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10個月將牛養到1700斤,而你養一年才900斤,這些原因很關鍵

現在肉類都很貴,如今不管是養豬還是養牛,只要能夠安全健康養出欄,都是可以賺到錢的。現在牛肉的價格也高,利潤空間也比較大,不少人都會跑去養牛。不過就會看到一些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有的人10個月就將牛養到了1700斤,有的人養了一年也才900斤,這是怎麼回事呢?

要說原因主要有內在因素跟外來因素兩點,看懂了就知道自己養的牛何養不大了。

一、牛犢品種原因

牛的品種決定著養殖方式,同時也決定著牛的重量。優良品種的牛長勢比較快,牛架也長得比較大一些,自然長的肉也比較多。像西門塔爾牛就非常容易長肉,育肥後的肉牛長滿肌肉,就像現在的健身達人一樣。看起來都有點可怕了。

有人10個月將牛養到1700斤,而你養一年才900斤,這些原因很關鍵

而一般的土牛就不會長得那麼重,因為自身骨架並不大,很多土牛就算再怎麼增肥,也就是養到1000斤就得出欄了,再養下去只會越養越瘦。老農就貪便宜養過一頭土牛,飼料跟其它牛一樣好,但養到900斤就不繼續增重了,也試過不少的辦法,最後眼看著要虧本就趕緊賣掉了。

其實那些10個月就將牛養到1700斤並不稀奇,只是因為他們養的優良品種,像西門塔爾牛隻要飼料到位,長到1700斤也是很正常的。你養的牛沒別人的好,可能不是因為自己技術的原因,而是輸在了牛的品種上面。

有人10個月將牛養到1700斤,而你養一年才900斤,這些原因很關鍵

二、疾病原因

如果兩者養的是同樣的品種,那麼從內在因素上面講,可能就是疾病的因素了。牛是很容易生病的,尤其是圈養的抗病性會差一些,大病可能生不了但是小病不斷。

牛生病跟人也是一樣的,食慾都不高,養牛是為了讓牛增重,一天必須要長3斤肉才行,牛當天不吃飯不僅不長肉可能還輕三斤,這樣一天不吃飯就會少6斤的重量。牛長一次病可能要10天才恢復正常,這樣下來就會比其它健康的牛少個60斤了。

有人10個月將牛養到1700斤,而你養一年才900斤,這些原因很關鍵

這還只是小病而已,要是牛出現瘤胃積食或者是發生牛瘟,就算治療到位不死牛,那也會折騰很長一段時間。很多牛就是因為大病小病不斷牛根本不長肉,不少養牛戶就會將牛賣掉了。

這種很難摧肥的瘦弱架子牛,繼續養下去並不划算的,大都是便宜賣給別人養,如今有專門的人會養這些瘦弱肉牛,養牛戶早點脫手其實虧損還會更少一些。

三、養殖技術原因

養的牛不增重,除了牛的品種跟疾病的原因,說白了還是養牛戶經驗不足技術不到位。有經驗的養牛戶會根據養牛的方式選擇牛的品種,他們知道牛養到多重最划算。

他們養牛也比較細心,牛舍會打掃乾淨,還會定期進行消毒處理。夏天牛怕高溫,就會花時間給牛舍灑水,知道蚊子多也會給牛驅蚊。到了冬天更是會想辦法讓牛舍的溫度更暖和一些,供暖機買不起就會用一些土辦法,比如買一些商場會使用的塑料隔條給牛舍保溫,或者直接牛一些稻草鋪到牛舍裡面,平時讓牛吃草晚上還能夠給牛保暖。

有人10個月將牛養到1700斤,而你養一年才900斤,這些原因很關鍵

再者就是飼料搭配不合理有關,牛的草料跟精飼料是有一個標準的,每天給牛喂的草料大概牛牛體重的3%,而精飼料大概就是0.6%。有些人要麼草料給得不夠,要麼就是精飼料不足,這些都是會導致牛無法健康快速生長的。

當然上面的標準只是一個參考,很多專門的養牛戶都有自己的獨門飼料,搭配比例會有所不同,並不一定要絕對按照上面的標準。你海南的人就不喂什麼草料,就是喂牛吃當地大量供應的菠蘿皮,同樣也能夠長勢很快。

有人10個月將牛養到1700斤,而你養一年才900斤,這些原因很關鍵

只不過新手養牛做不到面面俱到,經驗跟方法都不足,很多小問題都不懂怎麼做,也就是懂一個大概的養牛過程。雖然不會讓牛出現大的病情,但是小毛病不斷牛的長勢也會比較慢的,最後同樣的時間比別人養的牛輕那麼幾百塊也是常有的事情。可以說養殖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著肉牛的長勢以及賺錢的速度。

四、養殖方式的不同

牛的品種決定著養殖的方式,別人養10個月就是1700斤,而你養一年才是900斤,這跟養殖的方式不同有關的。西門塔爾牛一般都是圈養為主的,草料跟精料供應充足,保持健康不生病,10個月是可以養到1700斤的。

有人10個月將牛養到1700斤,而你養一年才900斤,這些原因很關鍵

不過要是放養的模式,一般就會養本地的土牛為主了。因為土牛更適應放養的方式,買好牛回來放養得不償失,長勢再快的牛一旦放養,速度並不會比土牛快多少。如果是純放養只讓牛吃草的模式,那麼養一牛才是900斤並不代表是技術的問題,其實是土牛正常的生長速度了。

養殖的方式不同導致利潤也不一樣,10個月將牛養到1700斤並不代表著高利潤,而養一年的牛才重900斤也不代表著不賺錢,兩種模式下養殖成本是相差很大的。

結語:有人10個月將牛養到1700斤,有人養一年才是900斤,不少人第一眼就會覺得後者肯定是技術不到位,肯定會虧本。其實出現差距可能跟牛的品種有關,更是因為養殖的方式不同有關的。除非是同樣的品種,那才是因為養牛能力造成這種差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