不足;說它是防禦型國家,還有點力量過剩。

陸軍的裝備並不差,但軍事思想過於陳舊,沒有德軍那麼先進,也比不上日軍的軍隊整合性。

如果非要給這三個國家的陸軍弄個排名的話,德國最強、日本稍次、意大利墊底。

二、海軍

德國海軍:

還是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海軍只能擁有6艘1萬噸,裝備280毫米主炮的非無畏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艇,不得製造及擁有潛艇。

一戰主要戰勝國對於德國海軍的管控比較嚴格,所以二戰時期德國海軍比較弱。由於條約的限制,盡走一些旁門左道,製造出了數量眾多的U型潛艇,戰果還不錯。

日本海軍:

日本海軍的發展史可以說很長。自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海軍就一直呈上升趨勢,直到昭和時期,海軍達到日本歷史最強,擁有8艘航空母艦,更擁有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兩艘戰列艦。

意大利海軍:

作為一戰戰勝國,意大利海軍沒有受到過任何制裁,所以它的發展是很平穩的,但意大利人好像對“海軍強國”這個觀念有些不太感冒,所以只能算是歐洲中等。

這三個國家海軍排名:日本最強、意大利次之、德國墊底。

三、空軍

這段歷史比較複雜,分初期和後期。

二戰初期,日本零式戰鬥機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優秀戰鬥機,而轟炸機要數意大利更為先進,至於德國,空軍研發是被《凡爾賽條約》嚴格限制的,所以並無太大作為。

但到了二戰後期,由於戰爭的進行,日本與意大利空軍的研發力度卻趕不上德國了,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就誕生於二戰德國。

所以如果要論強弱的話,空軍還是不要排名的好,因為整個二戰跨度不大,但科技卻出現了跳躍式發展,直接從螺旋槳式飛機發展到了噴氣式飛機,科技落差太大,真的不太好評價。

【結語】

總之,在主觀上德國和意大利並不需要去看不起日本的裝備;而從客觀上,最終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並不是某種武器裝備,而是軍事思想能貫徹到什麼程度,能否把各方兵力、新舊武器、當前科技、民眾意願等等資源整合到一起。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不知道這個看不上日本裝備是哪裡的梗。德國還情有可原,不過除了陸軍,空軍飛機德國未必比日本強,至少英國的噴火就在不列顛空戰中擊敗了德國戰機,可噴火到了太平洋就被零式爆操了,海軍就不提了,德國造的齊柏林伯爵號航母還問日本要了赤城的圖紙,哪怕大和武藏出來前,長門號也能力壓脾斯麥。倒是德國在雷達和坦克方面給了日本不少幫助,不過總體來說德國技術略比日本先進無疑。

意大利???……是在開玩笑嗎?

除了白種人對黃種人一味的偏見,意大利真要和日本開幹海陸空都不是鬼子對手,無論技術,裝備,士兵數量和素質,意大利哪點比日本強??

米內光政曾經說過,日本海軍就不是為了和英美打仗造的,不過要是打打德國意大利倒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怎麼老有人覺得鬼子弱?

鬼子以劣勢裝備劣勢兵力在馬來戰役中一舉拿下大英帝國遠東最堅固的要塞新加坡,全殲英國遠東艦隊,誰說把鬼子放到歐洲去不值一提?這戰鬥力簡直爆表好不好,表現哪裡差了?

德國人傲氣還有底氣,意大利跟著也看不上鬼子就是搞笑了…


不大不小王


因為日本人的裝備確實不咋行。

比如日本人的歪把子機槍,這槍是真的很弱智。用保彈板+彈鬥供彈,非常坑爹。

如果跟德國的MG-42相比,這差距就好像F-22打F-4鬼怪一樣。

歪把子機槍的供彈設計很坑,因為保彈板的生產很麻煩,而且這種供彈結構對防塵防異物很不利,實際使用中會很容易發生故障。

再說說日本的38式步槍。這槍跟漢陽造比還不錯,但是跟中正式比都不見得有多好。問題並不在於槍,而是在於它使用的6.5mmX50mm步槍彈。

一方面6.5mm彈的口徑較小,另一方面日本的發射藥技術不怎麼樣,結果就是38式步槍的威力是二戰所有步槍中最差的。有多差呢?毛子的費德洛夫M1916自動步槍在設計時想找一款威力較小的槍彈,因為自動步槍的子彈威力大的話後坐力太大全自動射擊打不中人。 然後毛子找了半天找到了日本人的6.5mm彈,因為這個彈威力比較小可以拿來湊合用用。但是要指出,38式步槍,槍本身的設計是不錯的,算是少數日本人造的比較好的裝備。

