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常规习惯会越来越差?怎么教育好?

代juju


确实,现在的孩子,尤其是00后,学习习惯真的很不好,也可能是我们这个行业平时接触的更多都是些不听话的小孩。举个例子,有一次我们的老师上课时忘了提醒学生带书,下次上课的时候学生就没带书,然后跟家长说老师没跟他说上课需要带书,家长就打电话过来给我们一通指责,说我们老师上课为什么这么没有责任心,不提醒孩子带书耽误了孩子学习怎么办?孩子在这个班里学习成绩不好,你们怎么负责?说了一堆,总之就是孩子绝对没有问题,问题都是你们老师的。

听到这个事情之后,我个人觉得这个有点儿让人啼笑皆非。因为我上学的时候从来就没有上课不带书的情况,上课带课本不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就算老师没有提醒,难道上课前不应该主动问一下要带什么?或者说带平时用的书来吗?如果带书这件事都需要别人提醒,那我真的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能有多少。

其实孩子现在学习习惯不好,主要根源在于自身生活习惯。一个平时自己可以把自己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的学生,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到哪去,因为这个孩子从小就知道他要对自己负责。而现在的父母往往对孩子的事情插手太多,孩子的生活都被父母包办,不能冻着,不能饿着,不能累着,更不能受委屈,孩子们打架,一定是别人家孩子的问题,一点道理都不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只要有事,父母都会给自己摆平,再久一点就会变成一种思想上的惰性,自己不会去承担责任,遇事就推给别人,完全没有担当。这种思想一定会在各种事情上体现出来,现阶段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在学习上,因为他们认为,学习不好,我不用承担责任,上不了学,父母会想办法。

所以,家长们,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不被人叫做巨婴,首先要学会放手,学学西方人的教育模式,摔倒了自己爬起来,不按时吃饭就别吃,自己不愿多穿衣服就冻着,冻感冒了自己难受了就长记性了,溺爱是永远不能让孩子长大的,毕竟为人父母只能顾及一时,不能一世。


速克


怎么教育好,不好说了现在。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说话犟嘴,有的甚至对爷爷奶奶动手,我到不认为孩子是在打爷爷奶奶,孩子就是觉得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


换到以前我们那个年代,别说犟嘴了,大气都不敢喘。这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正常现象。

因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孩子家家都一个,父母的心头肉,爷爷奶奶的心尖尖,谁要是说孩子一家子都不愿意。老师在学校也不深敢说孩子,这就是为什么一有事就得在微信群里通知家长的原因。大人在家惯着孩子,说过头了离家出走。

这就是为什么常规习惯差的原因,说白了不都是家长惯的么。不能怪孩子,怪大人没管好,已经成习惯了,想改就难了。


乖乖爱学习9


小孩子自律工能基本为零,现在社会高度开放,电子游戏可手可及,现实中10孩子六成以上都玩手机电脑,一是损害身体健康,二是荒废学业,个人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话说古代先生体罚学生都是戒尺打手心,体罚孩子一定要有个度。孩子能养成自律习惯,什么都迎刃而解了!


草泥马之法克鱿


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二、关心和爱抚孩子

  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兴趣。对他们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给予赞扬和鼓励,即使这种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当他们学习或练习的时候,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刚开始时也许做得并不好,但不要去指责他们,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他们说“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时,要鼓励他们试一试再来一次,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否则,一旦他们养成了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体验到成就感,他们的自尊也会逐渐降低。

  三、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尊重他们的各种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孩子不听话该如何教育

  一是婴幼儿心理的发展必经阶段。

  一般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就会越来越明显,面对事情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而且现在自己的意识也比较高,很多事情都想参与,但是有些家长却常常不然小孩参与,或者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这样孩子就会有一定的反抗,就会有不听话的心理。

  二是家长不能满足宝宝的好奇心。

  对于意识朦胧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就喜欢把所有能接触到的东西都看看摸摸,也会一直问家长这是什么,干什么的,等一些好奇的行为。如果家长觉得这样的宝宝很烦,或者是调皮,不让他碰,甚至是凶他,这样就会引起宝宝心里的不满。

  三是宝宝的运动行为能力强大了。

  随着宝宝体格的发展,独自的行为能力强大了,会很细化自己去活动,不断的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但是如果家长对其进行阻拦,就会使宝宝产生不满的情绪,就喜欢跟家长对着干。

  那么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呢?

  一是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而且会比较固执,说不要就不要,不然就会闹。此时家长应该要尝试耐心的说服,如果实在说服不了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做点其他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等以后孩子不那么固执了,再重新说,那样就会比较有效果。

  二是找出原因。

  很多孩子不听话有时候和家长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家长应该要分析为什么宝宝不听话,比如了解孩子心理受了什么委屈,是不是自己什么事误会孩子了,或者是其他小朋友欺负他了等等,要让孩子释放心理的委屈。也有些孩子闹脾气是因为生病不舒服,而家长没有意识到,还凶孩子,这样孩子就会特别不听话。所以家长应该要耐心诱导,不能和孩子僵持着,也不能就满足了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三、三大关键学会如何教育男孩

  关键一:为什么男孩一定要“穷”养才会最棒?

