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的憤怒:千機炸科隆,重創德國工業,約14萬平民流離失所

丘吉爾的憤怒:千機炸科隆,重創德國工業,約14萬平民流離失所
  • 題/德國入侵蘇聯,丘吉爾憤怒了,發動了二戰史上最大規模的轟炸行動
  • 文/金色明月
  • 文章聲明:本文章屬於“不易君子”原創內容,請您尊重原創,轉載請聯繫本號。
  • 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
  •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1942年5月31日凌晨,成千上萬的德國科隆人在睡夢中被驚醒,大爆炸帶來的巨響連綿不斷,火光沖天。

英國軍方組織了一支由一千多架轟炸機組成的長達120多公里的編隊跨越英吉利海峽,對德國工業重鎮科隆進行了猛烈的轟炸,這是英國對第三帝國的一次大規模的戰略轟炸。

丘吉爾的憤怒:千機炸科隆,重創德國工業,約14萬平民流離失所

萊茵河畔的科隆區,是德國的工業重鎮

一、丘吉爾因為憤怒而行動

1941年6月22日,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希特勒大舉入侵蘇聯的時候,當年那些大行綏靖政策,企圖禍水東流的西方列強們開展感到了戰爭的痛楚。

英國首相丘吉爾對德國發出了憤怒的嚴厲警告:"我們要讓德國人每個月都吞下比他們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更大的苦果。"

丘吉爾的憤怒:千機炸科隆,重創德國工業,約14萬平民流離失所

丘吉爾

這位享有極高聲望的英國領導人憤怒了,在對於希特勒而言,丘吉爾的警告毫無任何意義,因為這時的英國無非就是一個空心蘿蔔。

這時候,丘吉爾就開始謀劃組織一支空軍對德國進行一次警告式的大轟炸了,不過也的確應該如此,因為這時候的丘吉爾急需一搏,在這內外交困之際,英國政府和軍方都需要一次大的行動來鼓舞軍民士氣,同時明確地向希特勒發出英國的"聲音"。

丘吉爾的憤怒:千機炸科隆,重創德國工業,約14萬平民流離失所

科隆大教堂未被轟炸,著實是個奇蹟

儘管空襲是英國人對納粹進行有力警告的最好手段,但是皇家空軍真的是挺難為情的,沒有用於對敵進行戰略轟炸所需的遠程重型轟炸機,而且缺少能夠準確找到轟炸目標的無線電導航裝置。

作為英倫三島的三軍統帥,這無情的現實丘吉爾不是不知道的,但是他別無選擇,他無法接受在德軍面前節節敗退的結果,丘吉爾將這視為恥辱。

作為一個老牌的帝國,英國就像一塊海綿,用力擠一擠,戰爭潛力還是可以擠出來的。

丘吉爾正是明白這麼一點,所以決心給納粹在心理上重重的一擊。

丘吉爾的憤怒:千機炸科隆,重創德國工業,約14萬平民流離失所

大轟炸前的科隆城

二、"千機炸科隆"計劃開始浮出水面

在丘吉爾決定對德國進行戰略轟炸的時候,皇家空軍戰略轟炸部隊的處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糟糕。

除了11箇中隊裝備了新式的"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和"斯特林"四引擎轟炸機之外,其餘的大都是活動半徑較短的中型轟炸機。

另外,大西洋戰場的發展和中東戰場的變化也都分散了戰略轟炸部隊的力量。

真正幫助丘吉爾夢想成真的是他的軍事科學顧問洛德·徹維爾和戰略轟炸部隊司令哈里斯將軍。

他們經過一番謀劃後,決定通過一個大膽的決定:集中所有能調動的、能夠到達德國境內的轟炸機,然後集中起來對德國一個目標進行大轟炸,給德國在心理上來一次重大的打擊。

一個讓希特勒心顫的空中打擊行動浮出水面。

丘吉爾的憤怒:千機炸科隆,重創德國工業,約14萬平民流離失所

在大轟炸中被炸塌的科隆大鐵橋

三、1455噸炸彈傾斜德國

洛德·徹維爾和戰略轟炸部隊司令哈里斯首先在"米字旗"飄揚的地方進行了一次"大搜捕",儘可能地集中可以遠航的轟炸機,然後讓學校和軍校的教官和部分學員充當機組人員,召回所有退伍的空軍士兵,徵召部分民間飛行愛好者。

丘吉爾的憤怒:千機炸科隆,重創德國工業,約14萬平民流離失所

裝填彈藥中的蘭開斯特轟炸機

這樣,經過努力,英國空軍組織起來了一支由1046架轟炸機組成的戰略轟炸機隊,其中大部分飛機裝備了Gee導航系統,這一系統能夠使機組人員順利地找到轟炸目標,極大地提高了轟炸效果。

丘吉爾要行動了。

為了儘可能地擴大這次大轟炸可能造成的影響,英國高層在經過層層挑選後,在漢堡和埃森兩座城市之間猶豫不決,經過多次的論證後,英國軍方選擇了科隆,因為軍方認為,在Gee系統的監控範圍之內,科隆更容易辨認。

丘吉爾的憤怒:千機炸科隆,重創德國工業,約14萬平民流離失所

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

在偵察機經過一番偵查過後,1942年5月30日晚,分散在53個基地的一千多架皇家空軍轟炸機在轟鳴聲中撲向德國科隆。

長達120公里的編隊在次日0點47分開始轟炸,大轟炸持續到2時55分才結束,英國人共投下了1455噸炸彈和燃燒彈,被大火淹沒的範圍達到200公頃之多,超過250家工廠被摧毀,超過4萬多間房屋被毀。

德國人在狂妄過後,這才發現原來英國人並不是傻傻的小毛驢,自己的防空網也不是密不透風的。

丘吉爾的憤怒:千機炸科隆,重創德國工業,約14萬平民流離失所

"轟炸論"的鼓吹者——英國哈里斯將軍

四、餘聲不斷

科隆大轟炸是英國對第三帝國的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略轟炸,也是二戰中規模較大且富有爭議的一次大轟炸,大轟炸並不能促成戰爭的結束,但是卻透示著戰爭的殘酷性,哈里斯被德國人罵作"屠夫",因為在大轟炸中傷亡較多的是平民。

不過,大轟炸的確讓德國人心顫了,哈里斯向世人顯示了皇家空軍的高空遠程轟炸能力。千機炸科隆過後,英國人開始對德國本土進行了長時間的持續性轟炸,希特勒苦不堪言。

丘吉爾的憤怒:千機炸科隆,重創德國工業,約14萬平民流離失所

投彈中的轟炸機

為了安撫民眾同時防止英國有可能的對其本土突襲,德軍開始在東線回撤部分空軍和防空兵,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蘇作戰的能力,從整個二戰的戰局的全過程的高度思考,或許可以這麼理解:德軍的兩線作戰,始於科隆大轟炸。

對於丘吉爾的千機炸科隆,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