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隨著電視劇《激情的歲月》的熱播,為“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線當中。

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裡,一大批滿懷愛國熱忱的科技專家及各行各業優秀人才,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投入“兩彈一星”事業。

1960年11月5日,我國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他們用智慧和血汗創造出"兩彈一星"的人間奇蹟。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1999年9月18日,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在這23位科技專家中,有一個名字叫“郭永懷”,他就是《激情的歲月》中“鍾培林”的原型。

在電視劇中,鍾培林原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教,是著名物理學家、力學家、應用數學家,A所副所長,青年科學年鍾心的父親。為了祖國的“兩彈一星”事業,他毅然離開美國,回到祖國,率領年輕科學家投入這項偉大事業。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電視劇中鍾培林的故事,與現實中郭永懷的經歷,有很多相似點,卻也有很多不同之處。那麼,真實的“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教授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01 出身農家,天才少年

1909年4月4日,郭永懷出生于山東省榮成市滕家鎮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父親名叫郭文吉,郭永懷家裡的第五個孩子,上有3個哥哥、1個姐姐。

雖然家庭清貧,但郭文吉夫婦思想開明,發現郭永懷從小天資聰穎,便在他10歲那年,把他送入學堂唸書。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圖為郭永懷和青大附中同學合影,左一為郭永懷

1926年,郭永懷以優異成績考取青島大學附中,3年後郭永懷考取了預科理工班。1931年7月預科班畢業後,郭永懷直接轉入南開大學物理學專業本科學習,得到知名教授申又棖、顧靜薇的賞識。

2年後,在顧靜薇推薦下,郭永懷參加了北京大學入學考試,郭永懷取得了很高的成績。之後,他如願進入北大物理系學習。1935年,郭永懷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留校師從饒毓泰教授攻讀研究生,兼作助教。

在幾位導師的精心錘鍊下,郭永懷打下了紮實的物理學和數學基礎。

02 留學海外,馳名世界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北大停課,郭永懷被迫中斷學業。

1938年春,郭永懷聽聞西南聯合大學招生,立即動身前往求學,進入航空工程系學習流體力學,師從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周培源教授,開始了航天救國之路。

1938年夏,庚子賠款基金會留學委員會舉行第七屆留學生招生考試,在3000多應考者中,航空工程只招1名。結果,郭永懷與錢偉長、林家翹一起以相同分數同時被錄取。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經過一番周折之後,1940年8月郭永懷一行進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僅僅半年,他就獲得了數學碩士學位。

1941年5月,郭永懷進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理工學院,成為世界公認的20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馮·卡門的弟子。在這裡,他遇到了之後影響他一生的知己師兄——錢學森。

經過苦心鑽研,1945年郭永懷拿出了震驚世界的重要論文——“跨聲速不連續解”,破解了聲障這一世界難題,一舉獲得博士學位。

獲得博士學位後,當時美國許多名校和企業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恰在此時,馮·卡門的大弟子威廉·西爾斯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航空科學部的基礎上創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邀請郭永懷前去任教。在導師馮·卡門首肯下,郭永懷進入康奈爾大學,成為康奈爾大學航空研究院創立者之一。

1946年,郭永懷同錢學森合作完成論文《可壓縮流體二維無旋亞聲速和超聲速混合型流動和上臨界馬赫數》,為解決跨速飛行問題提供了關鍵性理論基礎。之後,聲名大振的郭永懷參加了美國數學學會,並被加州理工學院特聘為研究員。、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1949年,郭永懷為解決跨聲速氣體動力學的一個難題,探索開創了一種計算簡便、實用性強的數學方法——奇異攝動理論,在許多學科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953年,郭永懷發表了《在中雷諾數下繞平板的不可壓縮粘性流動》及《弱激波在平板邊界層上的反射》等論文,為人類突破“聲障”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將Lighthill的變型座標法和Prandtl的邊界層理論結合起來並作了推廣,這便是得到廣泛應用的著名的彭加萊—萊特希爾—郭方法,亦稱PLK方法。

由於在跨聲速流動和應用數學方面的重大貢獻,郭永懷馳名世界。

03 義無反顧,回國報效

在美期間,郭永懷這樣的科學家生活非常優越,然而新中國成立後需要大批人才的消息,還是牽動了中國科學家的神經。

1955年,中美大使級會議達成僑民可自由回國的協議後,錢學森回到了祖國。見此情景,郭永懷輾轉反側,夜不能眠,他也想早日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母親的懷抱,早一天為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而,作為全世界知名的科學家,美國移民局派人勸說郭永懷留在美國,郭永懷堅定地拒絕了。可是,很快他的住所附近多了好幾個暗中監視他的陌生人。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1956年6月,郭永懷收到了時任我國力學研究所所長錢學森的親筆信:“請你到力學研究所來工作,我們已經為你在所裡準備了辦公室,是一間朝南的在二層樓的房間,淡綠色的窗簾,望出去是一排松樹……”

