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工業70年極簡史

中國紡織工業70年極簡史

1953年,正在棉紡廠工作的女工

時代週報特約記者 陶亦謙

1972年,剛滿21歲的張藝謀就進入陝西咸陽第八棉紡織廠,作為當年的回城知青,能在“國棉八廠”做普通的操車工都已經讓他非常滿足。1977年下半年,北京電影學院恢復考試,專門給“國棉八廠”一個名額,當時廠裡決定讓他去,才有了後來的張藝謀和他的電影。

紡織工業,關係中國數以億計人口的穿衣戴帽問題,自然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傳統產業之一。在1949年之後,紡織工業全部收歸國有,能進入“國棉×廠”成為紡織工人是當時人們豔羨的事情,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都是如此。

這一段時期紡織業的地位可謂是如日中天,行業內也出了不少人物:西北國棉一廠的女工吳桂賢;僅讀過四年小學的郝建秀,憑藉著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摸索,探索出以她名字命名的“郝建秀工作法”,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後來在“文革”後還成為了紡織工業部部長;上海國棉十七廠紡織女工黃寶妹,曾經八次受到過毛澤東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著名導演謝晉還曾以她的事蹟為原型拍攝電影《黃寶妹》。那時,沒有任何一個其他行業,能像紡織行業那樣叱吒風雲。

70年來,中國的紡織工業經歷了從單純的織布,到為國外企業代加工,再到全產業鏈完備過程,實現了產能與技術上的高速飛躍。新中國的紡織工業經歷了世界經濟史罕見的高速發展,如今,紡織工業或許沒有當年的影響力,但是,紡織工業製造能力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成為紡織品的“世界工廠”,不僅自給自足,還遠銷世界各地,為國家換取數量可觀的外匯。

50年代艱難復甦

儘管中國的手工紡織業有著十分悠久的輝煌歷史,但是效率較高的機器紡織工業在晚清時才開始出現。鴉片戰爭後隨著物美價廉的洋布大量銷入,無論傳統的手工紡織業也好,還是剛剛興起的還未形成體系的機械紡織工業也好,都受到極大的衝擊。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全國的機械紡織工業僅剩下58個廠,其中勉強能開工的僅剩下一半。這些工廠的設備簡陋,工藝落後,即便如此,紡織所需要的設備和原料也不能自給,仍然依賴從國外進口。此時的紡織工業,可謂是百廢待興。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人口在全球佔比22%,而此時中國紡織工業的棉紡錠在全球佔比僅為5%,棉紗年產量在全球佔比僅為7.8%。為解決人民的穿衣問題,國家迫切需要大規模建設紡織工業。可是,當時幾乎沒有外匯儲備來進口國外設備,機械生產部也無暇顧及輕工業。

於是,時任紡織工業部部長錢之光提出了一項沿用至今的重大戰略:“紡織系統自己發展紡織機械製造業,自己造紡織機器。”此項戰略的結果之一就是:那些為紡織機械配套專用的馬達、軸承和儀器儀表都由紡織系統自己生產和配套,紡織工業部因此在當時也被譽為半個機械部。

新中國的紡織工業部先後把上海、天津、瀋陽等地的原有紡織零配件修配廠,按照原本的專業特長改造成不同的紡織設備製造廠,生產不同的機器,通過組織全國上下的協作,形成成套供應的能力,奠定了我國自己發展紡織工業的基礎。

培養紡織專業人才的工作也隨之迅速展開,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高等院校專業調整中,把江蘇、上海等地高等紡織院校合併組成了專業設置較為齊備的華東紡織工學院。從而比較快地適應了新建北京、西安、鄭州、石家莊、邯鄲等紡織工業基地建設的需求。

時隔10多年,即到了20世紀的60年代初,通過學習國際上的先進技術以及中國自己的科研和技術革新成果,紡織工業設備又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升級換代,使設備生產效率接近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前後兩代設備,還用於中國對亞洲、非洲友好國家的經濟援助,獲得了國際上廣泛的讚譽。

60年代人造纖維顛覆紡織工業

儘管工業設備與相關技術不斷改善,但紡織工業一直存在著原料供應不足的問題。當時的紡織原料基本都全靠農業供應,包括棉花、羊毛和黃麻等。但不論是種植棉花或者畜牧養羊都會佔用大量的耕地資源,而當時由於各種原因,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破壞,全國上下的糧食儲備也出現了問題,導致紡織原料短缺更加嚴重。如果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即提高棉花等經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則需要良種技術、化肥、農藥等化工產業的支撐,而當年這些支撐的條件都比較差,導致棉花生產長期上不去。為了解決人民的穿衣問題,紡織工業部決定探索一條新的道路。

紡織工業部經過很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向中央提出了實行“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並舉”的方針。根據當時的工業技術與科研實力,部黨組決定把起始的重點放在人造纖維上。我們知道化學纖維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目前大家已經熟悉的滌綸、腈綸等純化學合成的合成纖維;另一種叫人造纖維,即纖維素纖維,這種纖維經過化學處理後變成可紡織用的纖維,所以叫做人造纖維。

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我們缺乏發達的化學工業,也不具備發展合成纖維的條件,只能從人造纖維入手。當時發展人造纖維的原料主要是木材,並且不是所有木材都能用,只能用一種在大興安嶺北坡生長的白松。人造纖維的設備要求很高,其中難度最大的是計量泵和噴絲板,當時國內的技術達不到,只能進口昂貴的設備;噴絲板要求也很高,必須耐鹼液腐蝕,需要用很寶貴的白金做材料。

