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觀察丨波士頓諮詢:兩個輪子驅動上海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

 編者按: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以來,上海持續加大開放力度,不斷升級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改革,整座城市在擁抱進博、共享未來的新機遇中備受矚目。為此,東方網東方智庫聯合上海國際智庫交流中心特邀波士頓諮詢、普華永道等國際一流智庫的合夥人,從各自角度暢談他們眼中的上海這一年的新變化和新機遇。


進博觀察丨波士頓諮詢:兩個輪子驅動上海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


2018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大型展會,短短一週內吸引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3600家企業參會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在上海聚集,洽談採購,商討合作,成果豐碩。以一年計,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達578.3億美元,超過2018年上海全年進出口總額的10%。

作為進博會的舉辦地,上海在歷史上一直就承擔著中國對外開放領頭羊的角色,領跑全國進出口貿易與外商投資。進博會成功舉辦,再次向全球展示了上海作為中國“面向世界的窗口”的實力與地位,在全球經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大環境下,向世界顯示了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信心與決心。

進博會讓上海在對外開放上邁上了新的臺階,以上海為平臺的跨境產業與資本合作在過去的一年間持續升溫,上海的營商環境也逐步向國際水準優化。進博會推動下,市政府制定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實施計劃,明確優化改革目標與任務,取得顯著進步。2019年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上海多項重要指標顯著提升。尤其在“跨境貿易”領域,率先實施單一窗口申報,持續改善邊境合規時間與費用,貨物申報時間從1天縮短至半小時、船舶申報由2天縮減到2小時,全球排名提升9名。

展望未來,我們相信,進博會將進一步平衡和擴大上海乃至中國的多元貿易,使上海成為未來的全球貿易要素集散中心,鞏固上海在貿易、航運物流等領域的國際地位。但同時,上海也需要在現有成績與優勢下,從投資和貿易導入的發展思維向人才吸引的新思維升級,進一步在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創新氛圍上發力,最大化提升對全球一流人才吸引力。

全球領先城市的競爭正在經歷本質轉變。未來,領先城市的競爭將不再侷限於貿易與投資的競爭,更將是對於全球頂尖人才的競爭。過去10年,全球外商投資佔固定資產比重下滑10%,但領先國家與城市的高技術人才導入增加了70%。頂尖人才最為集中的地區,如倫敦、紐約、東京、新加坡、巴黎等,正是創新競爭力最強的地區。

我們非常高興地注意到,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領先城市正積極通過政策突破、營商環境優化、城市功能提升等實質舉措,提升對全球人才與產業資源的吸引力。作為獨具魅力的“東方之珠”,上海在吸引頂尖人才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就。國內一線城市綜合宜居指數排名中,上海名列前茅。上海是我國對國際人才吸引力最高、高端國際人才規模最大的城市。這些國際人才為上海經濟發展和國際化氛圍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們相信,全球一流的創新營商環境和人才吸引力,將成為上海實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發展願景的“雙引擎”。

作者:周園(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特聘專家、波士頓諮詢董事總經理、全球合夥人)

朱暉(波士頓諮詢董事總經理,全球合夥人)

盧峰(波士頓諮詢項目經理)

策劃:朱琪、周師迅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