最後說說百式衝鋒槍。這把槍的設計水平基本就停留在一戰水平了。一款1940年設計的衝鋒槍,還裝個兩腳架。給衝鋒槍裝兩腳架當小機槍用,這種想法在20-30年代是有的,不過歐洲各國很快就發現這兩腳架沒啥叼用,衝鋒槍畢竟就那點射程。側置彈匣實際上是很坑的,對槍械的重心有很大的影響。英國的司登水管是個急造品這麼玩也沒啥大問題。至於百式?生產性差,性能也不咋樣。這槍有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它的射擊標尺竟然標到了600米!設計師的初衷是這玩意可以用兩腳架趴著打跨射,所以搞了個600米距離標尺。


貞觀防務


二戰時,日本帝國海軍世界第二,你敢說德國和意大利看不上日本裝備?還是強調看不上日本陸軍的裝備?日本陸軍的裝備確實不行(和德國意大利比,和中國比肯定強),不論坦克,輕武器,重機槍都不如德國和意大利部隊(但是日本的陸軍航空兵的零式戰機你不能說比德國和意大利差吧?)

日本的輕武器確實不如德國和意大利

曾經有人討論日本把德國的BF109戰機引進來對抗美國,其實想想有點可笑,零式的性能並不落後,完全沒必要引進德國的飛機,反倒是德國在不列顛空戰中應該引進日本的零戰。大不列顛空戰中BF109的航程不夠用,僅僅到上空不久就要返回,達不到護航的要求。而廣闊的太平洋翱翔的零式戰機的大航程設計,正是當時德國的急需產品!

德國的BF109戰機

日本的海軍很強,意大利和德國的海軍都不是對手,日本的潛艇技術也不差,甚至有從潛艇起飛飛機的潛艇型號,這在當時是非常牛的,雖然戰績一般般。日本只是使用潛艇的戰術和戰略思想不行,沒有搞德國人的戰術,對商船並不熱心,並不是潛艇技術不佳!當然,也有可能是日本帝國的大艦巨炮和航母實力太強,不屑於去考慮潛艇作戰問題,而德國就不行,必須以潛艇戰為主,畢竟對手是當年的大英帝國海軍。

二戰時日軍的潛艇

說完了日本海軍和日本空中力量,客觀來說陸軍的大部分裝備德國和意大利的確實比日本的好,不要說德國的4號坦克,還有虎式豹式,就是意大利的坦克都比日本的強。德國的衝鋒槍和班排支援重火力,還有鐵拳反坦克火箭筒,都是日本陸軍所不能比的。但是日本陸軍的武士道確實比海軍還要邪門,在亞洲橫掃英美等軍,把英聯邦軍隊打的潰不成軍,這並不是他們武器多先進,而是確實戰力強悍,訓練一流!

意大利陸軍

所以,主要是自古歐洲陸戰場一直以強悍著稱,不用說二戰時期,就是中世紀歐洲的陸戰都是血腥和領先的(武備當然也領先)。二戰時和之前德國和意大利都是世界陸軍武器出口國,所以要是較真,他們看不上日本的陸地武器,這很正常!

二戰時意大利的坦克

可以看出比日本坦克要大的多

二戰中日本也確實考察過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但是結論是日本完全用不上,這倒是,當時的亞洲陸地公路的環境,根本無法承受虎式的噸位。日本95,97式能在亞洲橫行有它的道理,亞洲的大部分公路無法承受太高重量,而這個噸位和火力卻足夠對付亞洲的軍隊了。只是大了美國人登場以後,日軍遇到了美國的謝爾曼坦克開始,日本才會後悔當時幹嘛不早點從德國弄回4號坦克或者自己的中重坦克早點問世呢?!

