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都說糧食價格上漲了,為什麼農民不賺錢?

宗元三農堂


關於都說糧食漲價了,農民為什麼還不賺錢呢?不管下邊糧食價格漲價到多高,就是下邊每市斤漲一塊錢,農民還是賺不到錢,因為農民不瞭解世界各國和我國的糧食生產國情是什麼。

糧食價格的一直穩定不漲,就是漲一點也是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速上漲的,糧食價格的上漲完全也是水漲船高的情況下糧食漲價的,農民的錢包收入會鼓不起來嗎?

糧食價格的穩定,是一個國家各行各業穩定發展的壓艙石,也是一個國家政治,民心,民情,民意穩定的槓桿作用,完全撐握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中,絕對不會使國內的糧食價格大起大落。

因為民依食為天,只有人們的生活穩定了,國家的建設才能夠穩定發展和建設,人們才能夠安居樂業。

但是農民種地生產糧食價格一直低迷不漲,使農民種地生產糧食無有收入,也直接影響到了農民的生活安全大問題,在農民長時間種地生產糧食無有收入的情況,農民確實無法承受家庭建設和生活方面的壓力,只有拋荒不種出外打工掙錢,維持家庭建設和生活開支。這無疑給國家糧食安全生產和市場供應造成嚴重後果。

所以我認為農民也不要盼著糧食漲價,國家為了保證糧食安全生產和市場供應,只有加大對種地的農民生活補助和農業生產補貼,把農民種地生產糧食的價格也納入到國家經濟分配的大蛋糕中,讓農民生活上有了保障,收入上有了穩定,我國的糧食安全生產和供應才有保證,農民種地生產糧食,也不會天天盼望著糧食漲價,才能夠安心種地生產糧食,農民種地生產糧食本身自己的生活保障都保證不了,農民會去安心生產糧食嗎?所以農民朋友們,只有盼望著國家的好富民政策,才是農民真正盼望過上好生活的希望和目的。





純正農家蜂蜜


糧食價格雖然上漲了,從原來的1.5元/斤上漲到(1.8元一一2.0)元/斤,按現在我們這邊的畝產產量1000斤,就是1800元-----2000元,現在我給大家算一下我們這邊種一畝地所需要的成本,首先犁地整地150元/畝,秧盆30元/畝,複合肥1包200元,鉀肥半包80元,農藥200元左右,稻穀種150元左右,請1人插秧150元/天,中期抽水灌溉50元/畝,收割機收割200元/畝,最後運回家曬到可以入倉。稻穀從育秧到收割入倉大約需要5個月時間,成本一共1210元,剩下的790元就是農民田間忙5個月的收入,每月138元,從以上的成本與收入可以看出農民種稻谷不得什麼錢。所以希望大家以後不要浪費糧食,因為粒粒皆辛苦


奚勝190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提要:糧價不斷上漲,農民收入並未增加!問題出在哪裡?

科學興農之前曾經看到過一份有關近十年物價統計的材料,其中關於糧食的上漲幅度大致在1.5-2倍之間的樣子,比如說玉米從十年前的5.5元每斤漲到了如今的0.95元每斤,漲幅不可謂不大。不過從農民角度來說,並未賺到什麼錢,當然這裡並不是指農民的淨收益增加,而是賺到手的錢不經花,購買力不足!雖說十年之間,糧價已經有了2倍幅度的漲幅,可是換算到農民這邊所增加的收入,同物價上漲的速度看,就顯得沒有賺錢了。

對於農民來說花更少的錢,購買到更多的東西,才是他們最為希望看到的,對於自己能夠產的糧食來說,也希望能儘可能的賣出高價。然而事實上來說,在物價的不斷上漲中,農民反而被“玩了”,因為在大家自覺感受到錢包日益鼓起來的同時,錢的購買力卻下降了許多。比如說房子十年前縣城房價還不到一千,如今已經五千靠上了。而對於大城市的房價來說,上漲速度更是驚人。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大家可能還忽略了一個因素,就是並非所有的糧價都在上漲,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豆,十年前的大豆價位也基本上達到了1.8元每斤的樣子,可是如今再看,大豆價位卻已經下滑到了1.7元每斤,可以說這是唯一一個價位在下滑的農作物了。

