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強國,距羅馬城和霸權一步之遙的民族—迦太基

文|青樓大茶壺

橫跨古代地中海的一代強國,距羅馬城和霸權一步之遙的民族—迦太基

序言:在古代西方,遼闊的地中海孕育了無數的文明,神秘的古埃及、輝煌的羅馬、智慧的希臘......而在這些廣為人知的名字之後,迦太基所承載的榮耀卻鮮為人知。迦太基由一塊殖民地起家,和古代西方諸民族一樣,也曾創造過無比的輝煌,一度成為地中海叱吒風雲的強權。它與日趨強盛的羅馬賭上霸權決一死戰,曾通過巧妙地戰法將羅馬軍團逼入絕境,卻最終賠掉了自己的一切。今天,讓我們一睹!

一、渡海而來,建國興邦,不安現狀,積極開拓

最早的迦太基其實並非"原汁原味"的北非國家,而是腓尼基人的一塊殖民地。腓尼基人則是公元前10世紀左右居住在地中海東岸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一詞源於當地語言中的"紫紅色",腓尼基本地盛產一種骨螺,其分泌的紅色物質能夠製成紫紅色染料。

在古代,紫色顏料極度稀有,只有王公貴族才承擔得起其高昂的價格,就連我國春秋時期,管仲還曾勸諫過齊桓公不穿紫衣,以在民眾中樹立節儉形象。

因此,憑藉著小小的骨螺,腓尼基人通過商業貿易獲得了鉅額財富,以推羅為中心在地中海東岸建立起了諸多王國。長期的商業活動,也逐漸培養起了腓尼基民族的航海精神,他們的船隻遍佈地中海,許多不安於現狀的民眾紛紛進行遠洋殖民活動,開拓屬於自己的疆土。

橫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強國,距羅馬城和霸權一步之遙的民族—迦太基

著名的腓尼基字母

迦太基的建立—頗具傳奇

公元前814年,眾多王國之一的泰爾發生了內亂,老國王死後,女兒狄多公主遭到兄長的排斥失去權力,為防止遭受迫害,被迫帶著少數隨從乘船出逃,最終輾轉漂流到了今天的北非突尼斯北部地區。公主向當地人請求給一塊牛皮大的土地歇腳,當地人同意了。未曾想,狄多公主將一塊牛皮裁成細線,圈起了一大塊土地。在這塊土地上,原本"歇腳"的訪客們站穩了腳跟,建立起了自己的城市——迦太基城

隨後,原來的腓尼基人由於航海事業遭到希臘人的打壓而逐漸走向衰落,迦太基這塊海外殖民地卻穩步發展起來,很快打敗了周圍的遊牧部落,由城邦發展成為強盛的國家。迦太基人繼承了腓尼基的航海傳統,建立起了一直強大的海軍控制地中海海面,並大力發展手工業,以便對外貿易。很快,迦太基人的戰船和商船遍佈西地中海,迦太基城也成為了重要的海運貿易中心。

同時,迦太基也沒忘掉自己的"老本行"——海外殖民,不斷向地中海沿岸各地輸出移民,將伊比利亞半島、撒丁島、西西里等地都納入了自己的殖民範圍。

可以說,迦太基人將"海權論"貫徹的淋漓盡致,海洋事業將迦太基推向了巔峰。

二、英雄出世,創造"不可能的奇蹟"

然而,或許萬物都逃不過"盛極而衰"的定律,時間來到了公元前3世紀,迦太基的輝煌遭到了年輕的羅馬的挑戰。同一時期,羅馬基本完成了對意大利半島的統一,並籌劃著進一步向外擴張。但是,放眼整個地中海,羅馬人發現自己周圍的擴張路線幾乎被迦太基人的殖民地包圍,想要成就自己的輝煌,就必須向舊的霸主發起挑戰

橫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強國,距羅馬城和霸權一步之遙的民族—迦太基

三次布匿戰爭形勢圖

機會很快到來

公元前264年,羅馬藉助西西里島幾個城邦之間的矛盾,主動挑起戰火,兩大強權的首次戰爭爆發。由於羅馬人稱腓尼基人為"布匿",這場戰爭也被稱為第一次布匿戰爭。

一開始,羅馬並沒有像樣的海軍,迦太基人自恃海軍實力強大,並沒有將羅馬人放在眼裡。但是,羅馬人通過俘獲一艘迦太基戰船,很快仿造出了大批戰船。後來這一裝置能夠鉤住敵方戰船,以便本方士兵登上敵船作戰,而迦太基士兵在肉搏方面不是紀律嚴明的羅馬軍隊的對手。很快,羅馬在海戰上變劣勢為優勢,公元前241年,迦太基戰敗求和。羅馬人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西西里島,卻也付出了五萬公民死傷,700艘戰船被毀的代價;迦太基人也同樣元氣大傷。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雙方維繫著脆弱的和平

不久,迦太基方湧現出一位優秀的將領

漢尼拔,他出身貴族,懂得多種語言,便於統合不同國籍的士兵;並且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在他的率領下,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亞半島連戰連捷。公元前219年,漢尼拔更是進一步攻克了羅馬的同盟城市薩貢託。

橫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強國,距羅馬城和霸權一步之遙的民族—迦太基

漢尼拔雕像

羅馬命令迦太基限時交出漢尼拔,被拒絕後,於第二年向迦太基宣戰,第二次布匿戰爭開始。漢尼拔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迦太基軍隊的統帥,他率領9萬步兵、1.2萬騎兵和37頭戰象,跨越阿爾卑斯山,進軍意大利,沿途一路擊敗阻擊的羅馬軍隊。羅馬執政官費邊命令部隊採取拖延戰術,儘量避免與漢尼拔交戰,讓對方在部隊機動中自然消耗實力,這一戰法後來被稱為"

