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網:創新推進供給側改革 構建西昌特色養老服務體系

10月28日,中國改革網刊發《創新推進供給側改革 構建西昌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全文如下:

四川西昌市圍繞打造“國際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和“中國長壽之鄉”戰略目標,以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構建具有西昌特色的養老服務業發展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為保障民眾老有所養,黨和政府正付出堅實努力。

西昌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州關於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要求,圍繞打造“國際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和“中國長壽之鄉”戰略目標,立足資源條件優勢和發展潛力,以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政策引導、築底強基、資源整合、佈局優化等方式補齊短板,鼓勵創新提質增效,強化環境質量監管,加快構建具有西昌特色的養老服務業發展體系,切實增強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精準施策全面構建康養政策體系
中國改革網:創新推進供給側改革 構建西昌特色養老服務體系

統籌謀劃城鄉養老服務設施發展佈局。記者瞭解到,該市出臺了《西昌市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實現全市康養床位達到2000個以上,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數佔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不超過50%,護理型床位佔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不低於30%。

據悉,截止2018年底,建成西昌市陽光康養中心、西昌市農村中心敬老院等公辦養老機構3個,實現康養床位450個;建成西昌邛海國際老年公寓、西昌邛海康旅小鎮等民辦養老服務機構7個,實現康養床位1680個。

建立養老機構服務評估制度和監督評價體系。從法規、制度層面對西昌市養老服務的市場準入、人才隊伍、服務水平、衛生條件和設施標準的方面進行規範和監管,確保各類養老機構有序發展,使養老服務業成為促進西昌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構建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建設制度。通過減低放寬准入條件、精簡審批環節、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等方式,鼓勵多元主體力量參與老齡事業和產業的積極性,加快推進養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多渠道籌集養老服務業發展資金,鼓勵引導涉老企業發展壯大。

夯基固本持續改善老年宜居環境
中國改革網:創新推進供給側改革 構建西昌特色養老服務體系

營造生態、宜居、安全、便利的康養環境。充分利用西昌“七度”陽光康養資源優勢(即溫度、溼度、海拔高度、潔淨度、氧生度、優產度、民族文化熱度),依託西昌豐富的陽光、湖泊、森林、溫泉、溼地等生態康養資源,大力發展陽光養生、森林養生、溫泉養生、運動養生等康養業態,同時加強對養老服務設施的安全隱患排查和監管,依託廣場、綠地等公共設施,建設城市綠道、自行車騎行專用道、山地徒步道等適合老年人體育健身的場地設施,支持景區和體育場所向老年人免費或優惠開放。

加快推進適老設施上檔升級。嚴格執行無障礙設施建設相關標準,確保新建公共設施和涉老設施無障礙率保持100%,同時支持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無障礙設施建設和適老化改造。

大力營造尊老愛老敬老社會風氣。“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生活氛圍。”西昌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敬老月”和敬老愛老評選表彰等活動正在西昌市廣泛開展。

跨界融合

持續健全老年醫養配套體系
中國改革網:創新推進供給側改革 構建西昌特色養老服務體系

加強對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和健身活動的有效指導。鄉(鎮)衛生院、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老年人家庭醫療契約服務關係,開展上門診視、健康體檢、保健諮詢等服務,為65歲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

加快醫養深度融合。醫療衛生機構設置綠色通道,支持養老機構開辦老年病院、康復院、醫務室等醫療衛生機構,深入開展醫養結合試點,完善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建立養老機構和醫院間雙向轉診綠色通道。

發展老年醫療與康復護理服務。加強醫療機構的老年病科建設,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鼓勵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工作志願者為老年人開展義診,並將符合條件的內設醫療機構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範圍,參保人員在醫保定點養老機構發生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醫療費用,可使用社會保障卡結算,推進醫保異地就醫即時結算。

均衡發展積極探索農村為老服務模式
中國改革網:創新推進供給側改革 構建西昌特色養老服務體系

開展農村(社區)“1+N”互助養老試點工作。統籌整合農村基層老年協會、日間照料中心、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等涉老資源,拓展養老服務功能,建立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的農村養老服務供給體系。截止2018年底,建成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9個,村級老年活動中心72個。

放寬專項用地政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內部成員新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經依法批准可以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涉及使用農用地的,允許辦理只轉不徵的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改善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充分利用農村閒置的學校、村(社區)“兩委”用房等資源,建設託老所、老年活動站等自助式、互助式養老服務設施。同時,加強農村敬老院建設和改造,把農村中心敬老院建成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將具備條件的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為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加快構建具有西昌特色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