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隆中對》是三國第一謀?

寶嵐說動漫


《隆中對》還稱不上“三國第一謀”的美譽,在同時代有很多設想都極為精彩。

《隆中對》因為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散文,再加上《三國演義》在社會上的影響,被很多人熟知。因為它傳遞出的戰略遠見,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三國中最為精彩的謀略。

但如果考察史實就可知道,《隆中對》中所講述的天下格局其實是當時一流謀士的共識,並且有人早在諸葛亮之前就已經提出過這種構想了。

所以,認為《隆中對》是三國第一謀的想法有偏頗。下面就對這一天下格局的構想做一個簡單的解析,並看看與諸葛亮同時代的謀士是如何來預見這一格局的。

第一,《隆中對》都講了什麼內容

《隆中對》中,諸葛亮主要給劉備講了三件事,可以看作能讓劉備統一天下的“三步走”。

首先,提出聯吳抗曹的外交政策。

通過對曹操和孫權力量的分析,認為曹操“不可與爭鋒”,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但是,曹操的力量強大,孫權的優勢在於固守,力量相對弱小。

所以,這個時候應該聯合孫吳,共同抵抗曹操,作為保存自身的方法。

其次,提出荊州、益州兩處根據地的建設。

諸葛亮介紹荊州的地利:

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先取荊州,然後再圖兩川,做到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說劉備的王霸之路就是從取得荊州開始的。

而“隆中對”實際上就達到了這一步,然後隨著荊州的丟失而夭折了,第三步成為了構想。

最後,規劃統一天下的進軍路線。

由荊州北上,漢中牽制,可以讓曹魏陷入兩線作戰;以益州為大本營,從荊州東進,可以攻取東吳。這是《隆中對》最終的戰略目的。從三足鼎立變成二分天下,進而達到一統。

這種方式的可行性很高,所以曹操在漢中之戰、襄樊之戰都敗給劉備的同時,孫吳撕毀孫劉聯盟,和曹魏一起擒殺了關羽,將蜀漢勢力從荊州清除。

《隆中對》的構想就此夭折。

第二、有人在諸葛亮之前就提出過這個構想

如果此種格局唯有諸葛亮一個人提出來,那《隆中對》被認為是“三國第一謀”絕不為過。但實際上,不止一個人提出過類似的構想了。

公元200年,魯肅為孫權規劃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據《三國志·魯肅傳》記載: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可以看出,魯肅也同樣看出來了,曹操是不能硬碰的,只有發揮優勢,固守江東,奪取荊州,然後再逆江而上,攻取兩川,與曹操劃江而治。

其路線也是從三足鼎立到二分天下,與《隆中對》的構想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站在東吳的角度來看格局的衍變。

《隆中對》的提出實在公元207或者公元208年,魯肅和孫權的這次對話在公元200年,早了諸葛亮7年多的時間。

甘寧同樣對孫權提出過此種規劃路線。

據《三國志·甘寧傳》記載:

宜先取黃祖。……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

可以看到,甘寧這種“二分天下”的路線其實是和魯肅同樣的規劃,也是從“三分”變為“兩分”。

可見,佔據荊州,攻取兩川,《隆中對》所提出來的戰略規劃其實是當時一流謀士的共識,並不是諸葛亮獨到眼光。

第三,和《隆中對》等格局同等重要的,還有毛玠的理論

毛玠這個人在《三國演義》當中戲份不多,所以人們對他的熟悉程度也不高。但是這個人憑著他對曹操的一次諫言,足以被列為一流謀士之中。

據《三國志·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中記載,毛玠向曹操規劃了天下大計:

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和《隆中對》一樣,毛玠先是分析了國家現狀,認為現在是諸侯割據,百姓流離,袁紹、劉表等人勢力強大,但是都沒有遠慮。這就是曹操能崛起的良機。

毛玠根據現狀,認為只要能讓百姓安定下來,從事生產,就能使得自己的勢力逐漸壯大。所以,他對曹操建議了三件事:

  • 修耕植。

即吸引人口來自己的根據地從事生產活動。

  • 畜軍資。

即施行屯田制,軍民一同生產,按比例分配,幫助百姓的同時還能積蓄糧草,兵勇閒暇時刻還可以作為生產力使用。

  • 奉天子以令不臣。

在大義上佔據名分,自此之後,除了曹操之外,袁紹、劉表、劉備、孫權都不敢公然與曹操決裂。

這三條建議被曹操採納,自此一個不怎麼強盛的軍閥發展成為了一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諸侯,為曹操統一北方、逐鹿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曹操陣營的角度來看,毛玠謀略的大局觀並不遜色《隆中對》絲毫。