裝備鐵拳的德軍

德意日軸心國,海軍真得看日本,陸軍真得看德國,至於日本陸軍武器,確實連意大利都看不上,就甭說德國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首先是,雙方戰場環境不同,德國可以在歐洲和蘇聯施展閃擊戰,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那就是,非常發達的鐵路和公路系統。

同時,主要戰場是大平原,在附近就有石油產區,比如羅馬尼亞。同時附近必須有足夠的龐大的煉油工廠,比如在德國本土。在這種環境下,裝甲部隊,步兵重炮這些武器才可以施展。

發達的鐵路線是德國迴旋兵力和調動資源的核心力量。毫不誇張地說,縱橫於歐陸的鐵路網絡是二戰德軍後勤和戰鬥力的基本保證。運送一個滿編的德國裝甲師,需要80列列車,每個列車編組50節車廂,總計需要4000車廂以上。而裝甲師之外還有獨立的重裝甲營和重殲擊營,大概需要20列列車,1000車廂左右的運力。

二戰前夕,蘇聯的鐵路突破10萬公里,而我國近年才剛剛達到這一鐵路里程。可以想象兩個戰場的完全不同了。而這些裝備在30-40年代的中國戰場,是無法施展的。除非,德國有能力先在中國修建幾萬公里標準鐵路,再修建幾十萬公里軍用標準道路,修建幾千座合格的重型橋樑。德國裝甲部隊和陸軍重炮才能在中國戰場機動起來。

日軍150毫米榴彈炮全重列超過4噸,在中國戰場行軍,就已經非常困難。幾乎絕大部分橋樑都無法承受,也沒有足夠的堅固路面,到處都是山地水網地帶。最後,日軍也從39年開始,使用重量1噸以下的75毫米山野炮,把重炮單位大部分都淘汰回本土。

因為道路問題,到40年以後,日軍就連1噸級別的野炮都淘汰回本土了,大量使用幾百公斤重的山炮。日軍的裝備更加適合在中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使用,但是這種輕型化系列武器,並不適合在歐洲戰場。除非參戰一方有能力,改造戰場,比如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經常,直接出動幾百艘自由輪,運來大批建築材料,隨後,大批機械化工兵開始進行戰場道路改造。


深度軍事


像陸戰兵器,日軍的武器性能並不比德軍意軍好,航空兵器上其思路也各不相同,而且日軍的飛機並不適合歐洲戰場的作戰。不過德意肯定是非常羨慕日本的海上力量的,日本海軍可以說是軸心國陣營中最強的海軍了。

日本陸軍的兵器水平可以說是一戰水平,輕武器水平要略低於德意水平,而在重武器方面,日軍的坦克裝甲車輛、火炮等兵器水平要低於德國,不過基本和意大利處於同一水平。

航空兵器方面略有不同,日本戰鬥機普遍火力薄弱,比如日本陸軍的一式戰,97式戰鬥機,只有機槍可用,海軍的零戰也僅有性能很差的99式機炮,德國空軍自然是看不上這些飛機的。早期德國向日本出口了Bf109E等戰機,戰爭後期還提供了Me163、Me262等先進武器的資料,幫助日本研製出了一些先進裝備。

不過意大利航空工業則不如日本,二戰拿的出手的戰機型號不多,雖然也有Mc202、G55等不錯的型號,但是產量極低,這點上是不如日本的。

海軍方面則是日本的強項,這也是日本作為島國的必然,日本海軍實力遠勝於德意海軍,擁有大量航母和戰列艦,僅有英國海軍和美國海軍可以和其相比。在這方面德意自然是十分羨慕的,日本就曾向德國提供過一些戰艦的設計圖紙。


戰壕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日本軍隊自己研製的重型轟炸機“97重爆”還沒有列裝,為了截斷蘇聯援華物資的重要通道“新蘭公路”以及後面對重慶進行所謂無差別轟炸,緊急從盟國意大利訂購了100架菲亞特BR20遠程轟炸機(實際到貨85架),回家改個日本名字叫“伊式重爆”,其後果是1939年2月12日開始幹髒活的時候,在蘭州上空一傢伙被揍下來12架。



(軸心國三賤客)

