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法”的变迁:该怎么识别人才?

中国历史悠久,绝非虚言。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经走过了2700多年。这2700多年之中,不知兴了多少个王朝,又灭了多少个王朝。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王朝更替的历史,王朝更替的历史就是人才争夺的历史,而人才争夺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识人。王朝更替的历史之中又蕴含了多少“识人法”的变迁,从这些变迁之中,大致可以了解古人是如何识别人才的。此文仅以

魏文侯时期李悝的“识人五法”、《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识人法和诸葛亮的“识人七法”为例,谈谈该怎么识别人才。

“识人法”的变迁:该怎么识别人才?

魏文侯时期李悝的“识人五法”

文侯谓李悝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悝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悝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魏文侯问李悝:“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悝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臣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推让!”李悝说道:“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

“识人法”的变迁:该怎么识别人才?

魏文侯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就是李悝提出的“识人五法”,具体含义是:一是“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什么人在一起,如与贤人亲近,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二是“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养有为之士,则可重用。三是“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唯贤,则是真正的贤能,反之则不可重用。四是“窘视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五是“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识人法”的变迁:该怎么识别人才?

李悝塑像

《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识人法

“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八观”的意思是:当一个人身处顺境时,观察他善待的是什么人;当一个人地位显赫时,观察他举荐的是什么人;当一个人财富丰厚时,观察他豢养的是什么门客;当一个人听取别人的意见后,观察他行动中落实了什么内容;当一个人无所事事时,观察他有什么爱好;当一个人有一定的发言权时,观察他讲的是什么东西;当一个人穷困潦倒时,观察他不能接受什么;当一个人地位卑贱时,观察他不会做什么事情。

“六验”的意思是:使一个人高兴,借以考验他能否坚持自己的操守,看他是否得意忘形;讨好一个人,看他有没有什么癖好;使一个人发怒,考验他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一个人恐惧,看他能否坚定立场、凛然有为;使一个人哀伤,考验他的为人品性;使一个人痛苦,考验他是否意志坚定。“八观六验”正是贤明的人识别人才的办法。

“识人法”的变迁:该怎么识别人才?

白居易

诸葛亮的“识人七法”

蜀相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识人七法,即“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此七观可概括为:志、变、识、勇、性、廉、信等七项内容。

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询问他一些事关大是大非的问题,以此了解他是否有远大而坚定的志向。二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以无懈可击的言辞把他逼得理屈词穷,以此了解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询问他对有关事情的看法,以此了解他是否有远见和谋略。四是“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让他去处理特别棘手甚至是有风险的事情,以此来了解他是否有勇气面对任何情况。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伺机让他喝醉酒,以此了解他的真实品性。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给他有利可图的机会,甚至是让他走上重要岗位,以此了解他是不是能做到清廉。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和他商定约好某件事情,以此了解他是不是能说到做到。

“识人法”的变迁:该怎么识别人才?

周公辅文王

任何“识人法”都不是万能的

这里必须要强调的就是,不管是魏文侯时期李悝的“识人五法”,还是《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识人法,或者是诸葛亮的“识人七法”,任何“识人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各自的利弊所在。就以诸葛亮的“识人七法”而言,仅仅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这一条就有其弊端所在。这条“识人法”要求“以无懈可击的言辞把他逼得理屈词穷,以此了解他的应变能力”。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初诸葛亮就是以这条“识人法”检验马谡,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老辣的刘备就一眼看出马谡的致命弱点就是“言过其实”,最终事实证明刘备的判断是正确的,而诸葛亮看走了眼,以致军事上遭受重大损失。

“识人法”的变迁:该怎么识别人才?

王莽篡汉

马谡的例子说明了任何“识人法”都绝对不可以机械搬用,认为凡是符合这些“识人法”的就一定是人才,凡是不符合这些“识人法”的就一定不是人才。要知道,任何“识人法”都是僵化的、固定的,都是死的。而人则是世界上最活跃多变的,最难以捉摸的。不能以一时一事的表现,就断定某个人是个人才或者绝对不是个人才;而应该对他进行长期的跟踪、考核,据此,才能作出科学、公正的判断。

白居易曾在《放言五首·其三》一诗中写到:“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想当初,周公也曾被流言蜚语所攻击,人人都以为他要篡位,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周公是被冤枉的;而王莽在篡夺政权之前,为了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示人,但最后他却篡汉自立。假如周公在被证明清白之前就死了,而王莽在篡位前就死了,那么他们一生的善恶、真假又有谁能知道呢?

“识人法”的变迁:该怎么识别人才?

言过其实的马谡

所以,结论就是,如果我们要正确、科学地识别人才,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各种“识人法”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综合起来运用,对其进行长期的、动态的考核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