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场教育观念不同引发的“血案”:一家四口差点被扫地出门

又是一场教育观念不同引发的“血案”:一家四口差点被扫地出门

又是一场教育观念不同引发的“血案”:一家四口差点被爷爷扫地出门……

那天晚上,爷爷奶奶心血来潮想要教儿子写他的大名。儿子在一边理直气壮的拒绝,一边虚心的向爷爷奶奶学习怎么写他的大名。可是好景不长,只有持续十多分钟就开始变味了。爷爷奶奶说一句,儿子就顶撞一句。看来愉快的开始不能愉快的结束,我只好起身去救场了,结果处理不当变成了砸场……

从乐在其中的教与学,变成了相互赌气,我赶紧起身出去了。儿子看到我,以为妈妈是来给他做撑场的,顶撞爷爷奶奶的声音是一句比一句大。气得我马上就黑脸了!“你给我出来,到房间去!马上!”儿子吓到了,就跟我走了。可惜,做事没做全,没有跟爷爷奶奶说要去好好修理儿子……

在房间里还没开始教育儿子,爷爷那边爆发了……开始痛诉我们当父母的教育孩子不及时,在孩子出言不逊时没有立刻制止!

又是一场教育观念不同引发的“血案”:一家四口差点被扫地出门

这句制止的话:“你怎么可以这样对爷爷奶奶说话?!”把我拉回到16年前,同样的场景,我也说了这么一句话,换来了一个让我无比后悔的事实……

那时,我高一,妹妹刚上小学一年级。她放学回家,妈妈会让她教自己拼音。妈妈只有小学一年级的学历,加上记忆力也差,同一个拼音字母教了好多遍,妈妈还是不记得。妹妹就非常不耐烦。那天我放学回家,进门时就听到妹妹骂妈妈:“你怎么那么笨!”我听到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声的呵斥她:“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妈妈说话?!”小家伙气得直接把笔一扔,回房间了。自此之后,她变了,她不再缠着我,不再跟我说话,连叫我一声大姐都等了12年......回想我没呵斥她之前,她每天都要我陪着。只要我回家,她就是我的跟班,我做作业,她在旁边守着。她吃饭要我喂,洗澡、睡觉也只要我而不要妈妈.......可是那声呵斥把我们的关系给割断了。妈妈说,我呵斥过以后,她再也没有用那样的态度对她说话了,可是这个代价太大了!!整整12年,当她上高一,我下班回家,她才叫我,而我的喜悦也吓到了她。她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但确确实实的已经改变了她的行为。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后悔的事……

又是一场教育观念不同引发的“血案”:一家四口差点被扫地出门

所以当儿子这么做时,我调整了自己的做法。因为12年的关系破裂,谁都承受不起。我按照《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这类书籍的原理开始引导儿子。我学着先让他释放情绪。在他感觉好点时,我开始发话了,我先肯定了他的努力,表扬他为写好自己的名字而做了多次尝试。然后我再提出我不赞赏的行为:他和爷爷奶奶互动中发生了语言上的冲突。我尝试着告诉他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回应对方,不会引发对方的愤怒。也尝试着教他怎样说话自己能全身而退,还不伤和气。此时此刻,在客厅那头的爷爷训斥老公的声音越来越大。儿子哭得也更伤心了,他知道自己错了,却担心爷爷不会原谅他,所以迟迟不敢出去认错。

但是随着爷爷训斥分贝的提升,儿子好像想通了什么。“妈妈,你陪我出去,来,快来啊!”

我起身,跟着小家伙出了房门。他在爷爷怒火最盛的时候道歉了。瞬间,我看到爷爷的态度和语气马上缓和了,刚刚的训斥也换成了讲道理和讲述他的经历。一场灾难就这样熄灭了。爷爷奶奶更爱这小家伙了!我暗暗的偷笑了~

又是一场教育观念不同引发的“血案”:一家四口差点被扫地出门

一句话,说不好,世界爆炸。一句话,说好了,关系升华。家庭里的火花,熄灭在沟通的艺术里。这应该就是《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的希望达到的目的。但愿能够继续努力,真正的掌握这个精髓,让所有的关系升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