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要想長久,必須具備的一“基石”是什麼?短命王朝都栽在這裡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眾所周知,清朝是由滿人建立的王朝,他們結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曾經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徹底結束了蒙古在中原的統治,將元廷驅趕出中原,明成祖朱棣也曾親自率兵出征,安定邊境,經歷了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明朝國力強盛,揚名海外。

但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王朝,也避免不了走向下坡路的命運,明朝末年面臨的危機不止是來自滿清大軍的侵略進攻,還有來自國家民間發起的農民起義,由李自成發起的兵變,滿清軍隊和李自成的大順軍使得國家戰亂不休,最終是李自成“近水樓臺先得月”,大順軍攻陷北京,就連崇禎帝也在景山自殺殉國。可以說若是沒有這次的起義作亂,大清國想要入主中原還需要推遲數十年。

王朝要想長久,必須具備的一“基石”是什麼?短命王朝都栽在這裡

1606年,李自成出生在米脂河西200裡的李繼遷寨,年少的他喜歡槍馬棍棒,父親死後他去了明朝負責傳遞朝廷公文的驛站當驛卒,負責照看馬匹。1628年,明思宗對驛站進行改革,李自成下崗回家,此後他本來平凡的命運走上了另一條路,他因為欠債不還,被人告到衙門,縣令下令"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最後被他的親友救了出來,年底他殺死了債主,禍不單行,他又殺死了出軌的妻子。

揹著兩條人命的李自成只能投軍以活命,但能夠殺兩個人的人尤其是普通之人,而後他又殺死了參將王國和當地縣令,發動兵變,接著就開始他征戰四方的傳奇經歷,經過數年發展,他終於積攢下了勢力,軍隊發展到數萬,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即民歌之"迎闖王,不納糧。"此時的明清雙方的大軍還在交戰,李自成趁機在民間招撫流亡的貧苦農民,擴大勢力。

王朝要想長久,必須具備的一“基石”是什麼?短命王朝都栽在這裡

古代百姓是最普通的階層,無權無勢,他們只能依仗著國家和統治者,若是國家衰弱,遭到侵略,那麼他們就無法安居樂業。明朝末年,國力衰弱,此時朝廷需要對付後金,還需要平定國內的農民起義,這需要巨大的財政力量支撐,最終還是平攤在了老百姓身上,不僅如此,當時關中地區天災頻發,農民沒有收成,甚至是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

在這樣的境況下,官府沒有作為,他們失去了對統治者的信任,更願意相信從民間崛起的李自成,他打著"均田免賦"、"給牛種,賑貧困,畜孽生,務農桑",又"募民墾田,收其籽粒以餉軍"這樣的口號,能夠幫助他們解決飢餓的困難,如此李自成贏得了民心。而民心是承載一個王朝最根本的“基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就是根基力量,沒有百姓,沒有民心,那就意味著這個王朝很快就要結束了。

王朝要想長久,必須具備的一“基石”是什麼?短命王朝都栽在這裡

1643年,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同年十月,他攻破潼關,殺死了督師孫傳庭,佔領陝西全省,李自成的順利讓不少的明朝官員都選擇了向他投降。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以李繼遷為太祖,建國號"大順",隨即他就親自帶著軍隊東征北京,一路攻城掠地,當他到達代州時,遭遇到了守關總兵周遇吉的固守,雙方大戰十餘日,最終李自成成功攻陷代州,周遇吉的夫人和婦女二十多人堅決守城,登屋射箭,然而最終都被燒死,在攻克寧武關之時,李自成下令屠城。

很快,他就達到了北京,崇禎皇帝以身殉國,可大多官員卻選擇了投降,苟且偷生,根據記載,“叛降如雲”,跟著皇帝殉國的只有二十一個人。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人們都愛惜自己的性命,官員們更是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預料到了明朝的結局,所以選擇歸順李自成,保全自己的利益。

王朝要想長久,必須具備的一“基石”是什麼?短命王朝都栽在這裡

為何明朝面對李自成的進攻會兵敗如山倒,數年來的王朝底蘊難道還不足以應付一個農民起義嗎?確實,明朝軍隊的實力自“土木堡之變”後就大打折扣,“三大營”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威風強盛,到了後期,不止是朝政腐敗墮落,就連軍營的將帥都是在為自己謀取私利,面對敵人的槍炮聲,首先想到的是逃跑,只有少數的軍隊會選擇誓死抵抗。

這暴露出來明朝國庫空虛的大問題,就連國家都有嚴重的財政問題,軍餉都發不出來,底下的文官武將更是大肆掠財,以保證自身利益,他們自然不會選擇為一個“空殼子”國家效力,甚至犧牲生命,最終也換不來軍功。所以等李自成闖進城後,他發現每個官員都很有錢,這自然不是通過正當手段得來的,國家的工資根本不夠他們花銷,這都是通過暗箱操作得來的,皇帝讓他們掏錢,他們掏不出來,百姓的錢又都被他們中飽私囊,這就使得國庫空虛,百姓民不聊生。

王朝要想長久,必須具備的一“基石”是什麼?短命王朝都栽在這裡

朝廷出現了問題,那麼就會影響到軍事,也難怪明軍屢屢吃了敗戰,就連兩支精銳部隊都無法取勝,孫傳庭的陝西邊軍被全殲,而吳三桂的遼東軍不戰而輸,失了氣勢,由此可見明朝的軍事力量不堪一擊其實是在反應明朝國力的衰弱。

一個國家的滅亡取決於多個方面,政治、軍事、經濟,當然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從起義發家的開國皇帝,他們都首先從民間贏得了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