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有一百萬美元算什麼階級?

秋風謎城


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文化和政治,所以分析國家也不能一概而論,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就會有很多這樣或者那樣的文化背景。

美國是講求人種屬性,因為美國是移民國家,膚色多樣化,就會有一個膚色是美國主導,那就是白種人是美國主導膚色。

在美國不關你有沒有錢,首先是看膚色的,就算你在美國有一千萬或者有一個億的資產,在美國也不算真正有錢人,真正有錢有勢的永遠是白種人。


自由寶G


2014年,美國家庭資產百萬美元以上的約為700多萬戶,即使過了4年多了,再考慮到一家三口人的話,美國家庭資產百萬美元以上的約佔人口的十分之一。

當然,這個資產是把房產、各種有價證券、債券等等都算在內的。

所以,如果在美國有百萬美元,幾乎就是中上層階級的財富水平了。

100萬美元,在中國可不能當600萬人民幣花,畢竟1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遠超在中國6塊錢的購買力。

在美國,有了100萬美元現金,如果不挑地段的話,在中小城市的郊區買個四五套擁有庭院的小別墅不成問題,只是美國的房產稅挺要人命的,年年都要交,費用還不小,每年都要交相當於房價的1%到3%,比如你把100萬美元都買了房子,如果當地房產稅的稅率是3%,那你每年都得向政府交3萬多美元的稅金。

如果不交呢?房子會被政府沒收,成為國家資產。

美國人一般年收入,中位數在3萬美元左右,100萬美元,一個美國人可能要幹20多年才能掙得到,畢竟是一個大學教授,也至少得幹十幾年。

如果生活在美國一座中小城市,手上有個100萬美元,那最佳的投資方式就是,花個20幾萬美元買個小別墅,然後夫妻二人各買輛小轎車,如果不挑的話,兩輛車加起來也不過5-6萬美元,已經算不錯了。

然後再把要緊的保險給買了,隨後一些房產稅、各種保險、生活起居費用之類,再考慮出去旅遊什麼的,100萬美元剩下的60多萬,夫妻二人不上班也能瀟灑個七八年至少。

總之啊,100萬美元,如果同時也上著班,一年拿個3/4萬美元年薪,在美國真的可以過上準中產的悠閒生活了。

不過前提是你得有這100萬美元現金!

所以,還是努力掙錢吧。


雲中史記


在早期的華人生活裡,百萬富翁 是一個很多人一生的追求的財富目標。百萬這個數字,一直都是代表著 財富、有錢 的象徵。雖然,在2019年的臺灣,百萬實在不算是富翁了,而百萬港幣、百萬人民幣,也還是能代表一定數字的財富的。

然而,在2019年的當下,在美國百萬美金代表著怎樣的意義?大約是怎樣的財力階級呢?

在回答之前,還得要更細緻的分辨一下。

是百萬美金資產?

百萬美金淨值?

等同百萬美金的現金呢?

百萬美金的資產,這一般代表著包含了房子、股票、各種投資、以及現金儲蓄。

淨資產,則多數要把自己住的房子去掉不算,或是要把房子的市場價格,減去按揭貸款,只有淨值與其他的儲蓄、有價證券等來算。

只有百萬美金的現金儲蓄或是包括了有價證券等,這才是完全的百萬美金現金。

要區分這麼細來說原因是,美國很多地方的房地產價格都非常高,隨便一棟房子加地,就是百萬美金,例如:紐約、加州的硅谷、西雅圖等等地方,一個像樣學區的房子,都是百萬起跳的。所以,只說百萬美金的資產,已經無法真實反應財富。而且,美國買房多有貸款,有了百萬的房產,說不定銀行還欠著近百萬也是常事。這樣的百萬家產,就真的不能代表什麼了。

百萬淨資產,以及手上握有百萬現金(有價證券等)的儲蓄,也就是必要時可以短期內拿出100萬現金的,這樣的美國人,老實說非常少。

美國聯邦準備會的調查,在2019年,美國家庭的平均淨資產是692,100美金。也就是說,超過一半以上的美國家庭,淨資產連70萬美金都沒有的。

在這份調查裡,美國人認為,擁有227萬美金的淨資產家庭,才能稱為:富裕。或說,有錢人。

但可悲的是,這調查顯示,美國在50%位置的家庭平均淨資產只有97,300美金,遠遠的低於69萬美金,這是因為有錢的太有錢,把貧均數拉高了。


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說,擁有100萬美金的淨資產,在美國就一定可以列為中等以上的家庭了。


臺灣自由行


如果沒有貸款、負債的話,在美國有100萬美元純資產基本可以算中產偏上階層了,大約超越了84%以上的美國人。根據瑞士信貸2018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有1735萬純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人,佔到全世界同比的41%,而全世界大約有4200萬百萬富翁。



通常情況下,美國階層等級按5等分分為:上層、 中上層、中層、中下層和下層。


根據美國學界的普遍共識,上層約佔美國總人口的1%,大約330萬人。而上層階層的標準看的是財富與社會影響力,其中財富標準至少是年收入在35-50萬美元(約235-335萬元)以上,無負債純資產在100萬美元以上。社會影響力標準的其中一項就是必須是美國高等學府的“常春藤聯盟”大學出身,或是政治、商人世家,亦或是各行業領軍人物。一般財富、學識、社會地位兼備的標準才被認為是美國的上層階層。



