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的爱将,美国士兵信赖的大兵将军,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布莱德雷,出身寒门,却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二战”盟军最伟大的陆军指挥官之一。他性情温和、爱护部下,颇具儒将之风;他举重若轻,胸有丘壑,是盟军各国将领间的忠实调和者;他是艾森豪威尔值得信赖的助手,在二战中美国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也是士兵们心中的“大哥哥”,是无数美国士兵情感和精神的寄托。

一、从农民家庭到西点军校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生于1893年美国密苏里州中部的普通农民家中。布莱德雷祖上是英裔移民,18世纪中叶移居美国。他的祖父曾当过兵,参加了美国南北战争,虽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吹嘘的战功,却也为年幼的布莱德雷留下了一些“英雄事迹”。

布莱德雷的父亲是祖父的长子,也是最有出息的一个儿子。他身体强壮,善于打猎,因为枪法很好加入了军队,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士兵,并娶了一位教师作为妻子。也许是自身经历的原因,布莱德雷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重视布莱德雷的体能训练和知识学习。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布莱德雷的枪法练习得很准。有一次年幼的布莱德雷和表兄一起玩耍时让他的表兄将鸡蛋抛向空中,然后他用气枪一举击破,虽然这一举动让他的表兄颇受惊吓,但也不难看出布莱德雷优秀的枪技。

艾森豪威尔的爱将,美国士兵信赖的大兵将军,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布莱德雷在父亲的悉心爱护下生活了15年。1908年初的一个冬日,这位慈父死于肺炎。父亲的去世给布莱德雷的心灵带来很大打击的同时还有经济压力。为父亲治疗肺病花费了大量金钱,使得这个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债台高筑。在父亲去世月余之后,布莱德雷的母亲为了生计决定举家迁往莫利雷镇,成为了一名职业裁缝。

现在家里的情况已经不允许布莱德雷“安稳度日”了。好在年轻的布莱德雷在失去父亲的沉重打击中很快清醒了过来,他一边上高中,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卖报挣钱帮助母亲分担压力。上帝为我们关上门的同时显然会为我们留下一扇窗。布莱德雷在这一时期虽然过得凄苦,但是却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他高中老师的女儿玛丽。

布莱德雷与玛丽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家庭条件的差距使早熟的布莱德雷一再羞于表白,这导致两人的关系一直处于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布莱德雷考上西点军校。

西点军校对于布莱德雷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布莱德雷高中毕业后一开始决定通过打工攒钱去大学深造,成为一名律师。他在锅炉车间做一份修理蒸汽机的工作,每周工作6天,一个月挣40美元。布莱德雷做这份工作做了两年,两年之后他的母亲再婚,他再无后顾之忧,开始着手他的大学梦。

“西点军校”这个名字是一个大学招生老师向布莱德雷提起的。这位大学招生老师向布莱德雷介绍到西点军校不用交学费,这一点让布莱德雷很是心动。

艾森豪威尔的爱将,美国士兵信赖的大兵将军,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虽然主意已定,但是吃到免费的蛋糕并不容易。想进入西点军校,需要通过州议员的提名,然后再参加考试,且名额只有一个。布莱德雷内心忐忑地向州议员威廉·M·拉克写信,表达了自己想考取西点军校的愿望。不久之后,布莱德雷收到了回信,结果另人失望。

也许是在天堂的父亲保佑,也许是命中注定,原本已无回旋余地的事情出现了转机。原本密苏里州保送的人未能经过全部的体育测试,这为布莱德雷赢得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参加西点军校军事入学考试的共有12个人,布莱德雷在人群中时而紧张,时而兴奋。他知道,他除了自己以外一无所有。考试一共4天,每科4个小时。考试结束后,布莱德雷十分崩溃,他感觉他的发挥并不完美。他怀着忐忑的心情重回故乡等待成绩。最终,幸运之神还是眷顾了他,在漫长的等待过后布莱德雷终于收到了西点军校的录取通知书。

艾森豪威尔的爱将,美国士兵信赖的大兵将军,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1911年8月1日,布莱德雷带着他年轻的热忱和100元美金正式开始了他的西点生活。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的生活可谓是勤奋努力、如鱼得水。

他像一个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着各种军事知识,结交众多好友,这里面就有他日后戎马生涯的知己艾森豪威尔。西点军校的训练不可谓不严苛,学习不可谓不辛苦,但是穷苦出身的布莱德雷从不计较这些,他成绩优异,尤其擅长数学和抽象思维,已经初具日后“五星上将”的气势。

艾森豪威尔的爱将,美国士兵信赖的大兵将军,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1913年暑假布莱德雷返回故乡,这时的他已经不是那个自卑、羞涩的穷孩子了。他找到了正在中学教书的玛丽并向她表白,两人顺利地走到了一起。1916年6月,布莱德雷从西点军校顺利毕业,准备迎接他军事生涯的辉煌。

二、教书育人的“军中学者”

从西点军校毕业后的布莱德雷未能在第一时间进入到晋级更快的工程兵和野战炮兵,而是加入了步兵。1915年9月12日,布莱德雷到美第14步兵团报道,成为一名少尉。

1916年美国国会步兵改革政策通过,布莱德雷晋升为中尉,之后他又和玛丽举行了婚礼。1917年,布莱德雷被任命为第6连的连长,一年后又被晋升为临时少校。

艾森豪威尔的爱将,美国士兵信赖的大兵将军,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也许是对于对平静军旅生活的厌倦,也许是对学校的思念。1920年当西点军校缺乏教官的命令到来时,布莱德雷欣然接受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布莱德雷一边教书育人培养军事人才,以便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他广泛地阅读和研究了军事史和军事人物传记,对运动战做了极为透彻的研究。布莱德雷敏锐地感觉到现在正在使用的陆军作战方式急需变革,未来的陆军作战的归宿是运动战和机械战的结合。

