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國際收支“淨誤差與遺漏”淨值太大,換個統計口徑試試?

(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導、董輔礽講座教授 管濤)

最新國際收支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頭兩個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淨誤差與遺漏"淨值分別為-637億和-675億美元,這是自2013年第二季度以來連續25個季度"淨誤差與遺漏"為負值。今年上半年,"淨誤差與遺漏"合計達-1312億美元,遠高於上年同期-498億美元的水平。

該數據一經公佈,即引起了市場關注。果不其然,在日前舉行的前三季度外匯收支數據情況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的淨誤差與遺漏項目的規模比較大,請問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哪些?是否意味著資本外流增多?"。

關於"淨誤差與遺漏"為負值這個問題,我多次做過研究,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8月份《中國外匯》雜誌發表的"跳出'資本外逃'之爭看淨誤差與遺漏"一文。文中指出,不論"淨誤差與遺漏"是不是"資本外逃",都不影響我們對國際收支形勢的總體判斷;爭議"資本外逃"最多隻是價值判斷,而於實際工作缺乏指導意義,因為監管不可能針對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更重要的工作應該是降低"淨誤差與遺漏"的佔比,提高國際收支統計質量。

管濤:國際收支“淨誤差與遺漏”淨值太大,換個統計口徑試試?

迄今為止,看來大家對於"淨誤差與遺漏"為負的問題依然窮追不捨、不能釋懷。有朋友翻出了我2017年的這篇舊文,問我對此有沒有新的看法。在此,我想補充兩點意見。

第一點意見是,大家應該改變對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執念。

也就是不要以為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是順差才是好事情,而資本項目出現逆差就是壞事情。在央行基本退出外匯市場常態干預的情況下,經常項目差額與資本項目差額就是鏡像關係,一個項目順差、另一個項目就必須是逆差。否則,國際收支無法自主平衡,外匯市場無法自我出清。正是因為今年上半年經常項目收支狀況大幅改善,由上年同期逆差288億美元轉為順差952億美元,才導致在儲備資產(含外匯儲備資產)僅增加2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增加501億美元)的情況下,資本項下的淨流出大幅增加。

經常項目順差越大,跨境資本淨流出就越多,這是經濟規律,與統計無關。即便加強和改進統計工作,最終結果也無非是縮小經常項目順差,和/或擴大資本項目逆差。與目前的基準情形相比,不一定就是好事情,更能讓市場感到舒適或安心。

前期人民幣匯率破"7",增加了匯率彈性,匯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未來,中國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差額相互抵補將成為新常態,倒是國際收支"雙順差"或者"雙逆差",會成為個別時候的例外。無論政府還是市場,都應該以平常心看待經常項目順差情況下的資本外流。而且,在匯率市場化的情況下,資本流出不等於人民幣匯率必然貶值。正如美國的國際收支結構是經常項目逆差、資本項目順差,但不會有人簡單地用經常項目赤字解釋或預測美元的貶值,以資本流入解釋或預測美元的升值。

第二點意見是,提高國際收支統計工作質量任重道遠。

誠然,美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季度"淨誤差與遺漏"淨值波動較大,會頻繁出現"淨誤差與遺漏"淨值相對於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佔比(以下簡稱"淨誤差與遺漏"淨值佔比)偏高的情況。但由於美國的"淨誤差與遺漏"大都呈現統計特徵的隨機分佈,淨值時而為正時而為負,故年化的"淨誤差與遺漏"淨值(往前四個季度的累計)佔比通常較低(見圖1)。1960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美國各季"淨誤差與遺漏"淨值佔比超過±5%的季度數佔到42.0%,但年化"淨誤差與遺漏"淨值佔比超過±5%的季度數僅佔到26.1%,遠低於前者。

圖1:1960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美國"淨誤差與遺漏"淨值佔比

管濤:國際收支“淨誤差與遺漏”淨值太大,換個統計口徑試試?

注:(1)季度佔比=季度"淨誤差與遺漏"淨值/季度國際收支口徑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 (2)年化季度佔比=年化季度"淨誤差與遺漏"淨值/年化季度國際收支口徑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3)年化季度值為往前4個季度滾動合計。

中國的情形則通常是,"淨誤差與遺漏"一旦出現正值或者負值,一般會連續出現,這導致"淨誤差與遺漏"淨值會同方向不斷累積,其相當於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佔比會越來越高(見圖2)。如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即本輪"淨誤差與遺漏"淨值持續為負期間),中國各季"淨誤差與遺漏"淨值佔比超過-5%的季度數佔到31.0%(這遠低於美國的可比口徑佔比,表明中國"淨誤差與遺漏"淨值的波動性低於美國),年化"淨誤差與遺漏"淨值佔比超過-5%的季度數也佔到28.6%,二者基本接近。

圖2: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淨誤差與遺漏"淨值佔比

管濤:國際收支“淨誤差與遺漏”淨值太大,換個統計口徑試試?

注:(1)季度佔比=季度"淨誤差與遺漏"淨值/季度國際收支口徑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 (2)年化季度佔比=年化季度"淨誤差與遺漏"淨值/年化季度國際收支口徑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3)年化季度值為往前4個季度滾動合計。

這可能會干擾國際收支分析。如今年上半年,中國經常項目順差882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資本項目順差(不含"淨誤差與遺漏")454億美元,二者合計國際收支總順差1336億美元。但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記錄的儲備資產(含外匯儲備資產)僅增加了24億美元,與國際收支總順差規模相去甚遠。況且,如果採信了國際收支總順差的數據,其相當於同期GDP的比重達到 2.01%,這似乎於我金融外交工作也不利。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在回答前述"淨誤差與遺漏"問題時,一方面澄清,"淨誤差與遺漏"是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軋差項,不能等同於相關的跨境資本流動。另一方面坦言,對於涉外經濟大國來說,跨境交易的規模非常大、交易頻繁,給相關統計帶來巨大挑戰。尤其是中國國際收支申報涉及的機構主體數量達到了百萬家,申報筆數接近了5000萬筆,這麼高的分散度在世界上還是比較少見的。外匯局對此問題高度重視,一直致力於研究採用更科學的統計方法,力求以更低的社會成本和更可靠的方式,來確保國際收支統計的全面性、及時性和準確性,降低"淨誤差與遺漏"對形勢判斷的"噪音"。

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預警,是在擴大開放過程中防範化解涉外經濟風險的重要基礎工作。因此,國際收支統計是提供社會公共產品。當然,這不只是外匯局一家的事情,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心、理解和支持,包括普及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理念,提高全社會的國際收支申報意識;吸收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研究完善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制度和方法;以及加強部門間的數據共享與統計合作,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