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保姆或老人帶娃,你家選啥?

帶孩子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從他出生開始,到長大成人之前,成長、教育,免不了要讓家長們為此操心。

孩子剛出生沒多久,許多寶爸寶媽們就在為是上托育,還是請老人或者保姆帶而發愁。


托育、保姆或老人帶娃,你家選啥?

愁的是什麼呢?

無非就是:上托育年齡太小啦,老人精力不夠啊,保姆帶又貴又不放心等等… …

小編聽到過太多家長吐露以上心聲了!在經過反覆查閱各種資料、查看專家訪談以及對身邊家長的實際調查,得出了以下幾點結論:

  1. 父母需要學習更科學的育兒知識;
  2. 老人與保姆帶孩子的方式非常不科學,畢竟育兒觀念有差異;
  3. 孩子3歲以前的教育將會影響ta的一生;
  4. 托育是入園前的剛需,非常重要!
托育、保姆或老人帶娃,你家選啥?

托育究竟有多重要呢?

托育專為0-3歲孩子設立。

一個合格托育機構,不僅僅是幫助家庭解決孩子的託管問題,更是會讓孩子在此得到語言、認知、大運動、精細動作、邏輯思維等智能方面的提升,並學習社會交往的常規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這些是在家中不易訓練或者不能訓練的。

所謂的“起跑線”,其實在這個階段就已經無形的畫上了。

上托育?不上托育?為何差別如此大

在托育園更能有效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

3歲前是大腦的“組裝期”,寶寶大腦的發育大致可以分成下面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胎兒3個月-產後6個月,大腦發育完成率約50%-60%;

第二階段:產後6個月-3歲,大腦發育完成率約80%-90%;

第三階段:3歲-6歲,基本達到成人水平。

托育、保姆或老人帶娃,你家選啥?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總結二十年的研究成果指出,早期童年非常重要,因為嬰兒出生後的頭幾年,每秒鐘大腦會產生700個神經元連接。

神經元連接受先天的基因和後天的環境、經歷共同影響,尤其受與成年人之間的“一來一回”親子交互影響,神經元連接構成了大腦的基本結構,是未來學習、行為、健康的基石。

所以在這個年齡段,應該給予豐富的感官刺激和良好的教育環境。

但是現在普遍的家庭育兒現狀都是父母忙於工作,沒辦法進行全面的、科學的早期教育;老人和保姆帶孩子也只能起到一個基本的“養護功能”,即便是高學歷的父母,對於“兒童教育”方面,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上托育的好處就在於此,專業的托育機構,教師都是經過專業的學習和訓練,因此能為孩子提供完善的教育方案,刺激孩子大腦的健康發育。

在托育園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幼兒自理能力發展階段:1—3歲是幼兒培養進食、排便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期。2—3歲這個階段應著重幼兒大、小便等自理能力的訓練。


托育、保姆或老人帶娃,你家選啥?

如果您認為在家帶孩子也一樣,那可是大錯特錯嘍…

如廁方面:日常生活中通常是家長不斷詢問孩子要不要大小便,孩子基本都是被動地進行大小便,不利於寶寶主動大小便習慣的養成。專業的托育老師會根據幼兒自身的發展情況,給予適當的引導,並不厭其煩地給孩子示範脫褲、提褲、洗手等自理能力;觀察幼兒大小便的敏感期,並接納兒童以自己的方式做好準備,直至發現幼兒感覺器官發育成熟,及時地進行如廁訓練。

在托育園能提高幼兒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發展階段:2—3歲是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此階段若缺乏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將導致幼兒形成膽怯、孤僻、嬌氣、依賴性強等不良性格特徵。

托育、保姆或老人帶娃,你家選啥?

在專業的托育機構,會提供適合幼兒的集體環境,讓幼兒自然而然地與其他幼兒互動,學習分享、等待、輪流、交換、延遲滿足的概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還會組織豐富的集體遊戲,增強幼兒的內心能量,並適時地引導和鼓勵幼兒敢於表達、主動交往。

托育園幫助幼兒平穩過渡到幼兒園

如果直接讓孩子去上幼兒園,不過渡的後果:適應困難,易引發“入園恐懼症”。幼兒園班級人數多,容易受到忽視,若孩子的獨立性不強,易產生膽怯等心理。從而對外界產生恐懼,形成不安全的心理陰影。

托育、保姆或老人帶娃,你家選啥?

進入托育機構幫助孩子平穩過渡的好處:適應速度快,安全感強、自理能力棒。在班級中能很快融入集體生活,孩子將會更加活潑、自信。

凡是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半年裡寶寶總是會不斷哭鬧、排斥離開家長等,我們通常認為這是孩子的分離焦慮。

而從專業角度來講,送托育機構的最佳時間是半年以上,孩子才能真正適應集體生活與獨立社交。

“人們看到的很多大齡孩子之間的差距很大,其實不是一時間造成的,很多隱形的差距在他們3歲之前就形成了。”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選擇一家適合孩子的托育機構,是對孩子更是對家庭重要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