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是“窮養”還是“富養”?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請放寬心,讓孩子看到你的汗水,懂得你的不易。 請放開手,讓孩子嘗試吃苦,學會付出,懂得感恩。很多父母扛起了生活的所有苦和累,傾盡所有把最好的都給孩子,自己省吃儉用沒關係,孩子卻不能被別人比了下去。“再苦不能苦孩子”,幾乎成為現在父母育兒的金科玉律。哪怕自己的家庭承擔不起,也要牟足勁爭當“印鈔機”:

明明不是富二代,卻把孩子寵成了富二代:明明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卻讓孩子名牌加身;明明月薪只有三四千,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上貴族學校。畸形的“富養教育”誤導了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在物質上對孩子無條件滿足,就是富養。

可超越自身經濟條件的富養,只會害了孩子!

孩子究竟是“窮養”還是“富養”?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家庭:孩子活得光鮮亮麗,父母苦得節衣縮食。這樣真的能養出一個好孩子?在孩子的教育中,越不讓孩子知道生活的辛苦,孩子越不懂感恩,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兒童普遍存在的理所當然的心理,是親子教育和家庭的瘟疫。父母終有一天會老去,有心無力的那一天,富養換來的可能不是孩子的感恩和理解,而是踢打、怒罵甚至毒殺。

原以為富養出來的孩子能成為社會精英,沒想到卻養成了白眼狼。

孩子究竟是“窮養”還是“富養”?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南京師範大學儷波教授說:我們指責全民富二代的行為失當,但其實我們父母都是富二代的踐行者。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孩子不經苦難是不能成材的。有見識的父母,懂得讓孩子正確吃苦。

讓孩子吃苦,並不是讓他飽受風雨,而是要讓他看到生活的艱辛和不易,這樣孩子才更有擔當。很多父母想為孩子擋住了所有生活的風浪,杜絕時間的一切苦和惡。但孩子終要獨立面對這個世界,一切的悽風苦雨都要他自己承受。現在不讓孩子吃苦,總有一天他要吃社會的苦。

現在不讓孩子吃苦,總有一天他要吃社會的苦。沒有生下來就不懂感恩的孩子,孩子的品行都映射著父母的教育方式。

孩子究竟是“窮養”還是“富養”?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你給孩子的教育,決定著他以後的眼界和格局。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言語雖短卻富含哲理。

1.物質方面節制,精神方面富養

很多父母以為對孩子的物質需求來者不拒,孩子長大後就能眼界開闊或者幸福快樂。無節制的孩子,以為所有的得到都是理所應當,一旦他的需求和慾望沒有及時得到滿足,必然會通過極端的手段來達到目的。想要孩子能獲得長久的幸福,父母就需要引導孩子對自己的慾望有所節制。物質上的節制並非父母吝嗇,精神上的富養才是幸福的基石。

2.讓孩子幫忙做家務。

讓孩子做家務,不僅能鍛鍊身體,也能讓他們明白父母為了家做出的努力和不易。曾國藩這樣說: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的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孩子不能只享受成果,也要懂得分擔家庭的重擔。孩子是家庭的一分子,讓他們成為家庭的小主人,參與家務吧。

3. 增強孩子的感恩意識。

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這樣寫:“不知感恩的孩子,比毒蛇的利齒更讓人痛徹心扉。”只有被愛和感恩滋養的孩子,內心才會被滋生愛和感恩的種子。父母不能總是以“愛”的名義幫孩子抵禦一切風雨,這樣的付出只會養出“白眼狼”。

孩子究竟是“窮養”還是“富養”?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請放寬心,讓孩子看到你的汗水,懂得你的不易。請放開手,讓孩子嘗試吃苦,學會付出,懂得感恩。教育裡,窮養也好,富養也罷,都是為了養出一個內心豐盈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