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陪孩子的爸爸最后都怎么了?世界正在偷偷地惩罚他们

芽芽妈下班回家,赶紧往家里飞奔,想着回去带宝宝,周末的时候哪里也不去,想着好好陪孩子玩玩,可是每天夜深人静就开始思考人生,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为什么只有我这么累?

小到穿衣做饭、亲子阅读,大到打疫苗体检,怎么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想争执的时候,看着孩子坐在旁边独自玩耍,就什么也不想计较了,能做多少做多少。

心底不止千万遍追问,那些不陪孩子的爸爸,最后都怎么了!答案是,世界正在偷偷惩罚这些爸爸。

其实,丧偶式育儿在芽芽妈身边很多很多。《2017年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中显示:在55%的家庭里,孩子都是在妈妈的陪伴和关心下长大的;而只有12%的家庭是爸爸陪伴较多;16%的家庭是爸爸妈妈陪伴相差无异。

那些不陪孩子的爸爸最后都怎么了?世界正在偷偷地惩罚他们

没有爸爸陪伴的孩子最后怎么了

叛逆

龙应台曾经提出:父母和食物一样,是有保质期的,0~10岁时孩子最依赖父母的十年,也是父母抚养、教育孩子的黄金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怎么弥补,都很难走近孩子的内心,弥补孩子的孤独和缺憾。但是“忙”、“没时间”、“要赚钱”似乎是所有爸爸的借口,出不完的差、干不完的活、应酬不完的局,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个,错不过不能重来。孩子为了得到爸爸的关心,起初会做出调皮的事情来吸引爸爸的注意力,但是久而久而,爸爸关爱的长期缺席,让孩子们无法和他人友好相处,很容易出现叛逆、打架等问题。

安全感缺失

在宝宝10岁以前,更需要爸爸妈妈为自己营造的安全感,为自己的心理、身体安全提供保障。宝宝对父母的依赖,正是在和爸爸妈妈的陪伴、交流、玩耍中逐渐形成的。如果爸爸回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玩游戏,孩子对爸爸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淡薄,没有建立足够的安全依赖。

情感发育

美国的一项心理学调查研究发现:缺少爸爸的陪伴的孩子,出现焦虑、自卑、孤独、抑郁的几率要比有爸爸陪伴的孩子高。

对宝宝来说,妈妈是无法代替爸爸陪伴的。父亲的行为会影响宝宝成年后处理事情的方式,如果缺乏爸爸陪伴,男孩很可能出现胆小、遇事逃避责任的情况;而女孩很容易不自信,无法和异性和睦相处。

那些不陪孩子的爸爸最后都怎么了?世界正在偷偷地惩罚他们

有爸爸陪伴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带孩子从来不只是妈妈的事情,爸爸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主动参与。当宝宝孩子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可以识别爸爸的声音,甚至听到爸爸的声音的时候更加兴奋。

聪明

耶鲁大学曾经有一项长达12年的跟踪调查,专门针对新生儿——10岁宝宝的各个年龄段,发现男性带大的孩子更聪明、智商更高、更善于交际,未来也更容易成功。

比如,拿宝宝学习语言来说,2~3岁的孩子,如果经常和父亲进行沟通交流,父亲的词汇量越大,宝宝学习语言的能力就越高。因为父亲在与孩子玩耍时,常常会寓教于乐,在游戏中让宝宝积累知识,并且不按常理出牌的灵活性也可以更好地开发宝宝的大脑。

BBC的一档纪录片《父亲的生物学意义》中,有一项研究发现:孩子会把妈妈当做抚养者,却会把爸爸当做伙伴,他们觉得爸爸天生就比妈妈有趣很多。

坚强

爸爸天性魁梧、强壮,在与孩子玩耍互动中,只会提示宝宝哪里危险,不会像妈妈、姥姥一样在旁边看护,他们会提示孩子去发现身体、力量的极限,如何处理危险或者困难。也更加大胆,让孩子去体验冒险的新鲜感和刺激感,在摔倒、遇到困难时会让他们自己学会坚强,自己去处理问题。

独立

父亲和宝宝玩耍的时候,会鼓励孩子独自去做一些事情,因为男性的特点导致他们不会一味教育孩子怎么照顾自己、怎么中规中矩的生活,而是会更加重视怎么给生活增添乐趣,教会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那些不陪孩子的爸爸最后都怎么了?世界正在偷偷地惩罚他们

陪伴≠陪着

芽芽妈说的陪伴,不是让孩子自己玩耍,爸爸在旁边玩游戏,而是陪孩子一起做手工、一起搭积木、一起捏橡皮泥、一起绘画,陪孩子一起解答十万个为什么,和孩子一起去研究、一起去摸索、一起去找到答案。

爸爸的陪伴应该是与孩子时时有互动、事事有交代、句句有回应,坐在孩子旁边玩手机并不是陪伴。很多爸爸借口诸多,说自己没有育儿经验,自己没有时间,但是妈妈也不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会,也不是24小时围着锅台、围着孩子转的。

在成长的道路上,父亲不要缩小自己的作用,更不要夸大妈妈的作用。孩子从妈妈那里得到的是日常的关爱和感情上的关照,而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是如何应对外面的世界。

爸爸们,请放下手机,在有限的时间安心陪伴宝宝成长,否则错过最佳陪伴时间,不仅无法弥补孩子的成长,而且等自己年老后,也很难得到孩子的陪伴,很难在于孩子亲近。

那些不陪孩子的爸爸最后都怎么了?世界正在偷偷地惩罚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