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寒冬來了?408家房企破產!這是房價要跌的前兆嗎?

這幾年的嚴格調控,已經初見成效,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樓市開始降溫了,不少房企紛紛打折促銷,以換取現金流過冬,而行業巨頭萬科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不少所謂的專家都發出了唱衰樓市的聲音。

今年以來,房企們的融資環境全面趨嚴趨緊。據中原地產數據,2019年前9月房地產累計調控385次。自5月以來,房地產信託、境外發債和銀行貸款依次收緊,融資調控逐步升級,房企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地產寒冬來了?408家房企破產!這是房價要跌的前兆嗎?

408家房企破產

隨著樓市政策的不斷收緊以及對房地產企業貸款的趨嚴,不少中小房企接連破產。一時間,“樓市寒冬”的說法在不少社交平臺上蔓延。

此前百房網對破產房企進行了一次統計,今年以來截至7月底,共有276家房企宣佈破產。時隔3個月,截至10月27日,宣告破產的房企已經上升到408家。也就是說,全國平均每天都有接近2家房企宣佈破產。

地產寒冬來了?408家房企破產!這是房價要跌的前兆嗎?

在冗長的破產文書名單裡,我們看到的大多都是一些不知名的中小房企。不過偶爾,也有寧波銀億集團這樣的全國500強。誰能料想,去年銀億集團老闆熊續強還以295億元人民幣的財富登上了2018年的胡潤百富榜第95位。

似乎,房地產已經超過了P2P,成為“2019年最慘行業”。媒體與購房者集體高潮:地產寒冬要來了。

事實真的如此嗎?人會說謊,但數據不會說謊,從國家統計局每個月公佈的各城市一二手房的房價數據來看,下跌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廣州三大一線城市和極個別城市,更多的城市還是處於一個上漲的姿態,只是上漲的速度確實在降低。

影響房價上漲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房子的供需關係

房子的供需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房價,目前我國已經開放二胎政策。二胎開放以後,每一個家庭都有可能再要一個孩子,多生一個孩子,意味著多一份需求。

再個,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尚未完成,還有不少農村人口。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了關於督察《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落實情況的通知。通知稱,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這些人才是未來購房的主力大軍,只要有需求,房價不說漲,至少也不會大跌!

城鎮化確實是房地產的紅利之一,按照我國城市化進程推進的速度來算,至少還有10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目標,當大量的人口從農村湧入城市,這些人都是有絕對的住房需求,也就是說,至少未來10年內,房價並不會如大家所願,出現大幅跌落。

地價上漲

俗話說的好,“戰時黃金平時地”,土地是無比正規的。當面粉的價格上漲時,麵包豈有跌價的道理?

如果高地價與高房價利益矛盾無法有效解決,那麼,房價長期上漲趨勢也就無法逆轉。

因為很多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都是依賴於土地收入。高昂的土地成本最終必然被房地產商施加到房價中由消費者來承擔,進而推高房價。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和價格上漲為土地財政提供了鉅額資金,反過來土地財政的逐利性又進一步推進了房地產的發展,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

現在調控的目標也是力求穩定房價,並非打壓房價,再結合供需關係以及成本來看,未來房價總體還是會上漲的,但漲幅會比較低,而且一些價格極為虛高或者人口流失很大的縣城、小城市,也是有下跌的可能。對於剛需購房的人來說,買房最好買早不買晚,而炒房的話,未來盈利的空間恐怕已經不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