毛玠並沒有提出三分天下的設想,是因為在曹操勢力在施行了其建議之後,必然會成為最強的一股力量,只需要逐步掃滅諸侯,達到一統。並不像劉備、孫權等人一樣,需要先壯大自己,然後再圖發展。

毛玠是站在曹操勢力的角度來考慮天下的格局變化,認為天下只能在曹操的不斷征伐中,由“群雄割據”變成“五分天下”、“四分天下”、“三分天下”、“二分天下”、“一統天下”,“三分天下”只是其中一個過程而已,並不值得刻意討論。

這樣來說,《隆中對》還不能稱得上是“三國第一謀”,起碼有很多設想都不遜色於它。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說隆中對是三國第一謀一點也不誇張。

諸葛亮從戰略的角度給劉備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形勢,既對歷史的分析,也有對當下情況的佈局,還有對未來的展望。

從這一分析可以看出諸葛亮的軍事家的素養,戰略眼光的宏大。

他既能看出曹操勢力的強大,不可以之爭鋒。又能看出孫權歷經三世經營江東,已經站穩腳開,不可圖謀。也清楚地看到西蜀地區土地肥沃,天府之土,但是劉璋這些人昏庸懦弱,不能守住。

在分析完形式之後,諸葛亮以清晰的頭腦,超前的意識,明確提出了三足而立的軍事構想,其戰略家的眼光一覽無餘。

後來事情的發展和諸葛亮的分析幾乎完全一致,如果不是中途出現一些意外,歷史可能要重寫。

縱觀中國歷史,有無數的軍事家、戰略家、名將,卻沒有一個人能像諸葛亮一樣,對當下及未來的形式做出如此清晰準確的判斷。

隆中對為天下第一謀當之無愧。



夫子姓王


#頭條闢謠#《草廬對》還是《隆中對》?

2019~2020年度部頒統編教材課文《三顧茅廬》“閱讀提示”,把劉備和諸葛亮見面後對天下局勢的分析描述為“史稱隆中對”,有違歷史事實。

清代學者張澍在編輯《諸葛忠武侯集》時,根據東晉史學家常璩的《華陽國志》,作了詳盡的說明。常璩《華陽國志》雲:“《草廬對》、《上先帝書》、《上事表》、《與步騭書》、《漢嘉金書》等文,宜在《計算》篇……”據此可以看出,當初陳壽撰《諸葛亮集》時,就把劉備三顧草廬時與諸葛亮的對話節錄下來,定名為《草廬對》而列二十四篇內的《計算》篇中。

我們今天看到的《諸葛亮集》將《草廬對》列為卷首,是中華書局編輯部於1960年8月出版時,依據張澍的《諸葛忠武侯集》和陳壽的原著《諸葛亮集》而整理點校的,而《隆中對》之名最早見於清代學者汪基的《古文喈風》。