農民辛辛苦苦種植一年的糧食,甚至不如外出打工人員幾個月的收入高,這也不免讓農民產生了種糧不賺錢的想法,而且這還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雖說制約農民收益增長的因素之一有農資成本的不斷上漲,但是種地畢竟還是賺錢的,在他們看到同村的人員外出打工短短時間就賺了大錢之後,這樣的落差感也就讓他們自覺種糧不賺錢了。

種糧能不能賺錢?確實能,但是絕非走當前小農經濟的路線,而且參照國際局勢來說,未來我國糧價甚至還有進一步下滑的風險,即便是上漲,也定然會滯後於國際糧價的上漲速度,因為當前我國的糧食價位普遍比國際糧價高一些,而大豆價位的下滑也正是我國大豆全面國際化滯後的必然結果。因此在未來糧食效益還會進一步的降低,在畝效益下滑的情況下,規模性生產,獲得規模化經濟效益也就成為了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而農民種糧不賺錢的情況還會進一步持續,這是我國國情所決定的,不會說短期內就得到改變,糧食作為國民生活的必需品,價位的穩定則是體現國家穩定的一個標誌,比如說今年水稻託市收購價位維持了不變,小麥託市價位進一步的下調,這也決定了我國的糧價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因此這種農民種糧不賺錢的效應還將會在未來持續下去。


科學興農


種田大戶和戶有區別,大戶都有了機械設備,勞動都來越少了,收割、插秧,灌溉抽水機一個口子灌水,治蟲大面積噴灑,各方面成本都低,一家一戶忙時要請人,機械又要租用,他的成本比較高,所以農出的出路要機械化,要辦農場,農民就有保障,現在農民自由,幾畝田有的不種寧可荒蕪,外面錢好賺,比如今年裝一根8m長的落水管要800元管子等幾十元錢成本,其它工夫來去不要去算它最多來去3個小時,也就算他半天,實際化費只要一個小時,現在外地有的人就是瞎討價,你要幹那就這個價,也不要還價,蓋個瓦上千元以上一天時間,有的東西要給他說實,否則幹好了很多人說不清楚敲詐,這個事已經碰到好幾起了,這種不良現象在,有的人還會都種這個破田嗎!這個社會你會討價外行人多,就有人會讓他幹。這個社會現象很嚴重,主要是有錢會接受,他們算不了什麼,那老百姓也就沒辦法了,這幾年就不能動用人工,因為工資實在太貴了!!!



用戶1054355145656


雖然說網絡上,言論自由,各抒已見,但我覺得也應該講點含正能量的東西。網絡上總有喊糧價低的,當然中國之大,各地情況不一,象我們內蒙古中部地區,剛打下來的玉米每市斤玖角叄分錢農民還不賣呢,穀子是主糧現在每市斤售價貳元伍角錢,大家都知道收購價這樣等過了幾個環節,買糧吃的一斤小米的多少錢,別忘了中國十四億人口,可不都是種地的。

我認為現在網絡上天天喊,土地沒人種,糧食價格低的不一定是農民。象我們這個地區純種糧食戶日子過得也挺紅火。處面停著各種農機具,私家車,卡里有存款不也挺好嗎!