而中上層約佔美國總人口的15%,大約4950萬人。中上層的標準是無負債純資產100萬美元以上,年收入約10萬美元(約67萬元),且接受過高等教育,擁有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這一類被劃歸為中上層階層。


中層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中產階級,約佔美國總人口的32%,大約1.05億人。中產階級標準是,年收入約3.5-7.5萬美元(約23萬-50萬)之間,持有較低水平負債,至少接受過一般高等教育(類似於大專),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這一類劃歸為中產階級。



中下層一般指的是工人階層,約佔美國總人口的32%,大約1.05億人。工人階層的標準是1.6-3萬美元(約10-20萬元),持有一定水平負債,至少接受職業教育,這一類大部分是藍領工人、普通家庭。


而下層也就是指的底層,約佔美國總人口的20%,大約6600萬人,這個階層包括4000萬美國貧困人口和2000多萬處於溫飽狀態的人群,這一類型的標準主要是靠美國政府救濟或失業金生存,或者是年收入2萬美元以下(約12萬元以下),也就是說月收入在1700美元以下的,大多是最高接受高中教育或者根本沒有上學,不但負債累累,還根本就沒有社會影響力。



所以由此來看,如果擁有100萬美元純資產,基本上可以說在美國屬於中上層人士了。(馬克原創,謝點關注。)


馬克觀察


我個人認為一百萬美元在美國來說的話應該歸於middle class,也就是中產階級。這100萬也要看你是想說手頭上有的流動資金,還是包括房子,車股份等的總和。就我知道其實很多看起來很低調的人其實收到裡可能拿著某些公司的乾股,真的可以說是一夜可以暴富的那種。

然後你的100萬美金也取決於你住在什麼地區,我說一句比較公平的話,美國有錢的其實都在美國的兩邊,也就是東部和西部的靠海地區。


如果你在中部地區,有100萬美金你可能住著超大豪宅,家裡還有保姆那種,出門的車可以隨便挑選。可是卻生活的沒那麼方便,畢竟人煙罕至。你的收入也會相對的減少,也就錢生錢的速度會比較慢。

而如果你在美國的兩邊,生活也可以美滋滋,卻沒有那麼的享受了,就拿加州來舉例吧,靠近蘋果等科技公司的房子其實一般也要60 萬美元左右。甚至更高。

就如我之前也回答過的一個問題裡提及的那樣,10美元的購買能力是比10人民幣的高。

所以100萬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有不同的活法以及生活體驗。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了,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隨時可以留下你的評論哦。如果覺得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的話,不妨留下你的贊以及關注噢。

我是溫斯頓,行走在美國的觀察者,帶你足不出戶,便可知美國,抖音上有更詳細的視頻解析呢。


溫斯頓美國日常


據我知道美國的房價除了象長島-三番市以外普遍並不貴。而美國人其實只有少數人才會炒股所以並不擁有有價證券。他們還喜歡提前消費。就是說前吃後空。所以如果擁有百萬美元資產的話大約需要中產階級中端以上的人員。


胡楊樹76102438


在美國,怎樣才能算一個富人?一般而言,人們常把那些比自己收入高三倍的人當成富人。一位財經頻道的監製認為,收入比她高十倍才能算富人。另外一位專門報道紐約股市的記者說,淨資產至少一百萬美元才能稱富人。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相當主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自己是否富有。答案於是也充滿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辯證思維。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的財經記者常常無法給你一個滿意答案。

誰能回答這個問題?經濟學家還是普通民眾?他們也許和記者一樣不靠譜。我認為,美國的投資人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最佳人選。他們每日關注財經政策、資金流向、盈利預測和投資風險等信息,更重要的是對個人財富的得失高度敏感。尤其是最後一點成就了他們全面評論富人的資格。

最近,美國一家財富管理機構就富人問題調查了1200多位美國投資人。這些投資者的看法可以讓我們對美國的富人有一個較全面的瞭解。

首先,美國人如何定義富人,是看淨資產、年收入還是現有的生活方式?數據顯示,投資人一般用淨資產來衡量一個人的貧富,其次才是年收入或生活方式。不過,資產較低的人(低於10萬美元),常用年收入或生活方式作為評判富人的標準。那麼有多少錢才能稱為美國的富人?調查顯示,27%的投資人認為,家庭資產至少有一百萬美元才是富人,其次有18% 和16%的投資人認為有兩百萬和五百萬美元資產可算富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美國稅收政策規定,家庭年收入超過47萬美元(個人年收入超過41萬美元)需額外交稅。這也許是這些投資人把47萬美元作為富人標杆的原因。另外,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數據,2016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59039美元。

財富能帶來什麼呢?是幸福、快樂、責任、安全感還是焦慮?這個問題的答案與受訪者的年齡、收入、淨資產、退休與否及職業有很大關係。

首先,84%的人認為財富帶來的是安全感,其中持這一看法的老年投資人佔87%。不過40歲以下的投資人中只有72%的人認為財富帶來了安全感。他們認為,財富帶來的首先是“幸福”、“快樂” 和“少幹活”。

