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善用“登门坎效应”,孩子爱写作业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善用“登门坎效应”,孩子爱写作业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善用“登门坎效应”,孩子爱写作业

有人说,教育孩子,除了陪孩子成长外,也是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懂一些心理学知识,在这场陪伴加斗争的过程中,家长可能就会取得最终胜利,孩子也能够得到健康的养育。

我深以为然。

同事家的孩子写作业特别拖拉,家里一到写作业时间,同事就开始催啊催,至少得催十几分钟孩子才可能做到桌子前。不过,就算人坐下了,作业本摊开了,却迟迟难以下笔。于是,同事又催啊催!!

这样催了又催,孩子依然磨磨蹭蹭,最后就演变为同事的歇斯底里,孩子的哇哇大哭。

每次同事都很郁闷,为什么孩子写个作业就那么难?明明就是一些抄写的作业,为什么孩子就是难以下笔?

正巧,我最近看到了一个心理学理论“登门坎效应”,我觉得可以用在这里,说不定能帮助那些因为孩子写作业而烦恼的家长们解决问题。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善用“登门坎效应”,孩子爱写作业

1、什么是“登门坎效应”?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根据“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这个实验的具体过程如下:

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善用“登门坎效应”,孩子爱写作业

同类实验: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研究者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或者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它费时费力还难以成功。但人们很乐意接受一些较小的、容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较小的、容易完成的要求后,才会慢慢接受较大的要求。

这个道理,同样出现在明代洪自城的《菜根谭》中:“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善用“登门坎效应”,孩子爱写作业

2、如何运动“登门坎效应”引诱孩子?

虽然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应该由家长去要求,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的引导作用就非常大了。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高年级依然拖拉的孩子,低年级的时候并没有养成好习惯。所以,当孩子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及时纠正是最佳时期。

使用“登门坎效应”能帮助家长培养孩子自觉写作业的习惯,也能让已经养成拖拉习惯的孩子改变习惯。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善用“登门坎效应”,孩子爱写作业

第一步:分析孩子家庭作业。

这一步很重要,家长需要明白孩子当天的作业有哪一些,难易程度如何,大概所需时间等。和孩子一起将作业按照难易程度、多少程度排列,有助于孩子清楚自己今晚的目标。

我同事在这一步就做错了,她总是要求孩子先写那些难的、题量大的,理由是孩子做完了这个,大头也就完了,剩下的就没什么问题了。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在工作中喜欢先做那些难的、程序复杂的事情,做完这个就会觉得很轻松。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一下就面对那些又多又难的卷子,会让他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拖拉不愿意下笔。

孩子的心量可比不上大人,大人觉得简单又轻松的作业,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题海。如果家长无法确定孩子作业的难易程度,干脆就让孩子自己排序、自己选择吧!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善用“登门坎效应”,孩子爱写作业

第二步,让孩子先从简单、题量少的作业开始。

“登门坎效应”认为,人们很乐意接受一些较小的、容易完成的要求,孩子也一样。所以尽量先选择那些最简单、题量最少的作业让孩子做,这样孩子一看自己能够胜任,也就不会排斥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每完成一项,就会产生深深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指引他继续挑战接下来稍微难一点的作业。

我刚开始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也总是建议孩子写卷子(我家孩子刚上一年级,每天的作业基本一样,一张数学小半页,语文是抄写音节,英语是朗读和背诵)。每天回家,我总是建议他先写卷子,理由也是卷子最难,需要我帮助读题,写完了我就可以不用盯着了。

但我也知道,必须锻炼孩子自己读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总是充斥着我的不耐烦和孩子的依赖。结果,我们带着情绪做完卷子,孩子也无法平静下来抄写拼音和读英语了。

于是,我改变策略。每天让孩子先抄写拼音,这个简单也不用我盯着;等这个做完了,再看着他写卷子,并带着孩子一起读题。做完卷子休息一会,上个厕所喝点水啥的,然后再开始英语的复习。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善用“登门坎效应”,孩子爱写作业

第三步,提前让孩子知道今天的作业总量。

虽然孩子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会一再强调今天的作业,但对于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记不住。老师一般也会在微信群里给家长说一说具体作业。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今天的作业总量,也就是需要做哪些。

同事觉得她家孩子之所以拖拉,和她总是给孩子增加作业有一定关系。因为她一旦发现孩子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间又还多的话,就喜欢给孩子多布置一些额外的作业。这一点非常不可取。

如果同事在孩子刚开始写作业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你做完学校作业后还会做一些其他作业,孩子心里有数,或许就不会使用拖拉的方法来逃避多余的作业了。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善用“登门坎效应”,孩子爱写作业

孩子也是人,把握好了孩子的心理,家长才能对症教育。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通过引导或者使用“登门坎效应”就能改变拖拉的习惯。但我个人觉得,这个心理学理论实用在刚上一年级孩子身上效果会更好。因为,一年级和二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他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高年级的时候家长就能省心了。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写作业,家长善用“登门坎效应”,孩子爱写作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