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說說區塊鏈和互聯網的區別

From 產品劉

區塊鏈和互聯網之間的區別:

1、網絡結構

互聯網:分佈式

區塊鏈:去中心化

互聯網的數據庫是分佈式的,什麼是分佈式數據庫呢?

分佈式數據庫系統通常使用較小的計算機系統,每臺計算機可單獨放在一個地方,每臺計算機中都可能有DBMS的一份完整拷貝副本,或者部分拷貝副本,並具有自己局部的數據庫,位於不同地點的許多計算機通過網絡互相連接,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全局的邏輯上集中、物理上分佈的大型數據庫。

為什麼會有分佈式數據庫呢?

通信開銷大:如果只有一個數據庫,並且放在北京,那麼上海的用戶就需要等待網絡從北京到上海的往返通信延遲。

性能差

:如果數據庫都放在一個地方,那麼大家都去查詢那個數據庫,數據庫的壓力就會很大。

容量差:一臺機子放不了太多的數據,升級設備又太貴。

可靠性差:如果數據庫只放在一臺機器上,如果這臺機器宕機的話,那所有的數據都會丟失。

互聯網雖然採用分佈式數據結構,每個節點儲存自己的部分數據,並且全複製分配所有數據,只不過是為了應付上面的問題,但是本質上還是屬於一箇中心化的數據結構,數據是屬於某個公司或者平臺的。

而區塊鏈是全複製分配所有數據,他通過共識機制,協調個節點更新數據,數據不屬於某個公司或平臺,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

2、傳輸內容

互聯網:信息

區塊鏈:價值

互聯網傳輸的是信息,比如我用招商信用卡在商家消費200元,然後商家把貨給我,這個只是信息上完成的交易,這個只是支付的過程,之後招商銀行是需要把錢打到賣家的賬戶上面去,這又屬於清結算的過程。這種信息的往來是及時的,但是資金的清算結算不是及時的,還要在當天或者某一個時間段才做結算。

而區塊鏈傳輸的並不是簡單的信息,而是價值。我給你的帳戶打了價值800人民幣的數字貨幣,支付和清算就同時完成,背後所有的清算和結合都綜合在這一步驟當中。

3、運營模式

互聯網:以免費方式獲取用戶數據

區塊鏈:以可增值的數字貨幣吸引用戶使用

互聯網只要通過為用戶提供免費服務,來獲取用戶的數據,從而產生一種商業模式,比如facebook就因為洩露用戶數據,被美聯邦調查。這個是絕大多數互聯網企業的盈利模式,而區塊鏈不是採用這樣的方式,區塊鏈是以數字貨幣來吸引用戶使用,這種數字貨幣具有可增值的前景,以這樣的一種模式來吸引用戶,持有數字貨幣,來擴大用戶的用戶群。

4、信任依賴

互聯網:必須信任網站的服務

區塊鏈:只需信任代碼,無需信任任何人和機構

你通過手機銀行轉賬,你必須信任手機銀行這個平臺,它說轉賬成功就成功,它說不成功就不成功。但是你用區塊鏈就不一樣了,區塊鏈的轉賬程序是寫在代碼裡面的,只要你的轉賬過程被超過50%的節點記錄下來,就是任何人都無法篡改的,就好像你因為滿足條件得到平臺積分一樣,這些都是寫在程序裡面的。

5、治理方式

互聯網:中心化,由網站擁有者決定

區塊鏈:去中心化,由整個社區共同決定

每個互聯網公司都有自己的運營人員,由他們進行中心化的運營,而區塊鏈是一套運轉體系,他是由這條鏈上的各個節點,整個社區共同去運營。

6、代碼開源

互聯網:部分開源

區塊鏈:完全開源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 其最初的目的是通過一系列公開公正、透明可信的規則,讓系統實現在無人干預和管理的情況下自主正常運行,因此大部分主流區塊鏈技術平臺皆以開源社區的形式存在。而互聯網因為存在競爭關係,代碼是部分開源的。

7、技術成熟度

互聯網:高度成熟、高性能、高容量

區塊鏈:非常早期、性能很低、容量很小

隨著各大垂直巨頭紛紛上市,互聯網已經發展到下半場,整個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了,而區塊鏈現在還處在早期,需要解決資源耗費大,傳播時間長等弊端,但是隻要這些解決了,就會像當初的互聯網發展那樣,呈現井噴式的發展。

8、運營方

互聯網:互聯網公司

區塊鏈:社區或DAO

互聯網運營依靠實體的公司,而且出現了很多行業巨頭,比如有BAT、TMD;而區塊鏈是基於分佈式自助組織,他不是一個公司,是一種非盈利性機構,由社區來進行運營,比如說比特幣,它是由比特幣社區,有開發者,有礦工,有用戶共同來對這個比特幣的技術或者共識進行維護,在以太坊上面也誕生了很多分佈式自助組織(DAO),他們通過區塊鏈進行投票和協商,來對社區進行運營和管理,對區塊鏈的系統進行升級和維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