由此可見,《草廬對》之名問世早於《隆中對》上千年,部頒教材“史稱《隆中對》”的說法遮蔽了歷史真相,是非常不嚴謹和不負責任的。


淯水之陽


希望對你有幫助《隆中對》選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的開頭部分。標題為後人所加,有的選本亦題為《草廬對》。本文寫的是劉備第三次到草廬時與諸葛亮的談話。“對”,是下對上的回答,這裡有“對策”的意思,指諸葛亮對劉備提出興復大業這一問題作出的回答。諸葛亮的對策,為劉備規劃了分三步走的切實可行的策略,是指導劉備今後若干年行動的綱領,後來成為劉備的國策。 二、 文章主旨 本文通過對諸葛亮隆中對策的敘述,表現了諸葛亮能從客觀實際出發,從錯綜複雜的現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計未來形勢的發展並據此以確定蜀漢建國的政策、策略的遠見,讚揚了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結構內容 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諸葛亮的遠大抱負,使人們對他有初步的認識。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敘述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從側面進一步寫諸葛亮是個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寫諸葛亮隆中對策。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當時天下的形勢,並推測了未來形勢的發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寫劉備非常重視諸葛亮的才能。 課文中諸葛亮的規劃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嚴密的說理論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戰勝袁紹,以弱制勝,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經“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國險而民附”,“以為援而不可圖也”。然後基於對形勢的分析,他規劃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荊州;第二步奪取“劉璋闇弱”的益州,以荊、益兩州作根據地;最後,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實現消滅曹操進而統一全國的第三步計劃。整個規劃嚴密合理,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說理方法。 四、課文中心與人物性格特徵 本文一開始簡單地交代諸葛亮隱居隆中,繼而點出他“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圍繞此句,安排懸念,引人人勝。文章先將“躬耕隴畝”與自比管、樂對比,設置懸念,而後以徐庶推薦,劉備“遂詣亮,凡三往”強化懸念。再引出倆人對答,通過諸葛亮提出的策略顯示諸葛亮的高瞻遠矚和雄才大略,完成對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進,在矛盾中展開,劉備和諸葛亮的一問一答是本文中心,對話中提示兩個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動嚴密。 五、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 從各方面描寫諸葛亮這個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寫作特點。開頭一段寫諸葛亮隱居,從正面寫他的不凡抱負;徐庶向劉備推薦,則是從側面表現。劉備與諸葛亮問答的過程是從正面通過人物自己的行動和語言塑造形象,而劉備三顧茅廬,密談後“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不悅後,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的回答,都從側面表現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互相照應,使諸葛亮人物形象親切可感,這是文章的成功之處。 六、簡潔生動的語言 課文語言簡潔流暢,生動準確,樸素自然。 如劉備對諸葛亮隆中決策的反應只用一個字“善!”便將劉備的感動,敬佩、讚歎之情充分表達了出來,真可以說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國演義》中用了那麼多篇幅描述三顧草廬,而在《三國志》中僅用了五個字:“凡三往,乃見。”劉備的思賢如渴,虔敬、殷勤,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許,謹慎持重的心理、神態、身份特點都概括天遺地表達出來了,真是言簡意賅,一字不可增刪。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挾天子以令諸侯”、“猶魚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語彙一直流傳至今,膾炙人口 教學設計示例 一、備讀,內引激趣 1.以中國古代智者謀士的故事引出諸葛亮,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2.學生交流自己從文學作品、民間傳說、影視戲劇中瞭解的諸葛形象,可講故事,可說成語,可談典故,為下一步自讀做好充分準備。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對照註釋疏通詞句,瞭解文章大意。 2.通過自讀,基本熟悉文章的內容。 3.師生同讀,通過範讀、齊讀,規範字音、句讀、語氣。 三、誦讀,思考問題 1.根據課後習題一,明確自讀要求。 2.學生誦讀,全面理解文章內容,並用原文回答問題。 四、品讀,探究交流 1.以小組為單位,質疑解難,鼓勵學生對一些重點語句進行探究,品味,通過自主學習、自主發現、自主交流,為進一步探究做好準備。 2.設置問題,進一步交流:你如何評價諸葛亮,請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讀,比較延伸 參考問題: 1.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勢的,他怎樣一步步通過說理提出策略的? 明確:天下形勢——對曹操,不可與之爭鋒;對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對荊、益二州,可奪之。三步走戰略——主攻荊州;奪取益州;聯吳滅曹,統一全國。 2.既然是寫諸葛亮,為什麼要花筆墨寫徐庶、張飛、關羽等人? 明確:對諸葛亮言行的描寫,既有正面的,又有側面的,使人物形象豐滿。徐庶有引出情節的作用,關、張二人又埋下伏筆。 3.本文對我們寫作文有何啟發?自由發表看法。 4.鼓勵課後通過圖書館、網絡等多種渠道,對文中涉及人物進行了解;閱讀《三國演義》,研究“三步走”戰略在小說中是如何演繹的。 (解說:若想達到“縮小距離,貼近學生”的文言文教學目的,則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對三國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使學生產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在誦讀認知、體會感悟過程中產生的情感體驗;必須充分引導學生在自我解讀、產生認同感基礎上對文章寫作方法的掌握。為此,以上“自讀程序”的設計力求突出學生參與、探究、發現的自讀會讀能力,力求達到師生平等、合作、和諧的教學效果。)《隆中對》教學設計示例 2 設計思路: 1.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發現問題,疑難字、詞、句意的理解,可以放手讓學生在自學中發現問題,互相討論後,教師精要講解的方法學習。 2.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學習本文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教師應通過設計帶有啟發性問題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來解決。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疏通文意,準確翻譯課文,解決書後練習二。 2.深刻體會諸葛亮在課文中表現出來的性格特點。 二、整體感知 這篇傳記,記敘了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生平事蹟片段,反映了諸葛亮 的雄才大略和高度的預見性,以及劉備渴求賢才的謙遜風度。 介紹作者,初步瞭解陳壽的創作風格。 接著教師範讀課文,注意正音、正字。 然後學生跟讀課文,掌握句讀。 下面藉助工具書和課文下面解釋,學生邊讀邊譯,教師點撥重點詞句。 三、討論分析 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討論。 (1)文章每部分的內容。 (2)三節之間的關係,詳寫了哪一內容。 (3)分析諸葛亮的人物形象。 歸納得出答案: (l)第一部分(l)寫諸葛亮隱居隆中和不平凡的政治抱負。 第二部分(2)寫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第三部分(3-5)敘述諸葛亮在隆中向劉備提出的對策。 第四部分(6)寫“隆中對”的餘波一一關、張不悅。 (2)第三部分寫得最詳,因為第一、二、四從側面烘托諸葛亮,而第三部分隆中對是正面描寫。 (3)諸葛亮是為了使劉備能欲信大義於天下提出了聯吳抗魏的策略,可見他是歷史上的一位傑出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甜膩膩的歌聲