1928年,布莱德雷受邀到堪萨斯州利文沃斯堡指挥与参谋学校进修,在这里他不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遇到了马歇尔。马歇尔是管理校务的助理校长,他和布莱德雷的军事思想不谋而合,相处的十分投契。受马歇尔的推荐,布莱德雷成为了兵器系主任。

布莱德雷担任兵器系主任后,打破常规,大胆地组织兵器系进行了一场4个小时的野外综合表演。这一场表演项目繁多、内容复杂,基本相当于一次实战演习,让当时在场观摩的包括马歇尔在内的校方领导甚为满意。

之后,布莱德雷又到国防大学进行进修,他在那里探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指挥问题,稍稍弥补了他一战未能上前线的遗憾。

艾森豪威尔的爱将,美国士兵信赖的大兵将军,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1934年布莱德雷回到了母校西点军校,两年后他荣升为中校。1939年,希特勒侵略波兰占领欧洲,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美国开始动摇,布莱德雷重回军中开始了他的实践之路。13年的教学生涯使得布莱德雷身上带有一丝儒雅之气,因此他的学生和同仁亲切地称呼他为“军中学者”。

三、步步高升的军旅生涯

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布莱德雷到82师任师长,他凭借优秀的军事理论知识和身先士卒的精神把新组建的军队训练成了精悍的部队,赢得了军部的高度赞誉。训练时,布莱德雷与士兵毫无距离,同训练、同吃苦,“大兵将军”的绰号因此叫开了。

艾森豪威尔的爱将,美国士兵信赖的大兵将军,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1943年2月,在布莱德雷刚刚晋升军长后,他收到了好友马歇尔的电报,得知他要前往北非战场的消息。1943年的北非战场在“沙漠之狐”隆美尔和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的博弈中来回拉锯,一度战成僵局。布莱德雷在这种情况下和同窗艾森豪威尔见了面,得知了他的任务是保持英美军队的亲密关系。艾森豪威尔认为,布莱德雷才华横溢、为人儒雅,这项任务非他莫属。

接到任务后,布莱德雷开始着手调查,很快他发现美国的第一集团军司令官安德森为人冷漠,很难取得英国人的信任,而第二集团军的指挥官弗雷登德尔更是对英国人抱有敌意,这些现象对联合作战行动的展开极为不利。

布莱德雷将这一发现上报给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根据他的建议很快将第二集团军的弗雷登德尔换成了巴顿,从而保证了北非战场英美盟军内部的和谐稳定,增强了北非战场反法西斯盟军的军事力量。

此后,布莱德雷和巴顿的配合十分默契,在他们的策划指挥下赢得了多次胜利。之后的突尼斯战役,布莱德雷更是在危难之时临危不乱,一人主持大局,成功夺下了“609”高地,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艾森豪威尔的爱将,美国士兵信赖的大兵将军,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结束了北非作战任务之后,布莱德雷又参与了西西里岛登陆战。1943年7月10日,西西里岛登陆战打响,布莱德雷率领第2军,一直环绕在西西里岛周围伺机而动。在这一时期,布莱德雷由于身体原因动了一个局部手术,但是他始终未放下前线指挥的工作。

10日凌晨,布莱德雷的1师开始登录,战争进行的并不顺利,除了应对敌军的炮火打击外蒙哥马利的“抢功”行为也让美国军队倍感头痛。面对这一局面,布莱德雷再次表现出了他的魄力。他利用小型海军部队向轴心国猛冲,以两栖作战的形式极快地结束了战斗,确保在未伤英军颜面的同时,也未给蒙哥马利留机会。

艾森豪威尔的爱将,美国士兵信赖的大兵将军,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西西里岛登录战充分表现出了布莱德雷把握时机的机智和顾全大局的风度。1944年,布莱德雷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担任集团军群司令,指挥所有美国地面部队,这一次布莱德雷可以全权负责,大展拳脚了。

在这一次的作战中,布莱德雷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加强主力的进攻力量;第二,在法国马赛附近建立第二个登陆点,分散兵力;第三,大量使用战略轰炸机。布莱德雷的三点计划获得了军部的同意,美军在他的带领下顺利地支援了诺曼底登陆行动。

1945年3月25日,布莱德雷与丘吉尔、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等人在莱茵贝格会晤,通过了最后征服纳粹德军的计划。由于这个计划主要是由布莱德雷提出的,所以又称之为“布莱德雷计划”。

3月28日战斗打响,布莱德雷率领第12集团军,共计130万人投入战斗。5月7日凌晨2点41分,德国政府代表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布莱德雷计划”的胜利结束。布莱德雷在得到胜利的消息后激动不已。

艾森豪威尔的爱将,美国士兵信赖的大兵将军,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1945年布莱德雷任白宫附近退伍军人管理局局长。1949年,布莱德雷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计划美苏冷战策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布莱德雷授衔成为“五星上将”同年被派往前线。1953年,随着战争的结束布莱德雷也正式结束了他辉煌的军旅生涯。

结语

从一个乡下孩子到“五星上将”,布莱德雷共经历了42年的军旅生涯。就个人品质而言,他和许多美军将领一样,忠于职守、有大局观。此外,受到长期教职工作经历的影响,布莱德雷善于与人交际,做事张弛有度。在部队管理方面,布莱德雷深得人心,被称为“大兵将军”。

在指挥作战上,布莱德雷善于策划、驾驭战局,被人称为“思想机器”。布莱德雷在一次次的人生选择中都能抓住机会、努力进取,他的成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五星上将”之名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

《二战名将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