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蒙牛伊利遠遠甩在身後,光明乳業已不是上海人心中的那個光明

“作為上海人,對外來產品的顧慮,光明牛奶是不可替代的”

“我自己隨便找便宜的喝,但給孩子就買光明的,最好還是鮮牛奶”

作為上海老牌乳業龍頭企業,光明乳業給好幾代上海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以至於現在很多人依然只信賴光明。

不可否認,光明確實風光過,在我國乳業江湖裡,光明有著最悠久的歷史,光明奶站、冰淇淋奶磚等代表的就是媽媽的味道,在不少人的記憶中,光明就是優質牛奶的代表。但現在,光明卻被蒙牛和伊利甩出了好幾條街,公司的財務狀況也迷霧重重,產品更是侷限一隅。

被蒙牛伊利遠遠甩在身後,光明乳業已不是上海人心中的那個光明

一、輝煌過上海灘的光明乳業,如今掉了隊

光明乳業,起源於1911年英國人創立的上海可的牛奶公司,那時,伊利和蒙牛還沒成立。到2002年,光明乳業強勢登陸主板上市,當時光明乳業營收規模就高達50.22億元,超過了伊利與蒙牛之和,甩他們好幾條街。

但風水輪流轉,現在的光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榮光。2017年,伊利和蒙牛的營收分別高達680億和602億,而光明只有216.7億。在公司市值方面,蒙牛和伊利均超過了千億,而光明只有區區100多億。在市場份額上,伊利和蒙牛形成了雙寡頭壟斷地位,2018年份額分別為23.6%和22.4%,儘管光明位居第三,但市場份額僅有4.2%,只有喝湯的份。再後面就是養元、娃哈哈、旺仔、雀巢、新希望等。

被蒙牛伊利遠遠甩在身後,光明乳業已不是上海人心中的那個光明

二、光明深陷財務疑雲

通過光明乳業的年報數據,我們也發現一個很詭異的事情,就是公司手握大把的貨幣資金,卻仍在大幅舉債。

2017年和2018年,公司貨幣資金有34億元和41億元,公司的短期借款為31億元和38億元,同比增長169%和23%,公司長期借款為4億元和9億元,同比增速為-4%和127%,最近兩年增長明顯。

被蒙牛伊利遠遠甩在身後,光明乳業已不是上海人心中的那個光明

那麼為什麼公司有錢,卻還要大幅舉債呢,借的這些錢都幹什麼了?對於此事,上交所也對光明乳業進行了問訊,從公司的回覆中我們能得到幾個重要信息。

第一,公司借款增加,主要是因為2018年海外子公司新萊特擴大投資向當地銀行借款16.28億元,以及光明乳業國際回購原第三方投資者持有的子公司光明牧業45%股權,摺合人民幣19.41億導致。

第二,並不是光明乳業有錢不還,而是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監管規定,目前尚無法直接由境內資金匯往境外進行還款。對此,光明乳業也出了辦法,就是打算通過向子公司光明乳業國際增資等方式,由光明乳業國際歸還境外借款,但是還款時間未定,是不是很奇葩!

債務的大幅攀升必然導致利息費用的激增,通過年報數據我們發現,光明乳業2017光2017年和2018年,利息費用就高達2.6億元和2.4億元,但利息收入卻只有0.37億元和0.5億元。對於超40貨幣資金的去向,光明乳業也沒有給出答案。短期,只能面對高額的利息成本。

被蒙牛伊利遠遠甩在身後,光明乳業已不是上海人心中的那個光明

那麼,光明乳業為何要大規模舉債來擴大國外業務呢?因為公司業績下滑明顯,寄希望於國外業務擴張。2016-2018年,光明乳業實現淨利潤分別為5.6億元、6.2億元和3.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4.6%、10.1%和-44.9%。而公司業績下滑,主要有兩個原因。

被蒙牛伊利遠遠甩在身後,光明乳業已不是上海人心中的那個光明

第一、公司的王牌產品衰敗了。光明乳業2009年推出的明星單品莫里斯安,在連續5年雙位數增長後,在2016年收入開始呈現兩位數下滑, 2018年光明酸奶銷量為70萬噸,同比下滑14%,即使請劉昊然代言也無濟於事。這主要是行業競爭的加劇,莫斯利安在蒙牛純甄、伊利安慕希的瘋狂擠壓下,毫無抵抗力。

被蒙牛伊利遠遠甩在身後,光明乳業已不是上海人心中的那個光明

第二,公司產品侷限於一隅。儘管莫斯利安是光明的旗艦王牌產品,但公司賺錢的業務卻是低溫奶業務。2016年,光明低溫事業部盈利約7億元,而常溫事業部盈利不到3億元,遠低於低溫事業部。由於低溫奶保存時間段,再加上我國冷鮮運輸體系的不完善,導致光明的產品很難向偏遠的四五線市場拓展,所以,這大大限制了公司的擴張。

三、總結

手握大筆資金卻還在大幅舉債,導致光明乳業財務費用激增,這在公司業績下滑下,猶如雪上加霜。但光明乳業至少還是上海人眼中的那個光明,高品質的產品依然得到了當地市場的認可,希望公司能繼續堅持做好產品。

文末劃重點:

有趣又有料的乾貨財經,

“小北讀財報”與您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