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姜太公齊名的軍事家——司馬穰苴。他與兵聖孫武有何關係?

司馬穰(ráng)苴(jū ),生卒年不詳,姓田,名穰苴,春秋時期齊國人,是齊景公時掌管軍事的大司馬,是春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軍事理論家,更是姜太公之後一位承上啟下的著名軍事家。

司馬穰苴所在的齊國,是姜太公呂尚的封國。公元前685年-643年齊桓公在位時,國力強盛,齊桓公第一個成為中原霸主。齊桓公死後,齊國內部矛盾加劇,國力稍減,失去了霸主地位。

齊景公時(公元前547—前490年),晉國於公元前531年派軍侵入齊國的阿(今山東省西部東阿縣)、甄(今山東省甄城縣的濟陰)地區,燕國軍隊也同時乘隙攻入齊國河上(故黃河南岸地區)之地,齊國守軍屢屢敗退。軍事上的失利,使齊景公深為憂慮。為了扭轉敗局,急需選拔和任用智勇雙全的將領。

與姜太公齊名的軍事家——司馬穰苴。他與兵聖孫武有何關係?

司馬穰苴所

當時擔任相國的晏嬰,向齊景公推薦了司馬穰苴。晏嬰說:司馬穰苴是田氏田完的遠族子孫,其人很有才能,長於謀劃,且熟知兵法,“文能服眾,武能威敵”,如以他為將,必能改變目前的形勢。齊景公聽了晏嬰的介紹,立即召見司馬穰苴,請他談了有關治軍、用兵的方略和法則。

司馬穰苴向齊景公詳細講解了自己在軍事上的傑出見解,贏得了齊景公的讚賞,遂拜他為大將,命他率軍抵禦晉國和燕國的軍隊,司馬穰苴說:“我的身份一貫卑賤,你把我從鄉里中提拔起來,位在大夫們之上,士卒還不擁護,百姓還不信任,人微權輕。我想請你選派一個親近的大臣,又在全國享有威信的人做我的監軍,這樣才好!”景公答應了。

齊景公命司馬穰苴為將軍,司馬穰苴請景公派大臣為監軍。齊景公派了寵臣莊賈作為監軍,司馬穰苴與莊賈約好:“第二天正午,我們在軍營正門見面。”莊賈一向驕橫,在第二天約定見面之前,和親戚飲酒,結果閱兵時遲到,司馬穰苴依軍法,斬殺了莊賈。但莊賈在被捕時,秘密派人至宮中求救,不久,齊景公派特使來到軍營,駕車奔馳,前來向司馬穰苴傳達了景公特赦莊賈的命令,司馬穰苴回答:“將領領導軍隊時,有時可以不接受君主的命令。”(與孫武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異曲同工。)

司馬穰苴殺了莊賈后,由問軍法官:“在部隊中奔馳,該當何罪?”軍法官回答“當斬”,來使大懼,懇求饒命。司馬穰苴說:“他是君主的欽差,不可以殺他。”遂釋放了特使,但斬殺了車伕,又命令武士拆掉欽差的馬車,把馬砍死,以示三軍。 司馬穰苴執法嚴明,使軍心大震。

同時司馬穰苴對士兵的生活起居,如休息、宿營、掘井、修灶、飲食、疾病、醫藥,都親自過問和安撫,把供給將軍的全部費用和糧食,都用以搞賞士卒,自己與士卒吃一樣的伙食。司馬穰苴對士卒特別親近,於是士卒都爭著奮勇參戰。晉軍得知這個消息,就撤兵走了。燕軍得知這個消息,也回渡黃河而取消了攻齊計劃。司馬穰苴率齊軍乘勢追擊,殲滅部分敵軍,全部收復了已失去的齊國城邑和土地。

與姜太公齊名的軍事家——司馬穰苴。他與兵聖孫武有何關係?

司馬馬穰苴率兵回來,未到國都就解散軍隊,誓盟之後進入城邑。齊景公和諸大夫都到城郊迎接,舉行慰勞部隊的儀式後回到住所,隨後接見司馬穰苴,提升為掌管全國軍事的大司馬。田氏家族在齊國也日益受到尊敬。

樹大招風。以後,齊國大夫鮑氏、高子、國子之輩在齊景公那裡進讒言,陷害司馬穰苴,不久,齊景公罷了司馬穰苴的官。司馬穰苴離職後一心撰寫兵書戰策,著成《司馬穰苴兵法》,後世稱之為《司馬法》。共有150篇,到今天只有5篇:仁本、天子之義、定爵、嚴位、用眾。《司馬穰苴兵法》核心思想是治軍以“仁、義、禮、讓”為本。書中論述了統率軍隊和指揮作戰的經驗,以及指揮員應具備的條件,同時也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的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爭觀點。它是我國古代戰爭實踐經驗的理論概括,也是早期兵法理論的繼承和總結,歷來為兵家所重視。

下面介紹一下司馬穰苴和孫武的關係

司馬穰苴和孫武的本姓都是田氏,向上追溯到春秋初期,二人都是陳國陳厲公的兒子陳完的後代。司馬穰苴原來叫田穰苴,因為在齊國幫助齊景公擊退晉、燕聯軍,解除齊國的危機而被齊景公封為大司馬,所以後人稱之為司馬穰苴。

而孫武的家族是田完的後代,田完到齊國做了齊國大夫,並且在一次戰爭中立下了戰功,所以齊景公便賜給他姓氏“孫”表示嘉獎,所以孫武的家族姓氏”孫”便開始延續下去。

從姓氏和祖上追溯,孫武和司馬穰苴是叔侄關係,司馬穰苴是孫武的叔父。從個人成就上看,司馬穰苴和孫武都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武著有《孫子兵法》而司馬穰苴著有《司馬兵法》。二人的軍事才能都得到廣泛的認可。

與姜太公齊名的軍事家——司馬穰苴。他與兵聖孫武有何關係?

孫武

司馬穰苴是在晏嬰的推舉下登上歷史舞臺有所成就的,而孫武是因為避難結識了伍子胥,由伍子胥推薦給吳王闔閭,通過斬姬練兵,取得了吳王的認可,正式開始在歷史上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能。孫武和伍子胥幫助吳王闔閭將吳國強盛起來,但是在吳王闔閭去世後,吳王闔閭的兒子夫差因為不聽從孫武和伍子胥的建議,同意了越王勾踐的求和,為日後越王勾踐成就霸業埋下了隱患。稱霸後的吳王夫差日漸消沉,不再信任和聽從孫武和伍子胥。伍子胥慘死後,孫武失望之極,便悄然歸隱,編著了13篇兵法《孫子兵法》。

孫武和司馬穰苴的軍事著述和軍事理論都對後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至今還閃耀著輝煌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