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VS散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股市从来不缺聪明的投机客,更不缺聪明的资金”;何为聪明的资金?当然是机构的资金,回看2019年前10个月,指数的走势,可以说波动起伏,虽然指数从年初到目前涨幅不过17%的涨幅,但细看基金的业绩,截止三季报披露完毕,公墓基金的业绩可以说非常亮眼,有涨幅超过60%的,80%的,更有实现翻倍的。比如,“富荣价值精选”目前收益高达120.88%;“银华内需精选”收益99.54%,“前海开源鼎裕”收益实现86.01%.....

机构VS散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基金收益排名

有人疑问,同样的行情,而有的股民甚至连上证指数都跑不赢,更别提翻倍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要知道这个市场的实质不是散户与散户之间的对垒,而是散户跟机构之间的博弈。只有掌握了机构和散户之间的特点,以及机构操盘的特点之后,作为散户才能更好的做出应对策略。

市场中所谓的机构,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公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以及“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等各大投资公司。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以下机构和散户之间的区别,从本质上了解对手,才能对症下药。

机构VS散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机构的特点:

(1)信息收集灵敏

每一个机构都有专门的信息整合部门,就拿证券公司的来说,因为有着交易所机构席位的优势,市场中第一手的信息,从来不会落下。以前2019年10月24日当天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进行集中学习这一则消息来说,市场资金就已经在前一天埋伏进去,具体看文化长城(300089)、四方精创(300468),这些个股前一天就有大规模资金入场吸筹。从这一点来讲,散户在机构面前显得相形见绌了。

(2)操盘体系完善

机构本来就是一个团体,他们在操作一只股票的时候,会先让分析部门派出研究员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分析出行业研究报告和个股研究报告,随后提交到投资委员会进行审议,审议之后,再交由基金经理拍板最后的投资组合标的。这其中每一步都有大量的人员参与,每一步都不可少。

具体到投资环节,还会分析宏观环境,国内为局势,国家政策导向等等一些利因素,然后才能制定出投资策略,是采用“分仓布局”还是“采用抱团取暖”。比如2017年机构资金抱团白马蓝筹,2018年应对单边下跌,采用“分仓布局”,2019又采用抱团的方式押注“科技+消费”这就是他们的策略。

(3)具备资金优势

资金规模大,是机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大家请看下图,截至2019年8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6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8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共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合计统计它们的资金规模高达13.84万亿元。注意这里只是公墓基金的规模,其中私募基金的规模高达13万亿元, 简单来说,市场机构的共计资金高达26万亿,而目前A股的流通总市值也不过30万亿。可见市场依然牢牢握在机构的手里。

机构VS散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4)高端人才

相较于散户来说,机构机构中人才济济,其中很多海归、知名院校的学者,分析师,都是他们的智囊团,会通过编程跟踪分析大盘,会通过大数据建模进行分析盘面异动。

(5)风控能力强

每一个机构都设有专门的风控部分,风控分析,机构分控采用的是多元化资产配置,比如以构建基金组合、配置对冲基金、通过融资融券做空等多种方式。而80%的股民,则只采用单边做多的形式进行配置。

机构VS散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散户的特点:

(1)信息闭塞

散户由于是单个人炒股,信息的获取都是通过网络、报刊、杂志中获取的,这些消息往往具有滞后性,再加上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差。

(2)专业水平差

很多股民即便炒股即使年,对于“除权、解禁、股权质押、商誉减值、预增预减、高送转”等这些概念都搞不清楚。甚至买卖股票完全“凭感觉、靠运气”,更可怕的是有的股民甚至看那个股票的名字好听就买那个。比如说“全新好、同花顺、值得买”等这些名字听着好像很好的听的股票。完全脱离了本质。

(3)资金少,缺少话语权

相对于机构来说,一般的散户,资金大都在30到50万的资金,稍微多一点的最多也就是一两百万的资金。这样的资金,对于市场而言就好比沧海一粟。但机构资金,少则千万,动则几十亿,犹如狼吞虎咽之势。

机构VS散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4)风控能力弱

散户之所以称之为“散户”,是因为散户不集中,散步全国各地,而且这个“散”还有弱的意思,也就是风控能力及其低下,弱小。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看到个股涨就追,看到个股跌就盲目止损,如此反复频繁操作,结果就会导致资金迅速缩水。

区分了机构和散户的特点知识第一步,接下来重点要思考的是机构的操盘思维。

何为机构思维?简单来说,就是机构利用散户心理,散户弱点来进行逆向操作的过程,就是机构思维。

举一个简答的例子,比如名臣健康(002919),该股在2019.10.30日当天放量突破前期平台,表示将会上涨拉升,这是传统思维告诉我们的。

机构VS散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但事实上呢?如下图所示,在2019.11.1日和2019.11.4日两天迎来的却是两个跌停。为什么?因为属于机构的拉升出货形态。

机构VS散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之下,很多股民大都深受其害,不明白机构操盘的内在,而只是单凭形态去判断,显然不合适。

再比如,云意电气(300304)该股在2019.10.22日至24日之间出现了红三兵形态(连续三天阳线),传统思维有告诉我们,这个形态表示将要大幅拉升。

机构VS散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但事实上呢?如下图所示,却迎来了一波快速下跌。为什么?因为只属于机构筹码自救拉回后的诱多行为。

机构VS散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以上仅仅是是两个简单的例子,看出不能仅仅靠形态来做股票,而要思考其中的内在逻辑,站在机构的视角看问题,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