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之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啟了“中國之治”的新境界。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引發上海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熱烈反響。

制度是綱,綱舉而目張。大家認為,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更為新時代的砥礪奮鬥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七十年積厚以成勢,而今登高更望遠。大家紛紛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製度自信,銳意開拓進取,以排頭兵的姿態和先行者的擔當,努力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以踏實而富於創造的實踐,貢獻上海智慧、提供上海樣本,將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

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帶領全國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形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刻領會四中全會及會議公報的重大意義、目標要求、豐富內涵、制度特徵、根本保證,全面貫徹四中全會精神,把各方面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效能,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水平。

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表示,“中國之治”進入新境界,“楊浦之治”也要體現新氣象,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就是要在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上下功夫,結合各項重點工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將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從細微處入手有效創新社會治理;要完善民生保障制度,進一步深入群眾,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創新舉措、增進成效,破解群眾的“急難愁盼”。

“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對標對錶四中全會的新部署、新要求,就意味著要站在順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向的高度來思考謀劃區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工作思路,拿出貫徹落實的新舉措,在創新社會治理、維護城區安全穩定等方面確保各項措施在基層紮實落地。”靜安區委書記陸曉棟表示,結合靜安區工作實際,首要的就是要在工作中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學習領會四中全會精神與推進全球服務商計劃等發展舉措結合起來,與改善老百姓居住環境等民生保障結合起來。

法律保障,讓制度產出有穩定內核

在認真學習的過程中,有黨員幹部細心地發現,五千多字的公報裡,“制度”一詞出現了77次。大家感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事實證明,她保證了億萬人民當家作主,保障了我國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蹟。大家一致認為:在堅持好、鞏固好已經建立起來並經過實踐檢驗的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四中全會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繼續加強制度創新,加快建立健全國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所必備的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表示:全會指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就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為此,應該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將充分反映與切實保障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制度上升為法律;應該堅持嚴格執法,建設法治政府,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應該實現公正司法,切實保障人權;應該落實全民守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要充分發揮律師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作用,儘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昨天,市司法局黨委組織專題學習,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指示要求。交流中,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陸衛東表示,要深刻理解會議公報的關鍵內容,特別是公報中作出的重要判斷和重要結論,明確的1個“總體目標”和13個“堅持和完善”,要準確把握司法行政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定位。他說,重新組建的司法行政機關,是法治綜合部門,負責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全面依法治市,同時還承擔大量社會公共法律事務,是社會治理的主體力量,要堅持以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全力推動上海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發展、開拓新局面。

厚植優勢,在精細繡花中結出制度性成果

對於基層而言,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就意味著要在實踐中搶佔先機、厚植優勢,形成更多體制機制創新的制度性成果。大家紛紛表示:將堅持高標準引領,更加註重在細微處下功夫、見成效,在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難點上持續用力,把“繡花功夫”做精做細;花大力氣解決“老、小、舊、遠”等難題,在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上下功夫,著力形成制度性的安排和長效機制。

寶山區委書記汪泓表示,要持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增進民生福祉;持續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推進中國郵輪發展示範區建設,高標準推進吳淞創新城、南大未來智慧城轉型開發,奮力邁向“國際郵輪之城、智能智造之城”。

作為擁有中共一大會址紅色資源和新天地時尚地標的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街道廣大幹部群眾表示,將以開放視野謀篇佈局、以開拓思維創新制度、以開明態度盤活資源,將城區精細化管理和科學化治理融合促進,錘鍊繡花功力,煥發內核動力,為轄區各界人士和百姓打造宜商宜居宜樂的幸福家園。

當下,在浦東新區,36個街鎮都建有城運分中心,構建起三級城市運行綜合管理體系,實現了管理數據實時共享,後臺無縫切換。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黨員幹部們在學習交流中表示:下一步,城運中心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智能化為支撐,強化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系統治理,使問題發現更智能、協同處置更高效、長效管理更精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