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1945年5月9日,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然而,丹麦的西海岸上,还埋置着大量德军遗留下的地雷。

于是在丹麦当局的要求下,一群德国战俘被送往雷区。

开始了极其危险的排雷工作。

据历史记载,当时大约有2000多名德国战俘参与了排雷工作。

他们徒手排除了丹麦西海岸上埋置的150多万颗地雷。

死伤人数达到了一半以上。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年轻的孩子。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也许有的小伙伴会问了,你这是从哪儿看到的野史?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并不是野史。

而是二战后一段真实的历史。

也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15年,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上映。

——《地雷区》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该片在当年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广泛关注。

不仅一举拿下了第4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天主教文华奖

还受到了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主演罗兰德·莫勒路易斯·霍夫曼双双荣获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国内豆瓣给出了8.6分的评分。

位列2016年度冷门佳片排行榜第3名

不少观众将其称之为“令人心碎的电影”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故事围绕着当年的排雷事件展开。

大量德国战俘在丹麦当局的要求下,被送往西海岸排雷。

塞巴斯蒂安便是其中之一。

他所在的小队,成员都是和他年纪相仿的德国男孩。

在丹麦军官卡尔中士的带领下,这些孩子开始了极其危险的排雷工作。

由于技术限制和地雷的数量众多。

他们只能用赤裸的双手挖掘数以百万计的残余地雷。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过程中,很多人被炸死。

或者残废。

卡尔中士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

经过长时间的挖掘,这些德国孩子终于排完了任务区中的地雷。

然而就当他们以为终于可以回家的时候,丹麦军方高层又下达了新的排雷任务。

幸存下来的孩子们,只得绝望的被送往下一个目的地。

或者说,是下一个炼狱。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这部《地雷区》在当年上映之后,曾一度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两方观点,一个对立面。

一方认为当年丹麦的做法过于残忍,有违人道。

另一方则认为德国人留下的地雷,不让德国人挖,难道要让丹麦人自己挖吗?

其实小嗨觉得,这样的争执根本就毫无意义。

影片想要讨论的是“地雷应该由谁来挖”的问题吗?

显然不是。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二战后大量德国战俘被送往丹麦西海岸徒手排雷。

造成一半以上的伤亡。

其中绝大多数是孩子。

这已经是历史上不争的事实。

况且在那个特殊年代,人性复杂。

战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这些都使得“地雷应该由谁来挖”这个问题永远都不会有一个可行的答案。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影片真正想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正如导演马丁·赞里维特说得那样。

在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和战败国的人们应当怎样生存、如何相处。

如果明白了这一层含义,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战争中最无辜的是谁?

是孩子。

他们原本应该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地长大。

却因为成年人的自私不得不身陷一个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世界里。

他们根本不明白为何会这样。

甚至根本不懂战争的真正含义。

我们常常会为战争中正义一方的孩子们鸣不平。

却忽略了哪怕是非正义一方的孩子们,也没有必要承担这一切。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当年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德国举国上下都陷入了疯狂之中。

孩子们也在耳濡目染下被灌输着法西斯主义的思想。

可他们知道什么是法西斯主义吗?

知道种族、国家、制度的真正含义吗?

不能说完全不懂,只能说懵懵懂懂。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片中参加排雷任务的德国孩子们,被迫离开家乡。

被迫为成年人犯下的错误买单。

在那些丹麦军官的眼里,他们的命,还不如一条狗。

恶言相向,拳打脚踢。

更重要的是,小小年纪,便要经历生死存亡。

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受伤、残废、死去。

他们知道,自己时刻面临的,可能也是同样的结果。

所以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想回家。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当有人问起“你回家想做什么”的时候。

一个少年回答:“我要回去做建筑工人,德意志需要我们去重建”。

身在远方,心在家乡。

即便承受着本不属于自己的罪孽,他们还在想着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一个个满怀着回家后的憧憬的少年,却被一声又一声刺耳的爆炸声夺去了生命。

正因如此,才得以打动那些原本仇视他们的人。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你看片中的卡尔中士。

他曾明确表示过:丹麦人不会张开双臂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只是来排雷的。

于是最开始他和其他丹麦军官一样,对这些德国孩子施以拳脚和责骂。

可当他目睹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受伤、死亡之后,逐渐变得温柔起来。

不仅给大家偷来吃的东西,还带着孩子们一起踢足球。

甚至当最后军方高层下达了新的排雷任务的时候,卡尔中士做出了一个违背命令的决定。

他在运输途中私自放走了自己队伍里那几个幸存下来的孩子。

让他们越过国境线,平安回家。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这是卡尔中士对自己的救赎。

因为他深知,如今这样有违人道的做法,和当初德国纳粹的行径没有什么区别。

冤冤相报何时了?

如果你痛恨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就不要把自己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地雷区》是由丹麦和德国合作拍摄制作的。

人不怕犯错误,最怕逃避和狡辩自己犯下的错误。

时隔多年,丹麦和德国都能够直视那段历史,直视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

实属难得。

这比起某些避重就轻,甚至篡改史实的国家来说,要强上太多。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片美丽的沙滩上,无数孩子像狗一样死去

《地雷区》

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向大家传达正向的思想。

正如《浪潮》的导演丹尼斯·甘塞尔说得那样。

作为一名电影人,我有责任去警醒观众。

马丁·赞里维特,也做到了。

(本文由high电影原创,如需借鉴,请务必标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