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電動車是中國企業的獨有市場!需求終究被壓制不住

年度行業盛會——南京展落幕!

關於此次盛會,早在之前就有媒體爆料稱:這是新國標落地實施以來的首屆超大型展會,是一次很好的招商機會!但電動車價格會依然打得很慘烈!

低速電動車是中國企業的獨有市場!需求終究被壓制不住

從實際情況分析:

1、消費者觀望情緒太重

2、電輕摩政策不明朗,商家顧慮大

3、兩端擠壓嚴重,二、三線品牌全力反擊

對於此次南京展,就參展企業看點而言,呈現出明星站臺、新能源領銜、技術交流、摩企出擊等眾多高招,充分滿足了全球經銷商對南京展會的期待。

低速電動車是中國企業的獨有市場!需求終究被壓制不住

為了生存,鞏固市場,以“大魚吃小魚”全力反擊的現象,成為當下二、三線品牌突破的重要途徑。但在此,大家或許會發現:低速電動車是中國企業的獨有市場!需求仍被壓制不住!

對於低速電動車,很明顯如沒有專項的車型目錄不能上牌,而且生產不規範,質量良萎不齊,安全係數低,剎車性能與汽車相比相差一大截,但為什麼大家還要繼續購買呢?

因為現在買低速電動車的人很多,不只是老年人,還有年輕人。

低速電動車是中國企業的獨有市場!需求終究被壓制不住

在9月中旬,在南京舉辦的“2019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 ”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也提出:找準市場需求,給低速電動車發展機會。這一觀點引發行業熱議,讓久不為人關注的低速電動車重新進入人們視野。

低速電動車是中國企業的獨有市場!需求終究被壓制不住

通過分析發現,以2-3 萬元起步的低速電動車幾乎是中國企業的獨有市場,跨國企業不會來競爭。

據統計,當前電動汽車企業300多家,預估產能已超過2000萬輛,而2019年1-8月電動汽車銷量不足80萬輛,按此推算產能利用率不足10%,大量生產資源浪費。

低速電動車是中國企業的獨有市場!需求終究被壓制不住

另一方面,低速電動車受到政策的打壓,產能大幅度下降。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政策限制低速車產能,頭部企業向高速電動車升級,中部企業迷茫不前,下層企業逐步退出,新玩家鮮有進入,確實契合了“升級一批,規範一批,淘汰一批”的政策導向。但政策壓制的是產能,卻仍沒壓制住市場的需求。

低速電動車是中國企業的獨有市場!需求終究被壓制不住

汽車對於高收入家庭而言,就是為了出門方便。但對於小城市或者農村的消費者而言,他們對低速電動車可謂青睞有加。因為低速電動車外表看上去與汽車沒什麼不一樣,能遮風避雨,特別是在天冷的時候,還能低擋風寒,說白了就是實用。

低速電動車是中國企業的獨有市場!需求終究被壓制不住

於此,為何有那麼多低速電動車在市場中能夠被接受,一是價格適中,二是許多消費者有“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要想解決這樣的需求,我們最終要做的是保證產品正規、合規,才能正常上路、正常使用。如果說全面禁行,或者讓這種車全部消失,似乎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低速電動車是中國企業的獨有市場!需求終究被壓制不住

結合中國實情,對於低速電動車,需求終究被壓制不住!

讓低速電動車融入交通法規體系,健康有序地存在,加強駕駛者的交通法規教育,發放駕駛證,或將才是最為合理的科學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