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二)杨广无节制利用社会资源,有着怎样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部分

首先我们要承认,隋炀帝干了很多劳民伤财的事,但一个皇帝能够劳民伤财的前提,是国家拥有一套高效的行政系统,方便皇帝调动社会资源。这套行政系统是隋文帝杨坚留下来的遗产。具体来说,隋文帝对行政系统进行了这么几项改革。首先,他规定地方官统一由吏部任命,改变了此前地方政府自行任命官员的状态。其次,他将原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机构精简为州、县两级,大大节省了行政开支,提高了效率。同时,他还规定各州每年要向中央推荐三名人才,充实官僚队伍。这些改革的宗旨,是将行政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所以,隋炀帝上台的时候,能够很方便地调动全国各地的资源。他难以抑制自己建功立业的欲望,这使他成就了伟业,也使他成了“暴君”。

《隋炀帝》(二)杨广无节制利用社会资源,有着怎样的历史必然性?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问题,隋炀帝那些劳民伤财的举动,真的纯属瞎折腾吗?说起隋炀帝,我们很多人都会想到大运河。请注意,隋朝修的这条大运河,并不是后来元朝修的那条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主要是服务北京,从南方为北京运输物资。隋朝大运河服务的对象是洛阳,洛阳才是隋朝大运河的重心。从地图上看,这条大运河北起涿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地区,南到余杭,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地区。但它并不是一条直线,中间特意向西拐了个弯,一直通到洛阳。所以,隋朝大运河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沟通南北,二是服务洛阳。而这两个目的背后,都暗藏着历史的必然性。

《隋炀帝》(二)杨广无节制利用社会资源,有着怎样的历史必然性?

我们先看“沟通南北”。隋朝建立以前,中国处于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而在隋朝统一以后,要想将分离数百年之久的南方和北方真正合为一体,是通过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达成的。

更何况,兴起于北方的隋朝当时对于南方的治理并不算稳固。隋朝刚实现统一不久,南方就爆发了叛乱。在会稽也就是浙江绍兴一带,有一个叫高智慧的人带头起兵造反,叛军达几万人之多。隋炀帝派杨素前去镇压,才平定了这场叛乱。要想随时应对可能的叛乱,就要保证向当地运送军队和物资的能力。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修建通济渠,将洛阳与淮河边上的泗州连接起来,启动了大运河工程。《隋书》中记载,通济渠的修建动员了百万以上的劳工。就在同一年,他又动员十几万民工,修建联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到了608年,隋炀帝下令开始修建大运河中最长的一段,也就是联通洛阳和涿郡的永济渠。永济渠从洛阳出发,向北经过辽阔的华北平原,最终抵达今天的北京附近。这一工程也动员了百万劳工。《资治通鉴》中甚至记载当时男人已经不够用了,开始征调妇女服劳役。两年后,隋炀帝命令开凿联通江都和余杭的江南河,江都就是扬州,余杭就是杭州,这使得大运河一直延伸到了长江以南。

隋炀帝前后不过花了五年左右时间,就修成了大运河,使南北连成一气。这使得江南产粮区的粮食可以供应北方,也使得中央政府的军队可以随时镇压叛乱。不过,我刚才说到,大运河并不是一条直线,它特意在中间拐了个弯,通到洛阳。这反映了修建大运河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营造东都。

东都就是洛阳。隋朝的都城叫作大兴城,位于汉代长安城的东南部,是隋文帝时期修建的一座新城。后来唐朝继续在此定都,并改名长安。不过,大兴城所在的关中地区人口密度很大,本地产的粮食不够吃。关中和外界的交通也不太方便,从外地运粮也很费事。而洛阳位于中原,四通八达,物资容易供应。而且隋炀帝认为,关中地区距离中原和南方都有距离,在这里建都不利于隋朝对全国的控制。

《隋炀帝》(二)杨广无节制利用社会资源,有着怎样的历史必然性?

隋文帝刚去世一个月,隋炀帝的五弟杨谅就在洛阳发动了叛乱。这件事给了隋炀帝很大刺激,他在叛乱平定以后就宣布准备迁都洛阳,并征调大量民工进行建设。所以,大运河其实是迁都洛阳的一个配套工程。大运河建成以后,洛阳就成了全国物资的集散中心,隋朝定都在这里,也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这种地缘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唐朝,唐朝一直把洛阳作为和长安并立的东都,武则天也曾经干脆迁都洛阳。而洛阳的政治地位,是靠大运河才得以维持的。

有意思的是,唐朝人对于大运河的评价曾经有过变化。唐朝前期,因为隋朝末年的大乱刚过去不久,唐朝人对大运河以负面评价为主,认为它劳民伤财。而在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遭到破坏,中央政府越来越仰仗来自南方的物资供应,人们对大运河的评价也就逐渐转向正面了。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皮日休甚至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说,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这条河,可直到今天,南北交通还要依靠它。要是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的事,隋炀帝的功劳可以和治水的大禹相提并论。皮日休对隋炀帝并不算过誉,大运河深刻影响了唐朝的国运。陈寅恪先生指出,黄巢之乱破坏了运河运输,使中央政府不能及时获得来自江南地区的物资供应,唐朝政府于是走向了灭亡。可见,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顺应大势,功在千秋。