三國與《隆中對》同樣偉大的戰略還有《榻上策》和《挾天子以令諸侯》。

諸葛亮的《隆中對》無人不知,這個宏偉的戰略構想一舉改變了整個天下局勢,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的最強戰略,體現了諸葛亮超卓的智慧,不愧為“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而後第一人”。但三國時期除了《隆中對》外,曹魏、東吳和袁紹勢力都曾經有遠大的戰略構想,那麼哪個更厲害?為什麼?


1、沮授《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很多三國迷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不過很多人都以為這是曹操陣營的人先提出的。這並不對,先提出這一說法的是毒士賈詡,他提出這一計劃時還不是曹操的人,賈詡是個為求自保不擇手段的人,董卓被殺後他向李傕獻策“奉國家以徵天下”,鼓動這些西涼將士攻打長安以挾持天子自保。但這僅僅只是一個自保的計策而已,還上升不到戰略構想的程度,也沒有遠大的目標。他的原話是:“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



真正提出詳盡戰略構想的是沮授,沮授先是韓馥手下,袁紹佔領冀州後才成為他的謀士。他向袁紹提出了許多計策,如果袁紹真能聽他的就沒曹操什麼事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公元191年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沮授的完整策略是消化冀州後以冀州強大的人力物力向東剿滅黃巾吞併青州,然後掉頭攻打張燕滅黑山取幷州,取幷州後北向擒公孫瓚得幽州。佔領四州之地後就可以清除周圍蠻夷對中原的威脅平定匈奴,迎接漢獻帝號令天下群雄,凡是不服從的人就攻打,這樣天下很快就可以平定了。可惜優柔寡斷的袁紹並沒有聽從他的計劃,沮授苦心孤詣構想出來的戰略根本沒有施展。



反而是曹操在毛玠的提議下果斷在公元196年迎獻帝到許縣,然後利用漢天子的大義名分討伐不臣並逐漸統一了天下,不過毛玠的戰略和沮授的有一個字不同,他的叫“奉天子以令不臣”。因為毛玠提出這個戰略時曹操的勢力還不夠強,對漢天子還是要保持必要的尊重的。沮授除了“挾天子而令諸侯”外,在袁紹攻打許都時提出穩紮穩打的持久戰,官渡之戰時勸阻袁紹不要讓顏良獨自領兵,再次提出和曹操打持久戰,建議派蔣奇帶兵護送糧草到烏巢,每一次袁紹都沒有聽。結果我們都知道了,袁紹的糧草被曹操奇襲烏巢燒掉導致戰敗,此後沮授被曹操捉住後曹操百般相勸也沒有投降,最終密謀逃走失敗後被殺。


2、魯肅《榻上策》

魯肅和沮授都是三國時期被低估的一流謀士,他的《榻上策》一開始是二分天下,而且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了7年,是公元200年提出的。《榻上策》簡單來說就是魯肅認為漢室不可能再復興了,咱們先把江東全部佔下來,然後消滅黃祖,攻打劉表佔領荊州,將長江防線弄到手和北方爭奪天下。劉表死後他又勸孫權聯合劉備抵擋曹操,變成了三分天下。其實《榻上策》遠不如沮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高明,沒有預測到天下的變化,曹操的南下,而且對長江上游的巴蜀也沒有考慮,自古以來面對統一了北方有佔據巴蜀的政權江南根本抵擋不了。更何況僅僅滅黃祖奪取江夏東吳就花了8年時間,魯肅死之前都沒有奪取荊州。