受訪者收入水平也影響對財富的看法。收入較低的投資人(年薪10萬美元以下)認為,財富能夠帶來幸福。而那些年收入在20萬美元以上的人,更多地把財富與責任和複雜的生活聯繫起來。

面對同樣的問題,資產在500至2500萬美元的投資人中,有89%的人認為財富帶來了安全感。這個比例高於資產在10萬美元以下的人群(82%)。資產高的人也更多地認為,財富帶來了責任感。

有趣的是,沒有退休的投資人更多地把財富與焦慮和複雜的生活聯繫起來,而已經退休的投資人認為財富給他們帶來安全感和責任感。從職業上看,任公司高管的人認為,財富給他們帶來責任感和焦慮。

美國富人過怎樣的日子,和普通美國人有哪些不同?他們有幾輛車,幾棟住房,每年有幾次度假?富人還工作嗎?



美國富人的生活可能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奢侈。調查發現,不太富有的投資人更容易把富人的日子想象成住豪宅、開名車,而資產較多的人認為富人的生活與美國中產階級差別不大。

資產低於10萬美元的投資人認為美國富人擁有三至四輛車,但富裕的投資者(年收入500萬美元以上)在調查中說他們見到的富人一般只有兩輛車。同樣,43%的資產較低的人認為,富人平均有三棟以上的住房,但只有31%的高資產投資人持相同看法。

一半以上資產較低投資人(56%)認為富人每年外出度假四次或更多,遠高於高資產投資人持相同看法的比例(36%)。近一半資產較低的人(49%)認為富人“錢多得無需工作”,而高資產中只有41%的人持相同看法。

那麼,金錢能否買來幸福?

美國喜劇演員格魯喬·馬克斯曾說,“就算金錢買不來幸福,但它肯定能讓你選擇吃什麼樣的苦。”英國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寫道,“如果金錢買不來幸福,那要它何用?”甲殼蟲樂隊也曾唱到,“錢買到我的真愛。”

不過,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吉伯特和他的兩位同行在共同發表的論文中說,“如果金錢不能讓你幸福,那你的錢一定是花錯了地方。”他們認為,富人有更多的空閒時間、醫療條件好、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等幾乎所有構成幸福生活的要素。因此沒有理由相信錢買不來幸福。

這次對美國投資人的調查發現,認為金錢無法買到幸福的人(44%)遠遠多於持相反意見的人(21%)。這一趨勢不受投資人的年齡、性別、富裕程度、職業或婚姻狀況的影響。

這項調查還問了投資人的財富來源。95%的特別富裕的投資人(擁有資產在100至490萬美元之間,且不計常用住房的價值)說,他們的財富來源於勤奮工作;89%的人說來源於良好的教育;而79%的人說來源於自己的節儉。



行文至此,一位記者朋友給我推薦了幾份類似的調查。美國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美國富達投資調查了更加富裕的投資人的貧富觀。這些受訪的投資人平均資產為350萬美元,屬於美國最富有的5%人群。但他們中42%的人卻說,自己並不富裕。他們一致認為,至少擁有750萬美元才能算是美國的富人。

另一項調查訪問了資產在500萬至2500萬美元間的投資人,他們中只有10%的人認為自己“很富裕”,而28%的人認為自己只是“比較富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富人中的絕大多數來自於美國中等收入或貧困家庭。他們說,自己的財富來源於辛勤工作、良好的教育、精明的投資、願意承擔風險或幸運。

美國多數富人行事低調,靠勤勞致富而且樂善好施,很難讓那些不太富裕的美國人產生仇富心態。相反,他們的成功給其他人起到了致富的示範作用。

美國人對富人的這種心態還與他們的社會認知有關。多數人認為,美國並沒有多少真正的窮人,因為社會的結構很像一個菱型:兩頭小(最富和最窮的人少),中間大(中產階級所佔比例最大)。

他們也很難認同社會是一個多層蛋糕的比喻:窮人生活在最底層,中間是中產階級,而最上面是富人。他們會說,瞧那些住在紐約曼哈頓的人多麼可憐,除了比我有錢,他們還有什麼,有我這樣好的鄰居嗎,能夠隨時去小溪釣鱒魚嗎?


呆呆濤


也就相當於中國600多萬,實際美國消費比中國稍高,可能相當於400萬人民幣在中國,但是美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美國房價總體穩定,經歷過2008年次貸危機後,房價一直處於請問稍低的水平。可以說有這些錢,在美國也可以或者幸福的生活了,但是要保證有我們中華民族勤勞的品質在身才行,才能不提前消費,不坐吃山空!


再蘇州


一百萬美元,在中國就是六百萬人民幣,放在縣城當然是富人,如果在一線城市,那買個普通住房都不夠,真的難以解釋


手機用戶51380718627


在舊金山擁有一個自住的房子已經百多萬了,也就相當於三十年前的三十萬左右,普通工薪階層而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