如果我们再看看大运河的地图,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运河沟通了洛阳和江南地区,这个好理解。可隋炀帝为什么还要劳民伤财,修建一条直通北方的通济渠,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北京附近呢?这就要说到隋炀帝做的另一件大事:远征高句丽。

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政权,在公元前4世纪建国,并在公元6世纪达到鼎盛。请注意,高句丽和北方那些游牧民族不同,它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拥有完善的政府组织和强大的常备军。所以隋朝以来的皇帝们都将它视为心腹大患。隋炀帝为了消灭高句丽,反而把自己给搭上了。他曾经前后三次亲征高句丽,结果反而刺激了国内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官员叛乱,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但是,从大历史的角度看,隋炀帝的选择真的错了吗?唐朝建立以后,唐太宗李世民也曾亲征高句丽,大大消耗了高句丽的国力。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终于彻底消灭了高句丽。为什么隋唐两代的皇帝们都要对高句丽大打出手呢?因为高句丽已经发展为东亚地区的强权,又紧挨着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对中原王朝构成严重的威胁。高句丽之于隋唐王朝,就好比迦太基之于罗马,后金之于明朝,准噶尔之于清朝,一山不容二虎。即使在高句丽灭亡以后,中原王朝面临的主要威胁仍然来自东北。契丹人的辽国、女真人的金国,以及满人的大清国,都是位于东北的政权。可见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并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而是当时战略局势逼迫下的结果。

《隋炀帝》(二)杨广无节制利用社会资源,有着怎样的历史必然性?

总之,隋炀帝无节制地利用社会资源,其实背后暗藏历史的必然性。隋文帝留给他一个高效的行政系统,使他有机会去完成重大历史使命。修建大运河,远征高句丽,都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可以说他急于求成,但具体的历史情境比我们的想象更为复杂,“急于求成”的指责其实是事后诸葛亮。当时南北联系并不紧密,南方甚至爆发过叛乱,高句丽的威胁也与日俱增,隋炀帝难免会产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感觉。理解了当时的局势,我们对于隋炀帝的认识才会更加真实立体。

隋炀帝谥号中的这个“炀”字,是唐高祖李渊送给他的。“炀”字作为谥号,具有特定含义,比如违背礼法,远离民众,违反天意,欺压百姓,等等。对于隋炀帝的负面评价,凝结在魏征主持撰写的《隋书》中。《隋书》中的隋炀帝,基本是一个荒淫无度、挥金如土的败家子,残酷冷血的杀人犯,独断专行的统治者。总之,是一个集一切恶劣品质于一身的暴君。这种评价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我们对于隋炀帝的主流印象。

唐朝对于隋炀帝的负面评价,显然也带有政治意图。请注意,唐高祖李渊也是前面提到的关陇集团成员,他的祖父李虎曾经是关陇集团的“八柱国”之一。唐朝取代隋朝,李家取代杨家,其实是关陇集团内部的第二次火并。对于隋炀帝的否定,有助于树立唐朝的合法性。而且,魏征等人列举隋炀帝的罪状,也是希望唐太宗能够吸取隋亡的教训。太宗也确实吸取了教训,他对于自己明君形象的塑造,显然是反隋炀帝之道而行之。隋炀帝独断专行,唐太宗就摆出从谏如流的姿态。隋炀帝滥用民力,唐太宗就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表示自己爱民如子。以儒家的视角看来,隋炀帝当然是一位暴君。对于隋朝末年的大乱,隋炀帝也要负主要责任。但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当时的时代背景,重新看待隋炀帝面临的重大问题,就会对隋炀帝以及他所属的时代拥有更深层的认识。

总结

好的,这本书就为你讲到这里。下面总结一下今天的知识点。

第一,隋炀帝被视为“暴君”,是因为他碰到了儒家的两条高压线。首先是他独断专行,杀死私下提意见的大臣,还建立了一个对自己俯首帖耳的一言堂。隋炀帝的这种做法,其实是为了实现皇帝的个人集权,打击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的势力。这件事从隋文帝就开始做了,隋炀帝的做法是对隋文帝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隋炀帝碰到的第二条高压线,是他对于社会资源的无节制利用,具体包括两件事,修建大运河和远征高句丽。但这背后其实也有历史的必然性。隋炀帝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前提,是隋文帝留下了一套高效的行政系统。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为了沟通南北和营造东都洛阳,这是巩固统一的必然要求。他远征高句丽,是为了消除地缘政治上的威胁,这在当时也是必要的战略决策。对于隋炀帝“急于求成”的指责往往是一种后见之明,只有回到历史现场,我们才能深入理解隋炀帝和他所属的时代。

总之,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为了彻底终结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开创新的时代,皇帝势必要重建自己的权力,并通过修建大型工程和对外战争,去巩固和保卫新生的大一统帝国。隋炀帝恰好处于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他的野心和自负,最终使他背上了“暴君”的恶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