3、諸葛亮《隆中對》

毫無疑問《隆中對》是最厲害的,要知道《隆中對》提出的時候曹操正率領大軍南下,而劉備當時不過寄居荊州的小人物而已,兵將不過數千,這個時候不想著怎麼保命就算了,居然想著三分天下有其一!這是何等荒謬的事情?這是何等遠大的抱負和氣魄?隆中對簡單說就是先聯合東吳抵擋曹操的進攻,然後在曹魏和東吳兩頭老虎打架的時候劉備這隻貓虎口奪食佔領荊州,然後西進巴蜀佔領益州。此後和東吳交好,剿滅南方的蠻夷,在北方曹魏內部出問題時捉住機會從荊州和漢中兩路北伐奪取中原。事實上前幾步都完美達成了,公元218年劉備斬殺夏侯淵,曹操親率大軍和劉備爭奪漢中失敗退走。公元219年關羽在荊州北伐大勝曹軍,擒拿于禁斬殺龐德威震天下,嚇得曹操甚至要遷都。如果不是東吳二五仔從背後偷襲和曹魏聯手攻打導致關羽死亡,關羽能做到什麼程度難以想象。


事實上《隆中對》和上面兩個最大的區別是提出時的形勢,當時劉備連個獨立的勢力都算不上,在曹操大軍南下時可以說九死一生,這個時候諸葛亮卻想著瓜分天下,一般人這麼說大概會被當做神經病吧?而魯肅和沮授提出戰略時袁紹和東吳已經擁有很大的勢力了,能想出這些戰略並不奇怪,難度和《隆中對》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論戰略能力全世界歷史上能比諸葛亮強的我還沒聽過。


威仁占卜師


諸葛亮乃英雄造時勢之不世之才也,曹操為英雄時勢造!看低諸葛亮的世人都看不清事物本真!

隆中對是諸葛亮開山之作,奠定了未來三國格局,他以一己之力對抗歷史趨勢,是具有悲劇性的超級雄才,古往今來做到此點的英雄人物可謂鳳毛麟角,所以註定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猶如逆水行舟,力挽狂瀾於既倒,難度係數遠超魏、吳,曹魏順流而下,自然更容易水到渠成。

拋開歷史背景來單看個人能力和成就,諸葛亮真算千古風流人物也!但歷史不可以拋棄,所以我們更會看到偉大人物的悲劇性!


手機用戶52714648623


要說《隆中對》是三國第一謀,這是在演義中說的。


劉備屯兵新野,廣招人才而不遇。求教於水鏡先生,才第一次聽說臥龍諸葛亮的名號。在他心裡就對這個諸葛亮有了一定印象。

後來徐庶因為老母被曹操軟禁,被迫裡開。臨行時像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從此踏上了三顧茅廬的道路。

去了三次終於見到了這個連做夢都想見到的諸葛亮。二人見面相談甚歡,諸葛亮把自己心中計劃和盤托出。劉備一聽頓覺茅塞頓開,心中大喜,這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曠世奇才啊!


諸葛亮對劉備說的這番話史稱《隆中對》。具體怎麼說的就不敘述了。大概意思就是,首先佔領荊州,其次佔領益州。然後結好孫權,待天下有變北伐中原,恢復漢室江山。

不得不說這種戰略眼光是具備前瞻性的。諸葛亮確實是一位曠世奇才。在紛擾的亂局之中一眼窺透各中厲害,戰略佈局早已在胸中成型。這是要有什麼樣的眼光和大局觀才能做到的啊!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全局進行了全面分析。相對於曹魏,孫吳。都做出了具體分析,比如說,當下必須要和孫權聯盟才能對抗曹操。他為什麼不說要聯合馬騰,張魯之輩呢。因為那些人不具備和曹操爭奪天下的資本,並且也沒有江東的地理優勢。最重要的是那些人都在諸葛亮計劃消滅的範圍之內。諸葛亮早就已經預料到了三分之勢。也就是說他預料到了最後天下只會剩下魏,蜀,吳三家勢力。

這是對天下局勢的精準分析。試問在這種亂局之中還有誰能夠對天下大勢掌握的如此精準呢?

有,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魯肅。當然這就不是演義中的描寫了。演義中只有諸葛亮的《隆中對》


魯肅的戰略史稱《榻上對》。這是三國志中的描寫。魯肅初見孫權,就表達了自己對天下局勢的分析。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如出一轍。而且魯肅的戰略思想是要早於諸葛亮的。

也就是說演義中的隆中對,是羅老先生移花接木給了諸葛亮的。正史上是沒有記載的。可我們還是願意相信這曠世奇謀出自諸葛亮之口。這種思想在百姓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不會輕易改變了。

對於這種回答您怎麼看呢?歡迎指正評論。


雨夜構想


因為他真的實現了,如果不實現,那叫紙上談兵。

而且戰略上,幾乎是面面俱到,所有細節都注意到了,也有應對之策。

另外就是前瞻性,給人一種思路,一種可行的辦法。而大部分人,還在頻於奔命,局中所困。

最後起到下決心的作用,就是雞血篇。就是說遇到問題不怕,長遠看來困難是暫時的,這麼走,一定會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