正眼觀世界a


雖然糧價上漲了一些,但有些農民仍說不掙錢。究其原因,是種地太少所至。

南方很多地方人多地少,每家才幾畝地。有網友算過細帳,每小畝地扣去成本,收益是700元左右,按每家五小畝地計算,總共收益才3500元。因為基數太少,漲不漲價,顯示不了增加多少收益。

而在我們吉林延邊琿春市的農村,收益猶大大可觀了。因為我們這邊農村,每家都種兩三垧地,摺合南方小畝30至45畝,旱田每畝純收益500元左右,水田每畝純收益1000元左右。除了化肥種子必須購買的以外,基本不用人工,全部機械化,而農業機械化都是自家的農機,不用僱工。這樣一算賬,每戶純收益都在2萬元至3萬元之間,糧食稍一漲價,效果立刻顯現。

我們村的農民,除每年在田裡勞動兩個月外,其餘時間都打打工,搞副業,每年還收入2萬元左右,去年人均純收入1.3萬元。家家新房子,大多數人家有小汽車,開小車下地幹活已屬平常,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

所以種地掙不掙錢,糧食漲不漲價,關鍵是你種地多少,是否機械化,而農機又是自己家的,不用僱人,減少了成本,有一定規模,效益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琿春徐飛768


實事求是講,最近幾年農民種地收入比較緩慢,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種地不怎麼掙錢了,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農民感覺種地不賺錢了呢?分析來看,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



一、糧食價格總體穩定,不同糧食品種漲跌不一,對農民增收作用有限。目前看,只有玉米價格比去年有所上漲,6月20日全國玉米價格1995元/噸,兵臨2000元大關城下,但是目前東北也好、華北也好、黃淮地區也好,農民手中已經基本沒有玉米了,80%以上的玉米都集中在2018年10月-2019年3月這個低價期間,東北農民出售玉米毛糧多數以0.63-0.78元這個區間,目前東北0.86-0.93元的價格,農民根本就沒有糧了。下面是近期玉米價格:



而水稻價格連續兩年下調,累計下調0.25元,目前託市收購價格只有1.20-1.30元/斤;大豆價格也比2018年有所下調,由原來的每斤1.80元左右回落到1.65元-1.70元一線;最後說說小麥,小麥價格連續下調,目前已經回調到1.12-1.16元/斤。從糧食價格調整和市場表現看,只有玉米略漲而農民卻沒有趕上高價,另外的小麥、水稻、大豆三種作物價格悉數下調,以至於農民的收入不升反降。



二、生產資料、人工費、機械費用等生產投入有所上漲,影響農民種植收入。首先是土地租金上漲,以本地為例,前幾年6000元一垧地,現在已經漲到7500元一垧;其次是化肥、種子、農藥等生產資料,因為環保因素,一些小企業被關停,工廠的治理汙染的環保成本增長,再加上部分原材料漲價,導致化肥、農藥同步上漲。第三就是人工費用、機械整地、播種和收穫費用有所增長,比如收割小麥,前幾年只有50元一畝,而今年很多地方已經漲到了80元一畝。這些生產成本的增長,導致了農民種地收入的下降。



三、農民種地賺錢不高,除了上述兩個原因外,還存在一些土地經營面積較小,比如有的省份1口人分的承包田只有幾分點,或者1、2畝地,全家也就3、5畝地,種哪種糧食作物也賺不了幾個錢,還有就是一些如陝西、山東等革命老區,以山地為主,土地瘠薄,產量較低,也是農民種地不賺錢的一個重要原因。

綜合來看,導致目前農民種植糧食賺錢不多的原因,和糧價有一定關係,但是和生產成本,生產規模、土地肥沃程度等方面有著必然聯繫,不知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歡迎大家廣泛發表意見!


三農廣訊


地處華北中北部的農村,常規大田作物是小麥,玉米。因此無權評議南方水稻產區農業收益狀況。

小麥,玉米的行情眾人皆知,穩的不能再穩了,只是穩了低價位,穩的讓農人看不到一點兒希望。

慶幸的是,玉米價格略微抬了一下頭,誰知道是市場經濟的哪個環節鬆了一下調控,居然躍過o.9元/斤,給農產品漲點兒錢怎麼這麼費勁啊!也不知道農民作錯了什麼而傷了市場的心。

而小麥卻一直在1.1元/斤左右徘徊,今年夏收又白盼了。

大家和我一塊掐著手指算一算收益吧。

去掉最高產,再去掉一個最低產置,8oO斤/畝,可以了嗎?

