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金訓華嗎?郭凱敏第一次上銀幕演的就是這個著名的知青

你還記得金訓華嗎?郭凱敏第一次上銀幕演的就是這個著名的知青

197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征途》講述的是1969年春,鍾衛華等上海知青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從城市來到邊遠林區松樹屯插隊落戶、守衛邊疆的故事。

你還記得金訓華嗎?郭凱敏第一次上銀幕演的就是這個著名的知青

年僅18歲的郭凱敏在片中飾演鍾衛華,而鍾衛華的人物原型則是被譽為1700萬中國知青"悲壯青春"符號的金訓華。

你還記得金訓華嗎?郭凱敏第一次上銀幕演的就是這個著名的知青

上了年紀的人大概都會唱這首名為《革命故事會》的兒歌:“小弟弟小妹妹,大家來開故事會,你講金訓華我講董存瑞,雷鋒王傑楊子榮,英雄事蹟放光輝。”

你還記得金訓華嗎?郭凱敏第一次上銀幕演的就是這個著名的知青

1969年5月,19歲的金訓華和一大批上海知識青年到黑龍江省農村插隊落戶,被分配到遜克縣遜河公社雙河大隊,8月15日下午,遜克縣山洪暴發,河水沖毀了岸邊的農田,衝跑了擺在地頭的戰備電線杆。那時,黑龍江邊正籠罩在戰爭的煙雲中,金訓華奮不顧身地跳進河水裡撈電線杆,然而無情的江水把他捲進翻滾的惡浪,再也沒有回來。

你還記得金訓華嗎?郭凱敏第一次上銀幕演的就是這個著名的知青

郭先紅(後排左二)與上海知青

消息傳到中南海,周恩來總理很難過,他指示要處理好烈士的後事,並要求派作家把金訓華的事蹟寫成小說,向全國推廣。哈爾濱市文聯駐會作家郭先紅接受了這一任務,他經過一年半的深入採訪和體驗生活,度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終於完成了48萬字的長篇小說《征途》。

你還記得金訓華嗎?郭凱敏第一次上銀幕演的就是這個著名的知青

與之前上海工人詩人仇學寶創作的敘事長詩《金訓華之歌》相比,《征途》增加很多虛構的內容,以眾多人物形象、豐富曲折的故事情節和浪漫主義色彩,而為當時的青年讀者所激賞,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印數達60餘萬冊,與張抗抗的《分界線》一道躋身文革十年20大原創暢銷長篇小說之列。

你還記得金訓華嗎?郭凱敏第一次上銀幕演的就是這個著名的知青

為把《征途》搬上銀幕,上影廠臨時從幹校調回了一批老演員,其中包括張伐、秦怡、張翼、馮奇、于飛、江山等。

你還記得金訓華嗎?郭凱敏第一次上銀幕演的就是這個著名的知青

扮演知青的年輕演員是從本廠創辦的演員培訓班中挑選的。當時,陳沖、張瑜、王偉平等都在這個培訓班,但最終入選的只有郭凱敏、王素紅、趙新等。

你還記得金訓華嗎?郭凱敏第一次上銀幕演的就是這個著名的知青

金訓華搶救電線杆的事蹟在片中被改編成鍾衛華衝入火海,保護紅松林。鍾衛華並沒有犧牲,他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最終揪出了潛伏的階級敵人張山,活捉了蘇修特務"馬熊",這個角色是由於飛飾演的。

你還記得金訓華嗎?郭凱敏第一次上銀幕演的就是這個著名的知青

影片先在黑龍江伊春上甘嶺林業局下屬的向陽農場拍攝外景,隨後回到上海拍內景。于飛的女兒、作家俞蓓芳回憶說:“記得郭凱敏最早一部電影叫《征途》,那時他還是光明中學的高中生,他手握衝鋒槍,警惕地注視著前方,而我父親扮演的蘇修特務正身披狗熊皮,愚蠢地企圖越過國境線來中國竊取我國先進的科技情報。攝影棚中漫天下著尿素,而郭凱敏毫不猶豫地扣響扳機,我父親應聲倒下。正在攝影棚玩耍的年幼的我,一看狗熊倒地,不顧一切地衝上前去,大叫爹爹,那條片子就此作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