通過5年的不懈奮鬥,我國首批自主設計建設的人造纖維工廠全部建成,人造纖維的產能達到了每年5萬餘噸。

1965年紡織工業部又開始新建上海第二化纖廠和湖北化纖廠等強力人造纖維簾子布工程,為汽車工業提供所需紡織材料。湖北化纖廠採用了新一代國產成套技術設備,生產的人造纖維強力簾子線的性能達到了當時的國際標準,使我國人造纖維工業的建設水平實現了新的跨越。

70年代合成纖維產業升級之路

20世紀60年代我國還曾引進過一種叫做維尼綸的合成纖維。但維尼綸用作紡織原料生命週期很短,因其本身的性能不是太好,穿在身上不舒服,不挺括。剛開始時市場還能接受,漸漸地人們就不太歡迎這種原料做出來的紡織品了。儘管維尼綸在衣服面料市場上逐漸褪去身影,但合成纖維生產原料的易獲取性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國家進一步發展合成纖維工業主要受到了三方面因素影響:一者是人造纖維主要使用木材為原料,但適用的木材資源十分緊缺,發展人造纖維再次受到原材料的制約;再者是大慶油田的產量已經上來了。1972年原油產量達到4567萬噸,石油化工產業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也可以為開發以石油為原料的合成化纖提供資源;第三則是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與國際上的交往增多。特別是尼克松訪華後,西方發達國家都相繼同中國建立邦交,同中國進行經濟貿易層面上的合作的興趣空前高漲。國內外的政治、經濟氣候都有利於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這就促成了1970年代初我國計劃在3―5年內從美國、聯邦德國、法國、日本、荷蘭、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大規模引進價值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的計劃,也被稱為“43方案”。

國家首先提出的就是名為“四大化纖”的工程建設。“四大化纖”的建設目標是:

1. 上海石油化工總廠採用以原油為原料、乙烯合成為中心的工藝路線,引進日本的技術設備,建設生產滌綸、腈綸、維綸和高壓聚乙烯樹脂的石油化工化纖一體化企業。

2. 遼陽石油化纖總廠採用以石腦油為原料、芳烴提取為中心的工藝路線,引進法、德、意、日等國的技術設備,建設生產錦綸、滌綸和原料樹脂的大型工廠。

3. 四川維尼綸廠採用以天然氣為原料,乙炔、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製備為中心的工藝路線,引進法國和日本的技術設備,建設生產維綸和原料樹脂的大型工廠。

4. 天津石油化纖廠採用以石腦油為原料、對二甲苯製備為中心的工藝路線,引進日本和德國的技術設備,建設生產聚酯切片和滌綸短纖維的大型工廠。

1978年春。在錢之光支持下,剛剛重新組建的紡織工業部又提出:到20世紀末,要建設10個大化纖廠,以解決長期以來紡織品“生產趕不上需要,原料供應趕不上生產”的矛盾,解決好全國人民的穿衣需要。國務院批准了這個報告,並由國家計委逐項落實。新建三個“大化纖”:上海石化總廠二期工程,江蘇儀徵化纖廠,河南平頂山綿綸簾子布廠。10個化纖項目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建成,由此奠定了中國化纖製造業的雄厚基礎,為中國社會衣被問題的大解決創造了原料前提。

至此,中國人民“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日子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都一去不復返了。

從紡織大國到紡織強國

中國化纖製造業從零起步,逐步發展到1980年的45萬噸,2000年的695萬噸,2015年的4832噸。化纖在中國紡織工業“纖維加工量”中的比重,到2010年已達70%。2015年中國紡織工業"纖維加工量"5300萬噸中,化纖的比重更已高達85%。紡織原料的充足供應為紡織工業的快速發展與成長打下了基礎。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紡織業開始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這促使一直受到配額限制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大受益,紡織工業釋放出口能量,三年內出口增長83%,2004年達到974億美元。各類產品熱銷海內外的中國也得到“世界工廠”的稱號,然而這個稱號中卻也有另一重意味,即中國的紡織業主要憑藉著較低的勞動力成本扮演著國外企業的代工廠的角色。

中國紡織工業70年極簡史

儘管中國不論是原料產量還是服裝產量上都是當之無愧的紡織大國。然而,我國紡織工業仍處於全球紡織產業鏈的低端,附加值不高,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國際紡織品服裝市場需求萎縮,給行業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同時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也使我國紡織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給不少企業敲響了警鐘。如何從實現紡織大國到紡織強國的跨越,是中國紡織業面臨的另一難題。

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的 “新時代”,紡織行業也正在由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科技產業、時尚產業、先進製造產業轉變。創新驅動的科技和文化引領的時尚是紡織產業新的前進方向。

在科技方面,我國紡織行業的科技優秀成果不僅數量可觀,而且創新水平不斷提高,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原始創新,從單一產品、工藝技術創新到集成創新,體現出行業科技進步的顯著成效。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共有20多項成果獲國家級科學技術獎。中國紡織行業世界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應用的絕對數量為全球第一,信息化與機械化融合水平位居全球第一,勞動生產率平均水平為全球第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以來,我們的紡織業幾乎從無到有,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行業絕大多數指標已接近甚至領先於世界先進水平,“紡織強國”目標已基本實現。

24小時內刪除

聲明:轉載此文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更正、刪除,謝謝。

對於本期話題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轉發、收藏、評論、點贊,走過路過不要忘了關注 ,不關注一個,不許走~

領取福利:

第一步、關注 。

第二步、私信回覆加群,邀請您加入500個紡織群,群內海量求購供應信息讓您1分鐘找到客戶。

更多精彩文章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