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降價都難賣,倒下的不僅僅是炒房客


房子降價都難賣,倒下的不僅僅是炒房客

前兩天諮詢了環京某三四線城市的一個項目,發現價格還是在六七千的水平,當然此項目是處在城市的遠郊。我問,前兩年不是還是這個價格,到底是沒漲還是降價了。通過一番打探之後才瞭解到,房價確實有過上漲,而且漲幅還不小,但是隨之而來的市場壓力以及客戶對產品價格和價值的質疑,倒逼房企進行降價銷售。而對於那些已經買房的群體來講,除了炒房客,還有一部分的剛需。

降價銷售,這或許是大部分項目的主基調。當然,一些企業為了避免降價出現維權的情況,基本上都是通過第三方的形式,將市場的價格和折扣價格進行一些操作,保證客戶市場數據穩定,但是在實際購買時,卻是大幅的折扣。而對於另外一些企業來講,自然是直接降價銷售。

維權確實是出現了,但維權的並不一定是剛需。通過走訪瞭解到,一個當地的剛需家庭反饋,雖然買的房子降價了,但畢竟是用來住的,而且房價也不可能一直跌。自己雖然也希望能夠通過維權來保證房子的價格,但是且不說能否成功的問題,單單是時間就耗不起。各部門踢皮球,領導不在等等,都讓普通購房者難以維權成功。因此,最後也是不了了之。而對於專職的炒房者來講,他們的投入更大,自然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保證房子的價格。

在此輪的房價漲幅裡,其實更多是讓核心區域的房子價格和價值實現了增值,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買房觀念。而對於那些周邊區域,本身價格和價值並不高的項目,在市場上漲期間,順勢抬高價格,雖然當時能夠藉助市場去化一部分產品,但是隨著市場冷靜下來,隨著客戶冷靜下來,銷售壓力自然是越來越大,降價也是必然的趨勢。

當然,降價只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素,對於普通的購房者來講,接下來或許還要擔心房子質量的問題,畢竟在漲幅的週期裡,大量的項目因為趕工期的原因,在質量把關上難免有一些漏洞,尤其是對於那些精裝項目,購房者更應該謹慎對待。畢竟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講,買房幾乎是一輩子的大事,如果在高房價時期買到了價值不符的房子,如果房子再出現質量問題,那麼對於購房者來講,則是真的要“倒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