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之战,五代十国结束的转折点,让周世宗兴起削平天下之心

文|弘毅说历史

在古代,能称得上战役的战争必然会影响人类的命运与历史的发展方向,即使是局部小规模战争,也会如蝴蝶的翅膀,在未来某个时间与地点扇起一场飓风,高平之战便是如此。此役关乎北汉与后周的生死存亡,更让周世宗兴起削平天下的决心,在此后伐蜀、伐南唐、伐辽,志在中国之大一统,可惜英年早逝,燕云十六州未能夺回,但以此为基业,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让百姓否极泰来,免遭战争、饥饿与杀戮。

在分裂时代触底反弹而出现一丝曙光的高平之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异彩纷呈,既有以弱胜强,将颓势转为胜势的精彩桥段,又有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的决绝气魄,整场战役展现的核心精神为勇气与智慧,有勇无谋为莽夫,有谋无勇为懦夫,有勇有谋才是真英雄。

背景

乾祐元年(948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病逝,其子刘承祐继位为隐帝。隐帝亲信小人,屠戮大臣导致国乱,乾祐三年,郭威以平三叛的威望,军心所归,被将士黄袍加身,共扶抱之,取代后汉,建立后周。显德元年(954年),郭威逝,养子柴荣(郭荣)继位,是为世宗,二月,北汉刘崇乘丧伐周,世宗亲征,此为高平之战。

高平之战,五代十国结束的转折点,让周世宗兴起削平天下之心

951年各国势力图

北汉皇帝刘崇与后周皇帝郭威的恩怨

950年,隐帝刘承佑被郭允明杀死后,群臣决定立刘知远儿子、前开封尹刘承勋为帝。但刘承勋正重病卧床不起,又改立刘赟为帝。刘赟是刘知远的侄子,被收为养子,他获悉为帝的消息后,便起程前往即位,但在在宋州被郭崇威挟持,而郭威已经抢先进入都城,逼迫太后下诏授己“监国符宝”,夺取了朝政大权,并废黜刘赟,将刘赟囚禁起来。刘崇为刘知远的弟弟,刘赟的亲父,当他听说隐帝遇害,就想出兵讨伐,随后知道立刘赟为帝,他心中甚是高兴,说道:“吾儿为帝,吾又何求”。然而,刘赟被废,刘崇遣使,想接刘赟回晋阳,没有成功。刘赟被杀当天,刘崇称帝于晋阳,仍用乾祐国号,为北汉。刘崇与郭威有杀兄弑子之仇,可谓不共戴天,听闻郭威病逝,心中大喜,趁此机会举兵进攻后周。

高平战役分两个阶段,北汉南侵与围攻晋阳。

北汉乘世宗新立,人心不稳,南下进攻

高平之战,五代十国结束的转折点,让周世宗兴起削平天下之心

显德元年二月,北汉刘崇趁郭威病逝,世宗新立,人心浮动之际,御驾亲征,不但倾国之兵,还遣使请兵于契丹。北汉军三万人,契丹武宁节度使杨衮率骑兵一万人,共四万人。大军从团柏南下直奔潞州,打算以闪电战术对后周一举歼灭。

北汉屯兵于梁候驿,后周节度使李荣安营于太平驿,派穆令均率两千士兵迎战,北汉先锋张元徽佯装不敌,令均追之,北汉伏兵突然出击,斩杀穆令均,俘获一千多人,李荣见状,逃回上党,婴城自守。

刘崇出师便取得小胜,给后周带来极大压力,周世宗郭荣准备亲自带兵御之,而诸大臣并不看好世宗亲征,委婉劝阻,“陛下新即位,山陵有日,人心易摇,不宜轻动,宜命将御之。周世宗反驳说:“崇幸我大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此必自来,朕不可不往”。

三月初三,北汉军乘胜进逼潞州,周世宗安排如下:

天雄节度使符彦卿领兵走磁州、固镇,绕到北汉军队后面突袭。令河中节度使王彦超率军在晋州东北方拦截北汉军。命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先后赶赴泽州防守。

三月十一日,郭荣自大梁出发,三月十八日,郭荣经过泽州,继续北上,夜晚,扎营州城东北。后汉帝刘崇不知道郭荣亲自迎战,采取蛙跳战术,经过潞州时,放弃不攻,而绕城南下。也于十八日夜晚,在高平之南扎营。

三月十九日,北汉军在巴公原列阵,张元徽军在左翼,杨衮军在右翼,威严整齐。此时,后周河阳节度使刘词率后军还未抵达战场,前方力量薄弱,军心惊惧,疑虑不安,只有郭荣战意高昂,命白重赞与李重进率军列阵左翼,命樊爱能、何徽率军列阵右翼,命向训、史彦超率骑兵守中央阵地,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禁军保护郭荣,郭荣骑马亲临战场督战。

高平之战,五代十国结束的转折点,让周世宗兴起削平天下之心

刘崇发现周军兵少,后悔召唤契丹助战,认为靠自己便可击溃后周,契丹将领杨衮观察后周阵地,劝诫刘崇,劲敌也,不可轻进。刘崇却翘着胡子道:“时不可失,请公误言,试观我战”,杨衮十分生气,沉默不语。当时战场刮东北风,忽然转成南风,北汉军队将逆风作战,刘崇仍然下令左翼张元徽军先行攻击,张元徽率一千骑兵杀向后周右翼,不久,后周樊爱能、何徽先行撤退,右翼瞬时崩溃,后周步兵千余人解甲降于北汉。世宗发现情势危急,带亲兵冒流失反击,禁军将领赵匡胤对同伴说:“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又对张永德说:“贼气骄,力战可破也你部下精于左手发箭,请率军加强左翼,我率军增援右翼,国家安危,在此一举。赵匡胤身先士卒,拍马冲锋,士卒死战,无不一当百,张元徽前进时,战马忽然栽倒,被后周军格杀,北汉士气受严重打击,此时南风更急,后周军顺风攻击,北汉军逆风迎战,大败,势如山崩。辽国将领杨衮畏周兵之强,不敢援救,同时愤恨刘崇的轻蔑之言,全军撤退。

