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如果不承认《马关条约》,迁都再战结果会怎样?

“不过如果能上下同心,对外宣示迁都再战的决心,不仅能内振民心,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对日谈判中的筹码,其码不会像李鸿章谈得那么艰难。

可惜,当时的清政府,连唬一下人的勇气也没有了。”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李鸿章去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声誉跌入最低点,全国上下一片骂声。

公道地说,李鸿章这顿骂挨得一点都不冤。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如果不承认《马关条约》,迁都再战结果会怎样?

当时的大清上下已离心离德,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各省疆吏自行其是,以图自保,此战主要的作战力量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和淮军,有西方观察家将这场战争称作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

而反观日本,当时已经是一个现代国家,无论国家体制还是军队机制,都能高效运作,并且上下团结一致,不像大清国一盘散沙。

与这样一个国家开战,中国确实胜算不大。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如果不承认《马关条约》,迁都再战结果会怎样?

但在甲午战争中,清军败得这么快,这么惨,李鸿章却是难辞其咎。

首先,李鸿章对自己的外交斡旋能力过于自信,忽视了军事上的准备工作

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外交斡旋与军事斗争准备同等重要,二者互为依托,两手都要硬,这是常识。

在战前李鸿章还玩他那老一套“以夷制夷”,刚开始寄希望于俄国,当希望破灭后又转向英美,结果都不能有效地对日本施加影响。

而当外交努力失败后,军事上也几乎毫无准备。

如果李鸿章在进行外交努力的同时,整饬下北洋水师的军纪,严格检查、补充下舰炮的弹药(这些都是不难做到的),不至于败得那么快、那么惨。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如果不承认《马关条约》,迁都再战结果会怎样?

据说开战后,有的铁甲舰上大口径火炮每门仅配备三发炮弹。

其次,李鸿章对北洋水师内部自上到下的腐化和陋习,负有主要责任

李鸿章本身就素无廉名,他又视北洋水师和淮军为私家军队,用人只看重与其关系亲疏及是否效忠自己,而不重视品行及能力。

手下将领贪渎成风,当时主持北洋军械局的就是李鸿章的外甥张士珩,战后被人参奏盗卖军火,贪污数十万两,并且他盗卖的军火,大部分又辗转落到日本手中。

表面强大的北洋水师,船体锃亮,军官制服整齐,而其内部早已腐朽不堪,根本无法与日本一战,李鸿章也是心知肚明的。

这也许是他一直“主和”,不愿开战,老想依赖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吧。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如果不承认《马关条约》,迁都再战结果会怎样?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在日本签订了近代史上著名的《马关条约》。

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国内的反应非常激烈,两江总督张之洞强烈反对清政府认可这个条约,很多人指责李鸿章卖国自保。

数百名聚集在北京应试的举子几次联名上书朝廷,请求皇帝废除这个条约,迁都内地,誓与日本战斗到底。

清政府最终在日本的持续压力下,于1895年5月8日交换了《马关条约》的批准书。

如果当时清政府迁都再战,结果会怎样呢?

从军事角度来讲,这样做已没多大意义了,最精锐的北洋水师被打残,完全失去了制海权。

陆上几乎也已无可战之兵,这从几年后,十几万清军连几万八国联军都挡不住就能看得出来。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如果不承认《马关条约》,迁都再战结果会怎样?

不过如果能上下同心,对外宣示迁都再战的决心,不仅能内振民心,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对日谈判中的筹码,其码不会像李鸿章谈得那么艰难。

谈就谈,不谈再打嘛,其实当时日本也不愿意深入内地与中国作战,毕竟国力有限。

可惜,当时的清政府,连唬一下人的勇气也没有了。

李鸿章在日本两手空空,一点筹码都没有,若不是被刺伤这一偶发事件,让日本觉得不好意思,那结果肯定还要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