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三珍海味”響譽天南海北

響水“三珍海味”響譽天南海北

蓮藕毛豆西蘭花 海參縊蟶斑節蝦

響水“三珍海味”響譽天南海北

地處黃海之濱的響水縣,依託廣袤灘塗、土地和海淡水豐富的資源、區位優勢,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扶持、技術支撐和信息共享等綜合措施,認真踐行“兩海兩綠”發展路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致力培育和發展特色高效農業。一批以西蘭花、淺水藕、毛豆等為主的農副產品和海參、縊蟶、斑節蝦等為主的海珍品產業突飛猛進,“六大”農(海)產品響譽大江南北、飄洋過海,有力促進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發展。

響水縣的土壤十分適合淺水藕種植,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響水縣就素有“中國淺水藕之鄉”之美譽。近年來,響水縣淺水藕產業發展一直方興未艾,響水縣連萬家蓮藕專業合作社被中國旅遊協會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分會評選為省級四星級企業。“連萬家”牌蓮藕早在2015年就通過了國家有機食品認證,種植面積達到了上萬畝,還套養龍蝦、魚蟹等水產品,合作社還採用“企業+基地+農民”運作模式,帶動周邊小尖、運河、黃圩等鄉鎮近萬人就業,平均每戶增收5000元左右。響水蓮藕和系列農產品遠銷大江南北,飄洋過海遠銷美國、歐盟、日本及港澳臺地區。

近年來,響水西蘭花產業發展迅猛,已擁有江蘇規模最大的西蘭花生產基地,全縣西蘭花、毛豆種植面積近20萬畝,一躍成為全國西蘭花生產第一縣,並獲“中國西蘭花之鄉”稱號。響水縣通過“特色產業+科研院所”的合作機制,做到每個特色產業都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姻,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響水與省農科院合作成立江蘇首家西蘭花產業研究院。2018年10月“響水西蘭花”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公佈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西蘭花成為響水縣富民的第一大主導產業。

響水西蘭花可以春季、秋季或大棚種植一年兩到三茬,毛豆、西蘭花,西瓜、西蘭花輪作大大提高種植效益。經過幾年的探索,該縣對地產毛豆、西蘭花從種植、採摘、清洗、除雜到入庫保鮮、運輸銷售,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產品遠銷大江南北,還出口到日本,以及歐美等地。

響水“三珍海味”響譽天南海北

響水縣除了大力發展蓮藕、毛豆、西蘭花“三珍”農產品之外, 響水縣還充分利用擁有的240萬畝沿海灘塗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海水產品,擴大響水海水產品品牌,提質增效。隨著國家“退鹽轉養”,響水縣三圩鹽場、頭罾鹽場、灌東鹽場將大面積鹽池進行改造,投入資金進行農綜開發,對水源、電力、交通等設施進行配套,吸引本地和外地能人和養殖大戶前來投資興業。目前,響水引進南通、浙江、山東等地客商在響水發展海參和縊蟶、斑節蝦養殖。響水縣與國家、省市科研院所進行對接,開展掛縣強漁活動,聘請漁業、水產專家定期來響水為養殖戶傳經送寶,技術指導,業務培訓,大大增強客戶在響水投資養殖信心,養殖模式和品種也不斷創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大大提升。響水還實行蝦貝生態共養模式,對蝦類和貝類塘口按一定比例進行高標準改造,對蝦塘內的尾水進循環利用,貝類吸收蝦塘內尾水帶過來的餌料,既起到淨化水質,又節約生產成本,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目前,響水海參養殖面積10000畝左右,畝均效益達萬元;斑節蝦、紅文蛤共養;斑節蝦、縊蟶共養面積達10萬畝以上,年均產值10億元左右,響水縣正進一步做大做強特色海水產品品牌,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斑節蝦、縊蟶養殖規模第一縣。

(張茂華)

響水“三珍海味”響譽天南海北

響水“三珍海味”響譽天南海北

響水“三珍海味”響譽天南海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