傍晚,刘词率军于涧水北岸击溃北汉军一万多人,后周军追击到高平,死尸填满山谷,北汉军丢弃御物、辎重、器械、杂畜不计其数。刘崇从雕窠岭向北逃归,日夜奔跑,几乎不能支持,最后总算勉强进入晋阳。刘崇收拾残兵,修缮武器,加固城池,求救于契丹,准备迎接后周攻击。

后周军队围攻晋阳

三月二十八日周世宗乘胜进取晋阳,部署如下:

郭荣命符彦卿、郭崇威、李重进、史彦超,率步骑兵二万人,从潞州出发北伐。另命王彦超、韩通,从阴地关北上。

高平之战,五代十国结束的转折点,让周世宗兴起削平天下之心

自四月十八日至三十日,北汉所辖宪州、岚州、石洲、忻州相继请降,周世宗于五月三日到达晋阳督战。契丹数千骑兵屯驻在忻州于代州之间,流动作战,史彦超恃勇轻进,离开大部队越来越远,寡不敌众,被契丹所杀。周军久攻晋阳不克,又赶上长时间大雨,士兵疲劳生病,周世宗决定退军,令匡国节度使药元福断后,北汉出兵追击,被元福击退,可惜数十万粮草被焚烧弃之。

北汉刘崇失败原因

高平之战,规模虽小,但事关两国生死存亡。北汉刘崇亲率大军,以报国仇家恨。因后周皇位更替,致使人心浮动,且契丹精锐骑兵相助,所以刘崇对此役势在必得,进军路线沿潞州、泽州向南,不避险隘,不攻坚城池,直驱开封,企图一举拿下后周。在前期战斗时,北汉军占有优势,斩杀穆令均,击溃樊爱能,但由此产生骄敌情绪,认为周军人少,唯汉军即可克之,轻视契丹将领杨衮,使契丹骑兵不愿相助,甚至逆风迎敌,让军队处于不利局面,孙子曰: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天为气候,将为将领的智慧,法为军队组织分工管理。刘崇在天、将、法这三个战争要素中出现失误,有勇无谋,失败也是必然。

反观周世宗郭荣却有英气,面对强敌,丝毫不畏惧,力排众议,决心亲征。此时后周朝廷中羸弱老者居多,骄蹇不听命,每次遇到大敌,便不战而降,毫无坚守国家的节操,这也是五代十国积弊所致。众大臣抱此心思劝告世宗不宜轻动,宜命将御之。甚至当周世宗说:“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时,宰相冯道争辩道:“未审陛下能为唐太宗否?”可见群臣阻力之大,倘若周世宗居于大梁,不去前线督战,而北汉御驾亲征,后周军队从士气上便弱上一筹,况且樊爱能败退,更会引发连锁反应,各路军必然望风而逃,就会出现刘崇率大军围困大梁的危机局面,人心则加剧震荡,后周危矣。

从战略眼光上,周世宗有不凡之处

世宗命主力部队向潞州、泽州地区行进,以天平军从刑州向西,河中军从晋州向东,打算包围北汉军,全部歼灭。北汉军绕过潞州,向泽州逼近时,世宗在刘词部队未到达之际,毅然与敌军决战,行事果断而迅速,毫不拖泥带水。因潞泽地区为河南战略要地,泽州不守,潞州必失,此时只有拼死一战,才能把握战机。

周世宗在战场兵术运用上,亦是不凡之辈

刘崇布阵为左中右一线配置,世宗在中军之后,还有预备兵力。所以周军右翼崩溃后,预备部队赵匡胤可攻击北汉张元徽之侧翼,便可挽回颓势,转败为胜,进而攻击刘崇中军。而刘崇左翼部队被击溃后,无其他后援,无法挽回败局。

尽管高平之战后周大获全胜,但有遗憾之处

世宗命李彦崇扼守江猪岭,阻断北汉归路,但他听说樊爱能败退,便也领兵撤退,让北汉刘崇有了逃跑机会。周军围攻晋阳时日过久,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因此周世宗不得不退兵,以致粮草数十万尽数遗弃,且大将史彦超也战死在此处,损失颇大,皆因世宗轻躁冒取之心。

结语

高平之战,五代十国结束的转折点,让周世宗兴起削平天下之心

高平一战后,世宗已然有了平定天下之志,虽然未能全灭北汉,但北汉已无南下之力。世宗励精图治,先后征伐后蜀、南唐,不遗余力,后周恢复大一统之气势已经形成,南方诸国基本归附于周,大势已定。显德六年二月,周世宗转兵北伐契丹,目的收复国家北方屏障燕云十六州,连战连捷,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即将攻取幽州时,于瓦桥关患病,只好南还,大业未成身先死。宋太祖赵匡胤借后周基业,完成一统宏愿,可惜燕云十六州在宋朝几百年时间里,依旧未能收回。

高平之战,五代十国结束的转折点,让周世宗兴起削平天下之心

960年各国势力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点赞、转发、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