費邊戰術"。但是,羅馬民眾和元老院紛紛認為他軟弱無能,將他撤換,新的執政官保盧斯重新採取主動出擊的戰術,公元前216年,雙方軍隊在意大利南部的坎尼展開激戰。

坎尼會戰時,羅馬軍隊多達近9萬人,而漢尼拔只有不到5萬人,且是背水作戰。面對不利形勢,漢尼拔決心採取兩翼包抄戰術,將大量新兵置於戰線中央,且向前突出;精銳騎兵則位於兩翼。戰鬥開始後,迦太基中央軍隊很快不敵羅馬軍隊後撤,然而向前推進的羅馬軍退很快發現他們陷入了"口袋陣"當中:迦太基中軍戰線向後凹陷,給了倆一起幷包抄的空間,很快形成合圍之勢。最終,漢尼拔大獲全勝,羅馬軍隊損失了將近8萬人,保盧斯本人陣亡,180多名元老戰死,佔當時元老院總人數的六成。一天之內,羅馬的軍事、政治實力幾乎跌入谷底

橫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強國,距羅馬城和霸權一步之遙的民族—迦太基

坎尼會戰

此後,漢尼拔本有機會直取羅馬城,但也許是懾於羅馬城牆的堅固,也許是部隊之中的混亂,權衡再三,他最終放棄了這一戰略,改為在意大利境內謀求進一步發展。不管怎樣,羅馬人贏得了喘息的空間,他們重新採取了避戰措施,轉而收復西西里等地的失地。漢尼拔縱然是軍事奇才,也苦於孤軍奮戰,顧此失彼,人數不斷減少。

橫跨古地中海的一代強國,距羅馬城和霸權一步之遙的民族—迦太基

大西庇阿:布匿戰爭一戰成名,綽號“:阿非利加征服者”

公元前204年,羅馬名將大西庇阿在北非登陸,漢尼拔被迫退回北非,與其在扎馬展開決戰。大西庇阿派出大量軍樂手奏樂,使得迦太基方的戰象紛紛受驚,向後逃跑,迦太基軍陣腳大亂。羅馬軍隊乘勢出擊,漢尼拔吃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敗仗。但這次失敗的代價是慘痛的,迦太基方已經失去了能與羅馬抗衡的力量,值得吞下失敗的苦果。

公元前201年,羅馬再次強迫迦太基簽訂和約,和約規定迦太基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解散艦隊和武裝力量,並支付大量戰爭賠款。迦太基的國土退回北非的一小部分,從此無力與羅馬相爭,也失去了在地中海的一切威望和地位。

三、風光不再,難避覆亡結局

戰後的漢尼拔曾涉足迦太基政壇,但羅馬人自然不會放過這位智勇雙全的統帥。很快,漢尼拔被迫離開迦太基,四處流亡,途中仍舊不忘聯合羅馬的敵對國家安條克等國,繼續與羅馬作戰。最後漢尼拔逃到小亞細亞的比提尼亞,幫助比提尼亞國王打敗了羅馬的盟國,但國王害怕羅馬的進攻,準備將漢尼拔交給羅馬人。漢尼拔不願成為羅馬人的俘虜,最終服毒自盡,為一代名將的輝煌人生畫上了悲慘的句點。

再回頭看向迦太基,在軍事上完全失敗的迦太基人將全部心思投入到發展航海和貿易事業中去,商業得到迅速發展,很快積累了大量財富。但迦太基重新崛起之路還沒步入正軌,就招致了羅馬的忌恨。羅馬人對曾經與自己爭奪霸權,一度打到羅馬城下的迦太基仍舊耿耿於懷,據說,一位羅馬元老甚至在每次演講之後都會說上一句:"迦太基一定要消滅!"更何況,第二次布匿戰爭後的羅馬獲得了大量人口和土地,早已成為地中海第一霸主,消滅困守一隅的迦太基只是時間問題。在幾種因素共同影響下,公元前149年,羅馬以破壞和約為由,再次向迦太基宣戰,是為第三次布匿戰爭。

面對羅馬的強大攻勢,自知沒有退路的迦太基人同仇敵愾,幾乎所有成年男子都被動員守城,婦女剪下頭髮製作弓弦,圍城持續了兩年之久。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內發生饑荒,羅馬趁機掃蕩了迦太基城城郊,隨後發動總攻,終於攻破了迦太基的城門。在持續六天六夜的激烈巷戰後,最後一點抵抗力量也被消滅。

羅馬人對迦太基這個老敵手的"復仇"極為苛刻:迦太基全城被夷為平地,二十五萬居民僅有五分之一倖存,且全部被賣為奴隸;土地被撒上鹽,成了不能耕種的鹽鹼地。從此,迦太基的名字從史書上消失,成為羅馬實現地中海霸權道路上的又一個犧牲品。

獨評:

然而,我個人認為!羅馬人或許從"物理"上毀滅了迦太基,但這一文明卻沒有從此徹底消失。作為曾經地中海的強大國度,迦太基的名字並沒有被從史書中抹殺,反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一手把迦太基帶入軍事巔峰的名將,漢尼拔更是被譽為古代歷史上少有的軍事天才,其成名戰坎尼會戰被稱為"西方歷史上第一次合圍戰",後來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美軍將領格林在考彭斯殲滅一支英軍軍隊,人們同樣將這場戰鬥與坎尼會戰相比;甚至現代戰爭也常採用類似的包圍戰術。在未來,迦太基的歷史或許會歷久彌新,愈發展現出別樣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