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大起义虽失败,但摧毁了士族地主势力,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

广明元年秋,黄巢率军60万从容地从采石渡江,再渡淮水,进入河南,直向东都洛阳挺进。十一月,起义军攻破洛阳,兵指潼关。十二月,皇帝逃奔成都,黄巢率大军进入长安,居民夹道聚观。大将尚让向居民宣告:

“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黄巢进入长安后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任命尚让为宰相,诗人皮日休为翰林学士,派遣朱温驻守同州,拱卫长安。又规定唐朝官吏三品以上者停职,四品以下者留任。

黄巢大起义虽失败,但摧毁了士族地主势力,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

农民政权在长安的正式建立,标志着起义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起义军长期以来只是流动作战没有建设根据地的计划,这种流寇主义使黄巢义军仅在长安呆了不到二年半的光景。流动作战在-定时期之内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它使义军处于主动地位,可是义军在进军长安途中,仍是得地不守,甚至连东都洛阳也轻易放弃,结果进入长安后,外地重新被唐王朝和藩镇占据,长安变成一座孤城。此时,起义军又株守一地,不向四周发展,以致所控制的地区仅限于长安附近。

黄巢大起义虽失败,但摧毁了士族地主势力,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

起义军对生产及运输也无所筹划,几十万大军云集长安,没有兵饷,米价涨到每斗3万文。超过平常米价几百倍。起义军也不乘胜向四川方面追击彻底消灭唐朝中央政府,使之得以喘息。唐僖宗则在四川命令各藩镇攻击起义军。从前各藩镇同唐朝中央有矛盾,不听从唐朝中央的约束;现在各藩镇为了对付起义军,则纷纷接受唐僖宗的命令,从四面包围长安。

黄巢大起义虽失败,但摧毁了士族地主势力,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

唐僖宗又请来沙陀族李克用凶悍善战的骑兵队。起义军四面受敌,在这关键时刻,中和二年,镇守同州的朱温又投降唐朝,从内部瓦解了起义军的战斗力。由此种种原因,到中和三年,黄巢只得退出长安,经兰田东走河南。在河南,黄巢又犯了一个战略错误,领兵攻打陈州300天,失掉了及时向有利地区转移的机会,唐王朝却赢得了集中兵力的时间。

黄巢大起义虽失败,但摧毁了士族地主势力,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

结果黄巢未能攻下陈州,反在中牟县被李克用击败,损失惨重。黄巢败走山东时部众丧亡殆尽,终于在泰山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境)自刎而死,时在中和四年夏。至此,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失败了。黄巢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彻底摧毁了士族地主势力,改变了上地高度集中占有的局面。诗人韦庄在《秦妇吟》里说,“黄巢进入长安后,一时“天街踏尽公卿骨”

黄巢大起义虽失败,但摧毁了士族地主势力,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

就是说,许多来不及逃走的大官僚贵族,都被起义军镇压了。士族地主势力以及门阀制度、门阀观念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的衰微,是黄巢起义的结果,也是唐末农民起义的伟大功绩。这次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起义军从几千人发展到几十万人,横扫大半个中国,占领了唐王朝的统治中心长安,这给唐王朝的打击是致命的。黄巢起义失败后,唐王朝已名存实亡,表面上存在了23年,实际上只是空名,全然不能管领藩镇,政令不出长安。

黄巢大起义虽失败,但摧毁了士族地主势力,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

最后,唐皇被宣武节度使朱温所制。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昭宗李晔,自立为帝,国号梁,唐朝灭亡。这次起义中农民领袖官号的称谓,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均平思想,如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黄巢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均平思想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产物,表明了农民阶级对土地高度集中和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极度不满。均平思想对封建社会中被压迫阶级的影响极大,宋代农民起义就明确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