日本人表示不服三天後再次編隊升空前往,又被打下去18架,幾乎成為了中蘇空軍狩獵的“火雞”,日軍陸航飛行員乾脆拒絕駕駛此型飛機再戰,因為在實戰中發現該機型有嚴重的設計缺陷。從此以後,日本人幾乎不再從歐洲“工業國家”意大利進口什麼裝備,所以說,如果德國人還有點資本鄙視二戰日軍武器裝備的話,意大利肯定沒有這個資格。

希特勒之所以選擇德國在一戰時期的敵人日本作為二戰盟友,搞什麼“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日本海軍的實力,認為它有能力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牽掛美英的力量,當時的日本海軍排名已位居世界第三。而納粹德國的軍事力量多少有點瘸腿,陸軍貌似無敵於歐洲,但海軍尤其是水面艦艇力量非常薄弱。

如果德國人真的那麼看不上日軍裝備的話,結盟就是悖論了,誰傻啊找個廢物當兄弟?



(意大利產的伊式重爆)

除了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之外,德國與意大利走近也有部分因素是因為後者的海軍力量,至少從紙面上可與英國海軍一戰且完全控制地中海。然而意大利和日本近似,也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雖然是戰勝國,但60萬人的陣亡卻沒有換來德國的半點殖民地,本土和所掌握的利比亞、索馬里等幾塊非洲地盤嚴重缺少煤、石油和金屬等戰略資源,既然集舉國之力發展海軍,自然無力再兼顧陸軍裝備。

從這一層說,日本和意大利可謂是“同病相憐”,意大利是歐洲工業革命最不徹底的國家之一,它的綜合國力“只夠應付一個殖民地性質的戰爭,最多剿滅一些叛亂土著”,根本無力應付二戰時期現代化的工業戰爭。到1939年歐戰爆發時,意大利國內的戰略儲備是:鐵礦石可維持180天、煤炭50天、鋼材14天。



因此當德國要求它參戰之際,墨索里尼開出一份無比冗長的物資提供清單,從石油到高射炮要了個遍,把希特勒氣得七竅生煙,墨索里尼的女婿、外交部長齊亞諾曾經說道:“這份清單足以氣死一頭牛,如果它認字的話”。


意大利陸軍的很多武器裝備還是一戰時期的存貨,比如可與日軍豆戰車媲美的超輕型坦克,在北非被英國人一頓暴揍,意大利士兵稱之為“自動推進棺材”,奉希特勒之命率領“非洲軍”前來助戰的隆美爾看見又小又爛的意軍坦克,不禁長嘆:“墨索里尼居然敢把這樣的破銅爛鐵式的裝備交給他的軍隊去前方作戰,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儘管意大利二戰期間也曾經研製出幾款明星武器,但就陸軍整體裝備水平而言,實在與日本人半斤八兩,誰也沒有瞧不起誰的資格。



然而更要命的是對手不同,日本陸軍最先面對的是羸弱的農業大國中國,歪把子三八式王八盒子這些破爛足夠忙活一氣,而意大利陸軍要對付的是英國、法國等歐洲工業強國,再加上意軍官兵的素質和士氣低下,當然一下子被打回原形。1940年納粹裝甲部隊橫掃法蘭西的時刻,墨索里尼也在法國背後插上一小刀,對法宣戰並派出20多個師的大軍從阿爾卑斯山口發起攻擊,結果是直到法國投降,三分之二的意軍部隊還沒有看到法國邊境。

日本人也是一樣,在中國戰場上雖然耀武揚威,1939年諾門坎就吃了蘇聯很大的虧,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曾經把17個老牌常設師團的絕大多數調往南洋,像我們熟悉的第2、第4、第5、第6等精銳師團,結果怎麼樣呢?聯隊級單位被全殲是家常便飯,主力師團幾乎全被打殘,與美軍裝備和火力的巨大差距一目瞭然。用德國武官的評語是:日本人沒有參加過一戰的歐洲戰事,戰術思想和裝備水平遠遠落後。

所以北非30萬意軍接受隆美爾不足5萬人德軍指揮的事實證明,僅就陸軍而言,日本和意大利都是希特勒的豬隊友。

(日本豆戰車)

李雲龍的“意大利炮”如果真有的話,在華北都可以打得鬼子哭爹喊娘,那可是一戰時期的火炮。

因此在軸心國的三個貨當中,海軍戰力的順序是日本、意大利(沒發揮好)和德國,陸軍戰力的排名是德國、日本和意大利,單單評價陸軍和空軍武器裝備水平的話,德國遙遙領先,日本和意大利實際差距不大,德國人可以同時鄙視日本和意大利,而後兩者之間,實在難分伯仲,不存在互相看不起的問題。


度度狼gg


歐州無弱國!