880元,去除種孑,基肥,耕播,澆水四次,二次施噴農藥,收割機,最多餘下了二百元上下。也許這就是去秋至今夏田間勞作的工錢。

如果你乾旱欠收不足80o斤,二百元的工錢沒你的份兒,只有負收入了。

這就是真實的鏡頭,不信請你走近小麥收購點,傾聽農人反響。

二三百元不是也掙錢了嗎?是!但沒給自己付工錢。

如果把自己定位於一個低的不能再低的人,每天勞作至少也值50元吧,如此推算,是掙了,還是賠了。

答案自己清楚,世人明瞭,

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少種點兒吧,或者.....。

有人說,農民其實不累,不是每天都長在地裡,從種到收全是機械化。

機械化只是減少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而已,但無關農民的收益。

農民不苦不累嗎?

你見過秋種冬小麥整地,打埂,撒肥的場面嗎?你見過冬灌時的瑟瑟發抖的老農嗎?你見過37度高溫下追趕收割機的人群嗎?大旱之年,冒著中署的危險,玉米秀穗揚花之際,穿行於青紗帳,臉被葉齒拉破了,汗水,血水往下流。....

然而,這一切只苦在身上,苦在心上的是見不到辛苦創造的效益。

除去掙不到多少錢,農民還有許多苦衷。農業離不開生產資料,而生產資料的價格農民無權控制,是市場定價嗎?如果是市場的正常運作,那麼,為什麼生產資料一漲再漲,那麼任意,而農產品價格卻低的可憐呢?

處在生產資料和農產品中間的農民,就是一條生產線,就是一臺無權的機械。因為農民無權評議,無權控制生產資料的價格,也無權去爭取農產品的合理價格。

不是嗎?

一斤糧食換不來一瓶礦泉水是農民做錯了什麼嗎?

試想,在這樣的前提下,即便略微漲一點兒糧價,辛苦還能掙到多少錢?

另人疑惑,另人費解!





微風細雨潤柳


任何一個對目前我國農村地區以及糧食行情有比較深入瞭解的人都應該知道,目前我國的糧食價格並沒有上漲,但是農民朋友不賺錢,確實一個不容爭議的事實。這也是為何最近這些年有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丟下鐮刀和鋤頭,而選擇背起行囊進城打工的最主要原因。對於很多種地多年的人而言,自家耕地新新苦苦一年所帶來的淨收入還不如外出打工一個月,這樣的落差令他們倍感失望和傷心。



實話實說,鍾情三農並不認同我國糧食價格上漲這個說法,在2019年,除了玉米的市場價格會比去年同期出現一定程度的走高以外,稻穀,小麥,大豆都有比較大繼續下降的風險和可能。

其次,如今的農民朋友種地不賺錢也成為了一種很奇怪的常態,什麼時候農民朋友通過種地賺到了錢,反而成了特例,成了稀罕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主要還是有兩點原因,

第一,我國農村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太少,無法通過擴大糧食種植規模來整體提高種植收益和收入。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我國中東部很多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一畝,以這樣的情況,即便是畝產收益幾千元,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也是無濟於事的,相較於外出務工所帶來的高收益來說,這是非常不具備性價比優勢的。

第二,由於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地少人多,而且土地分佈分散,包括人工以及農藥,農機等基本支出過多,導致農業種植過程中成本太高。以2019年剛剛結束的夏收為例,在河南,山東,安徽等很多地區,小麥確實豐收,畝產1000斤以上不成問題,但是,由於這些地區種植成本過高,所以最終的畝產淨收益可能只有不到500元。



