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買大米時,你想到“區塊鏈”沒?

在沃爾瑪超市食品區,一袋五常大米的包裝袋上,新增了二維碼,用微信掃一掃,便能顯示信息。首先是基礎的產品信息,如規格、生產商、保質期等;然後便是溯源信息,包括原料接收時間、原料檢驗報告、產品出廠報告、發貨時間、收貨時間等全流程,以及產地和整個物流線路信息。


超市買大米時,你想到“區塊鏈”沒?


二維碼藏著區塊鏈一掃就知商品的“前世今生”

用二維碼傳遞信息並不稀罕,難的是如何讓這些信息“保真”,區塊鏈便有了用武之地。

什麼是區塊鏈?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區塊鏈基於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分佈式節點的共識機制讓上面的數據可追溯、防篡改。這些特徵與實體行業結合,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沒有區塊鏈的時候,對食品的追蹤要依賴某個中介機構或者公司來收集信息,如電商平臺。這種中心化的數據收集方式,理論上存在數據被修改的可能。而區塊鏈上,數據在產生的當下,就由產生者自己即時上傳各種倉庫物流信息,且信息不能被篡改。”作為沃爾瑪可追溯平臺技術支持方之一的負責人馮藝凱說。

除了供應鏈,如今區塊鏈的應用範圍還覆蓋了金融服務、徵信、社會公益、電子政務、醫療健康等多個行業。

區塊鏈可以幫助進行醫療數據的存儲、管理和共享。不同醫療機構保存了大量居民的健康數據、藥品來源信息、電子保單等敏感信息。但一直以來存在數據共享和傳輸難題,導致醫療機構對用戶健康醫療數據的利用較差。除了數據格式不統一等問題,居民更多擔心,醫療數據打通“聯網”後,自己的隱私問題怎麼保證?數據交給誰保管?誰有調取權限?

目前已經有公司通過區塊鏈技術保存醫療數據,“居民去看病的時候,可以將醫療記錄中部分數據,授權給醫生。未授權的數據部分,在別人看來就是一團亂碼。”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理事長郭宇航說。如此一來,數據不被某個醫院或者第三方機構保存,患者的個人隱私有了保證。

區塊鏈應用前景廣大大規模落地仍有距離

“鏈”上的數據不容易被篡改,但是“鏈上”“鏈下”卻不一定完全能對應。以商品外包裝上的二維碼為例,二維碼本身很容易被複制,即使使用了區塊鏈技術,但以二維碼為載體,則也並不能盡然保證是正品。

“在供應鏈管理,特別是溯源、物流等領域,鏈上與鏈下信息的對應和綁定,以及鏈上信息的快速檢索都是需要突破的點。未來區塊鏈與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應用是發展趨勢。”業內人士介紹。“區塊鏈並不必然消滅造假,也無法替代嚴格的監管。但隨著區塊鏈的推廣應用,能夠不斷提高造假成本。”郭宇航說。

在數據隱私和共享方面,業內人士提出,區塊鏈底層技術仍待進一步完善。“區塊鏈上的信息是加密過的,用戶授權後相關方才能破解數字背後真正的含義。但仍有可能存在漏洞,技術風險不能忽視。”區塊鏈專家肖詩源說。

此外,在電子政務、醫療、金融等行業的數據方面,還需要先解決數據格式和數據傳輸的問題。

“技術先進性,並不代表商業模式的可行性。隨著區塊鏈有更多項目實際落地,整個產業進入了一個應用加速的週期,相關探索也會愈加成熟。”郭宇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