  俗话说:自古富贵多淑女,从来纨绔少伟男。“穷”养男孩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内涵为:对男孩吃苦耐劳、勇敢坚强、真诚坦率、机智果断以及具有责任感等品质的培养。“穷”养就是让男孩多去经历风雨,多去实践。古语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是说,只有让男孩在必要的“穷”和“苦”中获得锤炼,懂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方成大器。

  关键二:为什么现在的男孩依赖性强、独立性差?

  陶行知先生曾赋诗曰:“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这首诗诙谐地道出一条人生的至理名言:独立对于男孩来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与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放养”教育异曲同工。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干的事,关键是怎样教育孩子。”这句话更是切中现代家庭教育的“软肋”:爱孩子不是要成为他们的护身符、保护伞,而应该通过培养和引导,让他们成为独立、坚强的男子汉!

  关键三:为什么要重视男孩能力的培养?

  男孩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成长期,这时候也正是培养他们诸多能力的最佳时期。无论是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决断能力、竞争能力、适应能力还是想像能力,都是男孩成就未来人生必不可少的资本。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也都舍得为孩子健康投资,但孩子如果没有好的饮食习惯,不好好吃饭,化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为此我们要重视孩子饮食习惯的培养,如: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餐具,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边吃边玩,不贪吃零食等。

  具体要注意的是:在吃饭时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者边吃饭边看电视,对消化不好;也不要用许诺法(讲条件)让孩子吃饭,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讲理、乱化钱、任性等不良习惯;不能让孩子挑食偏食,家长自己也不要挑食,样样都吃;吃饭时不要过于责怪、批评甚至吓唬孩子,以免孩子情绪紧张影响食欲;饭前不要给孩子吃零食,更不要无限量给吃零食。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营养平衡、身体健康。

  2.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是幼儿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必要条件。幼儿时期孩子的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善,神经细胞容易疲劳,而大脑又处在发育最快的阶段,睡眠能够消除神经细胞的疲劳,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睡眠时人体又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长高,又能使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孩子睡眠充足,精力充沛,食欲好,表现活泼快乐,智力活动提高,也就是我们说的反映快,思维敏捷、聪明。因此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睡眠时间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3-6岁的孩子每天应睡12小时左右,分二次,一次是夜里,一次是午睡当然孩子之间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所需的时间略有不同,主要以孩子白天的精神状态好、情绪好为准。

  培养要求主要是:按时睡觉、自己独睡。睡觉有规律,能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早晨起床也有规律,不会睡懒觉,也不会因为没睡醒而影响学习、耽误家长上班等。孩子独睡一则有利于养成好的睡眠姿势,室内空气好,二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


东伯火鸡


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多大?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有多年的工作经验。通常幼儿园里都会培养幼儿的习惯,比如穿衣,吃饭,如厕。周一到周五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表现非常棒,但是一到周末放假,回来后,有些孩子们的情绪就不稳定。这就是我们经常跟家长提到的5+2=0的现象。入园后,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定点吃饭,睡觉,独立做事的好习惯,在幼儿园里进行的一系列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还有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说一周五天的时间,孩子们在幼儿园里规律作息生活赐予你礼貌交友,可是到了周末的两天,如果家长不注意就会立即打回原形,晚睡晚起,不按点吃饭,所有的事情家长包办。

孩子花五天在幼儿园里养成的好习惯,到家里两天就被打乱了。幼儿园履行教导之责无可厚非,但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想让孩子学会自立却在家里各种包办,岂不是跟幼儿园对着干?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很简单,父母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做到就好,身教大于言传,永远是真理。


YuYue1998


这个问题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阐述,“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等其实是父母亲行为习惯、性格的延续。小孩是一张白纸,最后成为一幅什么画完全取决于父母亲!但很多人都希望由学校去完成这一幅画作~你要明白现在很多学校不负责这一块,学校只负责应试教育,同时很多老师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首先,为人父母者,一定要肩负起教育小孩的责任。同时要明白要完成好这责任不容易!先要自己明白要懂教什么!自己要明白懂就要自己学习!自己学习很重要!这也提几个问题,你教了小孩什么?你确定是正确的?(如日前的“万鬼节”即“万圣节”,你有让小孩办鬼要糖么?不给糖捣蛋?!正确么?对于此你怎么教小孩?)教育有成系统么?能不能数出你教小孩的十条规矩?如果没有真要自己先下功夫

第二是知道自己学什么教小孩什么。这里重点说明要跟随国家提倡的文化自信及民族自信,要学我们老祖宗的知识智慧,较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及规矩!这里说的老祖宗是指秦汉以前的知识智慧。重点提示一下秦汉以前佛教是还没传到中国华夏大地,佛教不算真正的老祖宗华夏的文化

第三是做好言传身教,要在家族内确立家规,要有德要大德。要提倡爱国爱家,家国天下!家族内人人依规行事,以德为先。不耍小聪明不为蝇头小利,害人害己…

这样小孩从小看到得、受教育的都是正统的文化都是真正的大智慧!这样的小孩一定不会出现如问题的问题,这样教育的小孩一定是正气凛然,循规蹈矩!最后一定会大有成就。于家于国都是大利!


