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权?细数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

冉闵在正规的史料中属于昙花一现的存在。他的出名和封神完全是因为现代网络民族主义对他进行“再解读”的结果。至于这个“再解读”是怎么回事,让我们细细分析下。

虚构的背景下,想象的英雄

在某些人心里,冉闵杀胡的【意图】十分高尚。因为,当时的北方汉人已经快被石赵杀得灭种了。冉闵因为【民族大义】,选择对羯胡【种族灭绝】,成功地挽救了北方汉族。

稍微智力正常点或者阅读过最基本史料的人都知道这言论有多荒谬。首先,冉闵杀得是羯胡,而不是全部的胡人。再次汉人并非一些人想象中的待宰羔羊。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权?细数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


【羯胡曾是匈奴别部,学术界的大部分人认为他们是中亚人和北亚人的混血】

东汉刘秀利用豪强们的支持成功复国。因此,东汉对地方土豪的政策十分温柔,无论是土地兼并还是蓄养私兵都被朝廷允许。结果就是大量自耕农在破产后,变卖土地变成豪强们的佃农。强大的豪强甚至有数万部曲(私兵),连一州的刺史都要对他们礼让三分。之前祖逖北伐,依靠的不是后方的东晋朝廷,而是北方的坞堡主们。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权?细数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


秦汉时期的汉人还是很尚武的

石赵对他们的政策是极尽拉拢,哪怕他们是汉人。毕竟相对种族矛盾,利益才是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一群有着坚固堡垒和数以十万计士兵的强势人物,石赵只要脑子好使就绝不会胡乱得罪。在南北朝时期,这些豪强所掌控的人口比例极高,且多数为汉人。有他们在,北方汉人谈何灭绝?

好了先把最大的一个槽点——汉人会被羯胡杀灭绝给证伪。我们再看第二个槽点:冉闵是否将羯胡杀灭绝了?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权?细数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


羯胡长期属于匈奴别部,学术界对其种族并无定论

很不幸,别说一般的羯胡,其王室赵家都没死光。在冉魏大杀山西羯胡时,石虎之子在襄国登基称帝与冉魏对抗。并不存在【杀胡令】颁布后,羯胡灭绝不见史料的情况。只能说羯胡之后,作为一个【共同体】实力大损,只能向其他部族屈膝,再不复往日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主流学界并没有对羯胡做出详细的定义,甚至连他们算不算一个独立种族都有争议。像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你可以看到非常像汉人的东亚面孔,也能见到和维吾尔人差不多的白人脸。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权?细数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


甚至有说法,羯胡只是古人对【杂胡】的一种称呼。比如赫赫有名的安禄山就被人称为【羯】。史书中关于安史之乱的起点就是“安、史二凶羯,相继乱于范阳。”安史之乱距离【杀胡令】,已有400年,安禄山本人的血统也算可靠,就是突厥人与粟特人的后裔。说他是【杂胡】,显然十分贴切。而一些史书将其称之为【羯】,显然从侧面证实了羯有杂胡的意思。换句话说,冉闵杀死的并非名叫羯胡的【种族】,而是忠实拥护赵家的【部众】。

这么一分析,你还能看到有民族大义在里面吗?

冉闵的真正目的

现在我们知道冉闵杀得不是一个特定的种族,而是【山西境内坚决拥护石赵的胡人部族】。他的目的也不是拯救北方的汉族,因为汉族有足够自保的能力不可能灭绝。那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其实史书已经透露出他的根本目的——弄权。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权?细数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


不少人认为冉闵是一个赤胆忠心且毫无心机的人。许多人也冲着冉闵的战绩,将他当成了古典版岳飞。可惜,看冉闵发家的历史,他的人设显然和想象中的莽夫形象大相径庭。

许多人并不知道,冉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叫做【石闵】。他父亲曾经是乞活军陈午的部下,投降石赵后,儿子冉闵被收为养子培育。这个时候的冉闵还是一个幼儿,因此他的成长轨迹中最重要的人便是石虎。

石虎虽然凶暴,但对冉闵却没有藏私。之后冉闵跟随石虎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武勋,便是石虎对其栽培的最佳证明。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权?细数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


石虎死后,其子石世即位。同年五月,石遵得到冉闵支持发动政变推翻石世。即位后,冉闵任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又打败起兵讨伐石遵的沛王石冲。

石遵本承诺让冉闵成为太子,作为其支持自己的回报。可他事后又反悔,改立石衍为皇储,引发冉闵不满。石遵便决定密谋杀死冉闵,却不料遭到兄长石鉴告密,被冉闵先下手杀死。冉闵事后将石鉴立为皇帝,作为他告密的回报。

之后羯族将领孙伏都秘密集结三千多羯族士兵企图杀冉闵,故带随三十个甲士前往劫持皇帝石鉴,并向其宣称李农等人要造反。于是孙伏都攻打冉闵和李农,结果突袭失效,未能成功,只得退回皇宫。(有人认为他们得到了石鉴的支持,但当时石鉴已被绑架。所谓支持无疑也是权宜之计)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权?细数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


南北朝前期的混乱程度之高今人恐怕难以想象,很多作风绵延至隋唐

石鉴乘机骑马去向冉闵和李农宣称孙伏都要造反,于是冉闵纵兵直入,血洗宫禁,屠杀孙伏都连同党羽数千。接下来重头戏来了,冉闵干了什么?他将石鉴囚禁起来,关在御龙观用吊绳供给食物。虽然石鉴有污点,但两次相助也是实打实的,更何况名义上他依旧是冉闵的君主。可冉闵并没有遵从君臣本分,从这点就能看出他绝非那种迂腐之人。

冉闵这种行为已经是典型的反叛了。羯胡作为赵家的铁杆部众自然不干。冉闵也看出这点,所谓“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这才有了赫赫有名的【杀胡令】,一口气杀死二十万羯胡,将皇帝石鉴最大的支持力量,也是最后的希望彻底斩断,这才是冉闵真正的目的。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权?细数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


石鉴被关了起来,但暂时没有被废除,因为他依旧是皇帝,依旧是几十万羯胡的单于

冉闵之后的行为也证实他和【民族大义】沾不上边。在【杀胡令】同年十一月,冉闵以其子为大单于,收拢一千名投降的胡人为其部下,冉魏光禄大夫韦进谏,请求诛杀驱逐投降的胡人,以及取消单于的称号,但被冉闵杀死全家。

投降的胡人或许可以算作兵源,但【单于】的称号是标准的草原特色。冉闵然【单于】称号都不愿意去除,还为此杀了一个汉人大臣的全家。谁再敢说他【一生为了汉人】,直接用这段史料怼他吧。

结语

【杀胡令】本质只是为了杀死不服从【冉闵个人】的反对派,这才是历史的真相。冉闵的自小被石虎养大,虽然说了许多蔑视胡人的言辞,但那只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已。纵观他的一生,行为像一个草原首领远胜于一个汉人。早年跟随石虎攻打东晋的行为,更是让他断了最强的外援。只能说【再解读】的力量真强大,竟然能把一个弄权行为解释出那么多含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