軍工最強的是德國,因為德國有全世界最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重工業,機床,化工,技工,天下無敵!

德國出哲學家,科學家,音樂家,每件武器都是藝術品,有世界最強的通用機槍,有首創的中間彈藥突擊步槍,有高平兩用高射炮,無政的虎式坦克,永不落伍的戰鬥機,黑科技的噴氣戰鬥機,導彈,無線電,潛艇也是最高水平!

反觀日本,除了航母,零式戰機,前期可以一拼外,二戰陸軍武器還不如意大利,陸軍只會豬突戰術,打農業國中國還夠用,打重工業國家,被完虐,打美國,被打回石器時代!

B29可以肆無忌憚轟炸日本,不怕被高炮零式擊落,轟炸德國九死一生,十次要回地面,不然沒人幹,轟炸日本,不享受這待遇!

航空母艦到最後無所事事,沒有對手,日本不夠打。

陸軍坦克對日無對手,大才小用,個人武器領先日本一個時代!


心有遠芳


你好,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二戰時為何德國和意大利都看不起日本的裝備?這個問題需要仔細分析的。

1、資源分配不同。大家都知道日本資源缺乏,尤其是戰略資源。日本把資源優先給與日本海軍,這就造成了日本海軍非常強,而日本陸軍武器卻是次品的鋼材,這就造成日本陸軍武器在軸心國眼裡是垃圾的現象,不過日本軍工也在改變日本陸軍武器而努力。

2、武器發展不同。德國和意大利是歐洲國家,他們兩國面對武器當然是陸軍和空軍武器為重,這兩個法西斯國家四周都是陸地強國,大力發展海軍不是明智的選擇,陸戰打不贏海軍強大有什麼用?日本卻是和這兩個盟友不同,日本是島國他強調的是需要海軍強大,只有海軍強大才有機會對外擴張,日本反過來把資源優先給陸軍,大力發展陸軍。我想日本連甲午戰爭都不可能贏何況還有日俄戰爭。

3、地理不同。德國和意大利麵對的是法國和蘇聯等強大的路上國家,說白了歐洲強國林立,沒有強大陸軍是要吃大虧的。日本側不同,日本在亞洲沒有強大的海軍也是一樣要吃大虧,畢竟日本是島國需要強大海軍為日本護航,保證日本本土安全。

4、戰爭對象不同。二戰開始德國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打的歐洲國家節節敗退,這是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優勢,《海獅計劃》卻是行不通的。要是德國有日本強大的海軍我想《海獅計劃》也許可以完成。二戰開始日本在面對中國戰場上,海軍是發揮巨大作用,在淞滬會戰中日本動用海軍沿途用艦炮給我國造成巨大傷害,日本海軍在海面上長江流域幫助日本陸軍非常大的忙,使日本軍隊可以進展順利。還有日本海軍運輸能力也很強,從日本本土運送巨大的戰略物資給陸軍,設想如果日本海軍不強大日本能有那麼快補充兵員和作戰物資嗎?

5、換位思考。假如讓日本在歐洲和英法聯軍蘇聯開戰,日本是必敗無疑的。日本陸軍裝備不行在歐洲肯定是打的找不著北,在《諾門坎》現在中可以看出日本陸軍不是蘇聯的對手。相反的把德國陸軍對付東南亞國家,沒有強大海軍別說打了,游泳過去都怕喂鯊魚呢,《海獅計劃》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法西斯們面對自己國家的地理需求不同,所選擇注重軍種武器裝備也是不同的。

6、美軍就是兩國的實驗。美國參加二戰後,先歐後亞政策?美國在歐洲和德意法西斯打那也吃了德意不少的虧,美國在和日本打海軍也美少吃日本的虧。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朋友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