SZ深圳KK


主要原因如下:

1、社会环境和之前大有不同

现在社会发展飞快,社会环境上的变化越来越大,像孩子出来外面和同龄孩子相处,融入集体发生大变化,外面学习班培训机构的影响

2、科技产品的影响

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是现在小孩子的通病,这样会让孩子进入恶性循环,久久无法自拔,严重影响孩子健康的成长,父母要引起高度重视。

3、隔代教育

比如让爷爷奶奶带孙子,教育思想比较陈旧落后,往往会过度溺爱孩子,处处帮衬孩子,甚至都不让孩子自己学会独立,太泛滥对孩子的管教。

4、父母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

有的父母为了工作,每天都很忙,常常会忽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太放纵孩子任性,调皮捣蛋的行为,长期下去对孩子成长不利。

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父母在家庭的教育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是决定行为的人生第一位老师。

父母可以从孩子的生活习惯开始,多注意一下她们的行为和处事能力,可以带她到外面和同龄的朋友一起玩耍,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和胆量的培养,父母可以适当给孩子放手,让他们融入集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君读教育


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时代的高速飞越,不仅让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丰富。但任何事都是有两面性,科技技术的飞越让网络时代空前活跃,各类各样的信息普天盖来,让本就思维方式不完善的孩子照本吸纳,特别是网络游戏、网络娱乐,侵蚀孩子们的思想,更有甚者是部分卫视大多时间都在主播娱乐节目,尤其是适合青少年娱乐节目,让现代的孩子从小在感观意识上形成堕落、懒散思想,从行为上潜意识自私心里。当前生活压力已让父母疲惫不堪,平时没有太多的精力对孩子身教言行,特别是生活在四、五线城市的家庭,三分之二都是隔代或托管教育。

改变这种状态,首先从电视网络领域着手,多推出国学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节目,比如前段央视开播唐诗宋词比赛、词语接龙等。屏蔽那些纯娱乐无文化含量节目,主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世间观、价值观;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多开设国学传统文化,多进行社会服务实践课,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主人翁角色;第三,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父母抽空多陪伴孩子,让孩子从父母身上看到学到在社会中应具备的基本常规礼仪。


天地人4249025525652


过去孩子吃饭写作业穿衣,都是自己,现在上小学了,还要帮助,基本是一家人4-6人全部精力对着这个孩子,孩子是自私且不独立的,现在社会还乱,还不敢让私自去做一件什么事情,害怕被骗害怕做不到,所以孩子的成长空间缩小,被迫式成长。妈妈说这么带,爷爷一边宠一边说这娃好难带,没有统一的观念,孩子很难带,要想教育好,核心还是育儿观念统一,统一一家人都跟着正确的生活习惯来做,孩子才能起到模仿学习效果


小营养师Fancy


一个孩子的习惯,可以反映出孩子的性格,反映出一个家庭的环境,家庭素养,如果父母的习惯都比较差,那么孩子的习惯肯定也不好,孩子的习惯从很大程度上都是受父母的影响,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所以想教育出一个优秀的有出息的孩子,作为父母本身应该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成为让孩子心中敬佩的父母。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出人头地,有所成就,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精英,都希望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坏的都容易被学去。

1.尽量少玩手机

现在很多家长懒与与孩子沟通、交流,把孩子放在电视、电脑旁,或是给孩子一部手机,孩子就能自己安静地玩上很久,确实能让宝爸爸妈很轻松。可是我们要知道,花花绿绿的电子屏幕是会导致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的,这也是为什么总是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很不好的原因;而且,孩子的童年记忆里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玩耍的伙伴,只有屏幕里的虚拟世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2.释放孩子们的天性

现在的教育,是孩子父母经济的较量、金钱的较量、智商的较量,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父母对孩子的培养也越发精细,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如:兴趣班、特长班等,然而这些特长、兴趣,真的是孩子喜欢的吗?恐怕大多数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一种自己的意愿,邻居家的孩子在干什么,朋友家的孩子在干什么。

到底是孩子想要学习,还是家长想要弥补自己童年时的遗憾?这样真如家长们所想的,对孩子有好处、能让孩子开心?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但也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正确”还要比“引导”更重要。所以给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让孩子真正喜欢学习、而不是一部手机,一个特长班的教育。

衷心希望孩子们都能远离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实现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照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