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韓國瑜“雙弱困局”的三大必然

蔡英文、韓國瑜“雙弱困局”的三大必然

選戰只剩60多天,蔡英文與韓國瑜皆卯足了勁,全力拼場,從空戰到陸戰、從互踩地盤到拔樁,兩營都想在既有的基礎上挺進中間及對方淺色選民,同時將第三勢力邊緣化;兩營雖然打得亢奮不已,但顯然口水花絮遠大於政策牛肉,各自的盲點也不思彌補,這種無法補強弱點的“雙弱困局”,只怕難以讓中間選民買賬。

首先,韓的失言仍然明顯,綠軍當然見縫操作。就算政策仍只是芻議,還未細膩規劃,韓仍拉高聲量出臺,根本管不住嘴。其次,也可能是競爭對手或特定媒體刻意操作,想造成韓失言的負面印象累積,但韓營反制能力太弱,才會讓大家對他“白白胖胖”的批評竟然遠高於對蘇貞昌沒證據便指人是“魔鬼”的質疑。第三,可能因韓的民調輸較多,想盡快反轉,所以先下“猛藥”再說。

然而這樣的操作會有“雙刃效果”,有利之處是可主導版面、凸顯爆發力,運氣來臨,韓流或可再起;但問題是常失言會損及威信、格局,政策不斷改變也凸顯規劃不足,難以吸納中間選票,遑論淺綠選票。再加上近日媒體熱議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可能包括吳敦義等“老人名單”,不僅讓外界質疑“老K”的改革決心,更使國民黨的滿意度仍與民進黨纏鬥無法拉開,韓更面臨腹背受敵之窘境。

至於蔡英文陣營,或許是以為勝券在握,最近發言既酸且狠,當然衝擊執政者的高度與格局。如蘇貞昌針對陳同佳案的“魔鬼論”,徐國勇嗆聲記者“問部長,講話客氣點”,黨主席卓榮泰酸吳敦義列入不分區是“臉皮較厚、比較不一樣”,蔡英文也暗諷韓“我們不會睡到中午才起床”、韓像“政治泡沫”一吹就破。但執政者不強化紮實的政績與前瞻性政策建構,只會操作“芒果乾”、和韓鬥嘴鼓,反而會讓中間選民對執政黨更心灰意冷。

而蔡英文雖然強化網路行銷,不論是網站、挑戰遊戲或“小英安價”互動接龍,鞏固年輕基本盤以防止韓的攻堅雖屬必要,但這些操作顯然是在同溫層打轉,仍缺乏拓票思維。而挺韓的YouTuber影片量雖多,但多數影片無法掌握“強化優勢、彌補弱勢”的戰略思維。更甚者,有挺韓的直播主到蔡英文的競選場子直播,懷疑在場的記者是網軍,可能會讓中間選民對韓粉不專業的刻板印象更深刻,要反轉負面聲量當然力有未逮。

綜上,蔡、韓要作為稱職的2020候選人仍有待努力,目前形成的“雙弱困局”仍難破解,將導致這次選舉的“三個必然”。首先,蔡、韓打混仗必然會讓投票率低、廢票率高;其次,蔡韓雙弱,國民黨和民進黨也難讓民眾期待,故“立法院”選舉民眾黨勢必瓜分藍綠,“三黨不過半”是第二個必然。最後,若韓擊敗蔡,將建立未來“無法連任”的第三個必然。畢竟若是現任者無視施政盲點或無力強化施政績效,只會在同溫層取暖,選民的容忍勢必很快到達極限。

(作者鈕則勳為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