今年,我國的稻穀,小麥和大豆這三大糧食作物品種其現貨價格表現都不會好於去年,通俗一點來說,其價格更多的時候會和去年相比,處於穩定並小幅走低的情況。

我不知道所謂的糧食價格上漲了,這個說法是誰告訴你的,因為從我國目前的糧食市場行情來看並不是這樣。如果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對比一下,2018年和2019年同期的小麥市場價格,可以明顯的看得出來,在同等品質的情況下,2019年新麥市場價格要整體比去年低一兩分錢每斤。

作為農村出身的孩子,而且現在常年在我國主要的三農媒體工作,對於糧食價格和我國農民目前所處的現狀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在此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2019年我國大多數糧食品種的價格並沒有出現上漲,在四大糧食作物中,唯一出現價格好轉和行情回暖的品種就是玉米,而如稻穀,小麥,大豆這樣的主要糧食作物,在今年的市場價格表現都不會特別令人滿意,雖然不會出現大幅度的降價,但肯定不會出現明顯的價格上漲。


鍾情三農


最近幾年的糧食價格總體穩定,既沒有大幅度的增長,也沒有大幅度的下跌,農民種糧在豐產的年份基本上可以保本。從很多年開始,很多村裡的人為了能夠獲得更高的收入,大多都選擇背井離鄉的去外地打工,這幾年外出打工的人口有增多的趨向。人口外流的根本原因在於種地沒有辦法滿足人們對於生活的需求,保本種植並不能吸引很多人留下來,打工成了擺在人們面前相對比較經濟划算的路。在筆者看來,想要更多的人留在農村,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糧食的收購價格,讓更多的人願意留在家鄉故土,願意以種地為生。大量的人口外流會導致“三留守”問題日益嚴重,鄉村空心化問題繼續加重,提高糧食價格對改善農民生活狀況有著重要意義。


接下來我們回到題目中來,糧食價格上調,農民卻沒有感覺到賺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來看一下種糧食的投入和產出。一是土地。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土地,這種投入可以忽略不計,由於人口外流導致撂荒的土地也不在少數。二是肥料和農藥。這裡指的是在土地種植的時候需要投入的農資產品,近幾年農資產品的價格在不斷的增長,尤其像化肥這種產品。三是人工成本。在種糧食過程中需要的人力成本,包括前期的施肥、中期的土地管理、後期的收穫,受到大量人口去城市打工的影響,農村的青壯年成本日益減少,這就導致種地的人工成本也在不斷增長。綜合以上三點,我們就可以看到隨著機械化生產的不斷髮展,人們種地的成本在不斷的增長。


在我們瞭解完種地需要的成本以後,我們再來看一下糧食漲價需要的條件。一是供需關係。當糧食的整體供需關係供小於求的時候,糧食價格才有可能會上漲。二是託市收購價格或者是臨儲拍賣價格。這是調節糧食價格的一種手段,利用託市收購價格或者是臨儲拍賣來調節現有的價格。三是進口糧食價格的影響。國內的糧食不僅要面對國內的競爭,而且要面對國外的競爭,價格也會受到進口糧食價格影響。四是養殖業的發展情況。部分糧食有一部分可能會被收購當成飼料,這也就意味著養殖業的發展情況也會對糧食價格構成影響。以上四點就是可能會影響到糧食價格的因素,看完之後你就會發現,農民能夠控制的因素少之又少,在糧食價格上農民是非常被動的。


現有的糧食價格雖然有小幅度的上調,但是面對諸多的不利因素以及種植成本的不斷增長,農民實際上在豐產的情況下也賺不到多少錢。今年的小麥雖然豐產了,但是其託市收購價格已經連續兩年下調了,這也就意味著小麥在豐產的情況下,也很有可能收入不是很高。在整個糧食產業中,農民是屬於相對比較底層的群體,真正能夠賺到錢的是中小貿易商以及經銷商,農民大多都屬於保底種植。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相信糧食的價格會越來越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