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說楚國的稱霸崛起,也意味著他們衰敗的開始

春秋時代的楚國,可謂是煊赫一時的霸主大國,在他們最強大的時候,身邊有個根本不起眼的小國,吳。但正是這個小國家,仗著從楚國出逃而來的伍子胥和伯嚭等人,才迅速崛起,甚至還差點消滅了楚國,那麼,吳國之所以壯大,全都是因為楚國不爭氣的內訌原因嗎?想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吳國的起源說起。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說楚國的稱霸崛起,也意味著他們衰敗的開始

吳國雖然在西周與春秋早期看起來不起眼,但是他們的血統非比尋常,因為他們是周王室的同宗同族,他們的先祖,正是周文王的兩個伯父。因為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很喜歡自己的孫子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因此,他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就傾向了姬昌的父親季歷。但問題是,季歷看名字就知道,他只是古公亶父的小兒子,他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太伯和仲雍,而在那個時代,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最終的結局都是兄弟之間,為了爭權奪利自相殘殺,他們當時所處的商朝是這樣,在他們死後的幾百年中,這種事在周王朝更是層出不窮。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說楚國的稱霸崛起,也意味著他們衰敗的開始

但古公亶父的家庭不存在這種問題,太伯和仲雍得知父親的想法後,果斷離家出走,不再給弟弟繼位製作任何障礙,當然,他們這麼做也有可能是為了避禍。總之,這哥倆走了很遠,來到了江南一帶,在幾千年前,從陝西走到江蘇,可以說是非常辛苦的。這就更加看出,兩位先賢的偉大,等他們在江南落腳後,這個本來屬於蠻荒的土地上,開始受到兄弟倆的影響,也就是開始了文明的進程,久而久之,兄弟倆相繼成為了這裡的領袖,等到武王伐紂成功後,也順理成章地將太伯的後代封為諸侯。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說楚國的稱霸崛起,也意味著他們衰敗的開始

就這樣,看著不起眼,但是出身不凡的吳國就這樣延續了下去,傳到了第十八代時,他們的國君壽夢開始稱王了,一方面當然是周王室日益衰微,而吳國人也早已不把自己看成是中原諸侯,無需在意那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另一方面,這就意味著吳國想要跟自己的鄰居楚國,較量一番了。因為楚國敢自稱王,吳國當然不甘其後。但問題是,在當時,吳國與楚國的實力相距甚遠,他哪來的勇氣呢?那時很可能還沒有伍子胥,吳國自然更得不到楚國的其他人才了。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說楚國的稱霸崛起,也意味著他們衰敗的開始

然而,幫助吳國發展的,還真是一個楚國能人,只不過他不是從楚國直接叛逃到吳國去的,而是以盟友晉國的專家顧問身份來到的吳國,此人便是申公巫臣。關於申公巫臣的故事,大家比較熟悉了,因為他最終贏得了已經年近五十的夏姬的放心,得罪了一心想要佔有夏姬的楚國權貴子反,導致全家被子反殺死,巫臣這才立下誓言,要殺子反報仇。因此,巫臣投靠了晉國,並且幫著晉國給吳國訓練軍隊,攻打楚國。並且還將自己的兒子留在了吳國,以便更加有效地幫助吳國,而這一舉動,也徹底改變了春秋的歷史格局,甚至是華夏大地上南方的發展歷程。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說楚國的稱霸崛起,也意味著他們衰敗的開始

因為吳國強大了,楚國忌憚了,到了後來,伍子胥想要報仇,逃離楚國後,最理想的目的地就是吳國,既因為兩國距離比較近,伍子胥到那裡更方便,更大的好處是,吳國渴求人才,渴求打敗楚國,而伍子胥所擁有的一切,正是吳國最需要的,再加上傳說中孫武子為吳國練兵,打敗楚國就是沒有懸念的事兒了。也正是因此,吳國才搭上了春秋稱霸的末班車,而從這個角度上看,無論是巫臣的間接投靠吳國,還是伍子胥直接逃往吳國,其根源,還是楚國在強大之後,很多權貴開始了狂妄自大,得罪了眾多有能力卻地位相對更低的人才,最終才自取其辱的。因此說,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體,一旦強盛後膨脹起來,往往也是滅亡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