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為何賤賣阿拉斯加?清政府出力最大,為何不高價賣給清政府?

如今我們只要翻開世界地圖,便能注意到雄踞歐亞大陸、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一位的俄羅斯。而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在俄羅斯最東邊與白令海峽一海相隔還有一塊美國的飛地,那就是阿拉斯加。

眾所周知,阿拉斯加是150年前沙俄以極低的價格賣給美國的,可鮮為人知的是此舉卻與當時的清政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是為何呢?

沙俄為何賤賣阿拉斯加?清政府出力最大,為何不高價賣給清政府?

我們知道,自16世紀沙俄跨過烏拉爾山開始向西伯利亞進軍起,短短300年的時間其便鯨吞了上千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其中一部分沙俄僱傭軍和武裝移民還跨過了白令海峽,控制了阿拉斯加,一部分沙俄前鋒甚至進抵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

到1850年前後,沙俄在遠東的實力幾乎達到了頂峰,其也成為了地跨歐亞美的大帝國,地球大陸的最北邊幾乎都是沙俄的天下。

然而如日中天的沙俄卻在1853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慘敗,軍隊傷亡40萬人以上,國庫支出了8億盧布的積蓄來打仗,戰爭結束後,沙俄的國際地位還一落千丈。

而這直接影響到了沙俄對遠東以及阿拉斯加的控制,由於在戰爭中沙俄得罪了英國,因此與英屬加拿大相鄰的阿拉斯加便變得極不安全。當時英軍在加拿大的常備軍團有8000人之多,而沙俄在阿拉斯加的常駐人口一共才800人,實力對比之懸殊不言而喻。

沙俄為何賤賣阿拉斯加?清政府出力最大,為何不高價賣給清政府?

於是乎,捨棄阿拉斯加便成為了沙俄的一個方案,但畢竟是不小的一塊領土,就這麼扔了似乎很可惜。正在沙俄搖擺不定之時,一個堪稱白痴的清政府送上了門來。

幾乎在沙俄克里米亞戰爭失敗之際,英法在遠東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沙俄在遠東的軍事力量開始對清朝關外的地方當局進行武力訛詐。

沙俄當時相較於阿拉斯加,在黑龍江流域的軍事實力雖然強些,但是也只不過是幾千武裝而已,但是可惜的是關外的清朝將軍們卻束手無策,屢屢喪屍先機,而清政府的中央朝廷也顯然沒有注意到來自東北的威脅。

於是乎第二次鴉片戰爭沙俄軍隊雖然沒有赤膊上陣,但是卻取得了最大的收益——領土。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約60萬平方公里土地割給了沙俄;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又將烏蘇里江以東40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給沙俄。

沙俄為何賤賣阿拉斯加?清政府出力最大,為何不高價賣給清政府?

於是在1860年前後在遠東出現了這樣的狀況,在沙俄力量有限的前提下是南下接受上百萬平方公里氣候相對暖和的豐腴之地呢?還是死守那幾乎不可能守住的苦寒之地阿拉斯加?

相信任何一個理智的人都會選擇前者,因為當時的阿拉斯加的金礦等資源還遠沒有被發現,而為了止損,沙俄則以低價將阿拉斯加出賣給了美國,至少還賺了一筆盧布。俄國賣掉阿拉斯加,最重要的一點考慮是要引進一個除英國以外的大國佔領阿拉斯加,阻擋住英國通過阿拉斯加染指亞洲的西伯利亞。而當時情況下,能夠扛得住英國,有膽量跟英國抗衡的只有美國了。

而大清根本不在考慮範圍內,因為大清自己的領土都守不住,更何況買了阿拉斯加,那更是守不住了,所以即使給大清,大清也不會買。在當時大清的心目中連新疆都是不毛之地,更何況是遙遠寒冷的阿拉斯加了。

沙俄為何賤賣阿拉斯加?清政府出力最大,為何不高價賣給清政府?

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國務卿施華德,既出於看好阿拉斯加的潛在價值,又出於對俄國的信任,主動提出買阿拉斯加。

美國於是花了720萬美元買下了阿拉斯加。俄國很滿意,覺得賺了。施華德也很滿意,也覺得賺了。可是美國人都嘲笑施華德,稱阿拉斯加為“施華德的冰箱”。可見在當時,除了施華德這樣有遠見的人之外,大多數人都不看好阿拉斯加的價值。

然而隨著阿拉斯加金礦的發現,特別是石油的發現,這塊土地的重要性越來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阿拉斯加戰略及經濟的關係,美國政府將阿拉斯加升格為美國的第49個州。

現在看來,美國買阿拉斯加那真是撿了大便宜了,但是當時情況下,美國買了阿拉斯加,很多國家是鄙視的,認為美國人傻錢多。但是,現在看,阿拉斯加豈是用錢能買來的?

從宏觀和長遠來看,19世紀60年代的這些領土易主,沙俄是贏家,美國也是贏家,而最大的輸家則是清政府,百萬平方公里未開發的廣袤領土幾乎是拱手讓與他人,既影響了當時也影響了後世,可謂一大失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