再也抑制不住激動心情的郭永懷,迅速做出了回國報效的決定。美國同事高端科研項目的邀請,他斷然拒絕;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優厚待遇,他果斷放棄;就連自己尚未發表的一頁頁論文,他也扔進火裡,付之一炬。

郭永懷不是不想做科學研究,只是他知道,祖國和人民更加需要他這樣的科學家;郭永懷不是不為燒掉自己的研究成果而痛惜,只是他明白,只有這樣美國移民局才找不到阻止他回國的藉口。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1956年國慶節的前一天,郭永懷終於帶著妻子和女兒踏上了歸途。

04 滿懷豪情,投身“兩彈一星”事業

回國後,郭永懷立刻投入工作。

在錢學森帶領下,他和錢偉長在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快速建立起完整的力學體系。

由於錢學森的力薦,他從錢三強手中接下隱姓埋名自主研發原子彈的力學保障任務。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為了為新中國培養更多科技人才,他與錢學森一起籌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力學和力學工程系、化學物理系,並出任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由於前蘇聯撤走所有專家,他臨危受命,和實驗物理學家王淦昌,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一起,組成了中國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1963年,我國決定把研究隊伍從北京遷往青海基地。該基地位於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荒漠地區,氣侯變化無常,最低氣溫達零下40度,空氣稀薄,易造成人類缺氧,而且物資嚴重匱乏。郭永懷當時已經54歲,可他毫無怨言,帶領隊伍毅然前往。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郭永懷(左)在現場查看爆炸成形試件

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第一顆氫彈、第一顆導彈熱核武器、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等項目的研製過程中,郭永懷都作出了巨大貢獻。

05 以身殉國,大愛無疆

為了完成科研任務,很多時候郭永懷需要北京、青海兩地來回奔波。

1968年10月3日,郭永懷又一次來到青海基地,為我國第一顆導彈熱核武器的發射進行試驗前的準備工作。12月4日,待了兩個多月的郭永懷在試驗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他急不可待地要趕回北京,把這個新得到的數據送回北京。

夜幕降臨的時候,郭永懷登上了趕赴北京的飛機。然而,5日凌晨,就在飛機到達首都機場,正徐徐降落,距離地面僅400多米的時候,飛機突然失去平衡,墜毀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裡。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當人們找到他的遺體時,發現郭永懷和他的警衛員牟方東緊緊抱在了一起。等到把二人分開後,人們才驚奇而又感動地發現,一個公文包夾在兩人中間,裡面的一份有關熱核導彈試驗數據的絕密文件完好無損。這種犧牲時獨特的姿態,感動了救援隊所有人。

郭永懷飛機失事後,總理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失聲痛哭,良久不語,隨即下令徹查這一事故。郭永懷犧牲的第22天,他被授予“烈士”稱號。同日,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獲得了成功!

郭永懷後來成為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唯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他也是“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一個在原子彈、導彈和衛星三個領域均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

06 留下一女,英年早逝

郭永懷的妻子叫李佩,他們倆是在康奈爾大學相識相戀的。

出國留學前,李佩也是一名畢業於北京大學的高材生。

1947年初,李佩到康奈爾大學學習。一年後,他們在紐約舉行了婚禮。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1951年8月,郭永懷和李佩夫婦的愛情結晶誕生了,夫婦倆給孩子取了一個響亮的中文名字——郭芹。

1956年國慶節前一天郭永懷攜妻契女回國之時,郭芹剛滿5歲。

1968年12月,郭永懷犧牲時,郭芹只有17歲。

當時,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初中尚未畢業的郭芹從北京赴內蒙古農區成為一名勞動者。據說,郭芹曾懇求父親託人讓她去參軍,但郭永懷沒有同意。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郭芹在內蒙古插隊期間留影,前排右一為郭芹

直到1970年,郭芹因病退回北京,終於以烈士子女的身份進入郭永懷生前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工作。

1980年,因為出生在美國,29歲的郭芹選擇了回美國生活。不幸的是,郭芹並沒有收穫屬於她自己的人生幸福。在美國14年後,她罹患重病。最終,於1996年11月8日在北京病故了。

至此,郭永懷一家僅剩李佩一人。

值得我們敬重的是,親人的離去並沒有擊垮李佩,她堅強地活了來,直到2017年1月12日99歲高齡,才謝世而去。

07 後世懷念,英名永存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如今,郭永懷和李佩夫婦長眠於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郭永懷先生的塑像之下,塑像的黑色石碑上,雕刻著幾行金色的文字: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郭永懷(1909—1968)

力學家,應用數學家,力學研究所

原副所長,“兩彈一星”烈士元勳。

李 佩(1917—2017)

應用語言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

院大學教授

一對伉儷,兩種傳奇

懷瑾佩瑜,師表後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