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只有30%家庭有車,與歐美日有較大差距,為何汽車銷量14個月持續下跌?

野馬和尚


根據相關權威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年底,我國登記在案的汽車總量達到3.2億輛,雖然從人均保有量上分析,中國的汽車應該還是上升空間,但是從總體數量上看,國內的汽車銷售已經被前幾年透支了,並且當前汽車銷售恰逢多重負面因素集中期,所以汽車銷量持續下滑。


當前的汽車市場明顯面臨以下幾個壓力:1、全球經濟降速與國內經濟增速減緩壓力;2、新能源汽車換代壓力;3、房地產業帶來的居民消費增長壓力;4、新生代消費階層的負債壓力;5、汽車產能過剩壓力;6、二手車市場壓力;7、使用成本壓力等。

一、全球經濟降速與國內經濟增速減緩週期

由於外圍貿易等因素的影響,國際經濟增速持續下滑,這會給出口企業帶來壓力。國內經濟依然沒有明確走出逆週期,增長不足,再加上國內處於產業轉型期,所以就業增長緩慢。而經濟逆週期往往對汽車業會形成明顯的衝擊,歐美與發展中國家大都如此,這是由消費結構決定的,所以當前的汽車銷售受大環境制約。

二、房地產業帶來的居民消費增長壓力

由於國內房地產價格過高,年輕人結婚買房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房貸原本就壓力山大,如果再加上車貸,有多少年輕人能夠供得起?

根據國家居民貸款的數據統計,全國的居民貸款總額高達49萬億人民幣,人均負債平均下來3.5萬。若去掉未成年與老齡人群,人均負債應超過十萬元,而這些恰恰是買車的主力群體。居民負債的快速增長,對汽車消費會形成明顯影響。

尤其是90後一代漸成國內消費主體,但中國90後一代人的債務與收入比達到1850%,該群體欠各種貸款機構和信用卡發行機構的人均債務約12萬元人民幣。年輕人的負債高增長對汽車消費明顯不利,而汽車消費90%基本上都是貸款消費,而從負債增長來看,國內汽車消費處於一個週期性的飽和狀態,中期進一步擴張存在一定的難度。

另外,國內股市長期低迷,廣大投資者長期投資存在虧損或無收益率的情況,而股市投資者不少都是中產階層,是主要購車群體,股市缺乏財富效應,這會抑制消費,自然也會影響汽車消費。

三、新能源汽車更新換代不理想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同比下滑4.7%,為近兩年來首次負增長;8月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同比下滑15.8%;9月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同比下滑34.2%。

新能源汽車是國內汽車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但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存在續航、充電、電池更換、維修費用高、補貼等問題,所以導致不少消費者駐足觀望,這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了新考驗。市場其實也在等待更成熟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四、二手車市場

2019年1-9月全國累計完成交易二手車1058.52萬輛,同比增長4.32%,交易額為6670.46億元。雖然二手車市場增速與新車銷售今年都明顯減緩,但是9月二手車經理人指數為52.6%,迴歸到榮枯線之上。9月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為131.18萬輛,同比增長7.47%,較8月份增速明顯加快,這也說明國內乘用車市場進入了“存量時代”,這個週期內新車的銷售增長容易減緩。

四、成本問題

舉個例子,現在的某些一線城市的申請車牌不僅時間長而且價格昂貴,拍一張車牌都要等待一兩年的時間,價格高達9萬左右,這怎麼可能不抑制汽車消費呢?

當前不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一年正常的養車成本大概在15000—21000之間,這對普通工薪階層壓力還是有點大,如果車輛出現一些問題那成本就更高了。再加上道路堵、停車難等問題,因此對汽車銷售還是形成了一些影響。

綜合來看,在前幾年國家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汽車銷量大幅增長,但是汽車是大額耐用消費品,也會導致出現市場飽和週期,尤其是在經濟逆週期中表現會比較明顯,除了上述一些原因之外,新標準與產能過剩等問題也對當前的市場銷售形成一定的影響。如果沒有國家政策刺激,預計今明兩年汽車銷售增長會比較緩慢。


馨月說財經


以前買車是身份的象徵,現在只要買了車立馬讓你變成弱勢群體,成了待宰的羔羊,油價高、停車難、停車費貴、各種違章罰款,而且還有一種彈性違章叫禮讓行人,讓你到了路口膽顫心驚!即使你駕車不違章,撞了闖紅燈的人和非機動車你還得賠百分之十,甚至你還得擔責任,誰叫你有車呢,誰叫你有保險呢不宰你宰誰?買了車就是案板上的肉,銷量不下滑才怪呢!


洲洲快樂


差距就是美國要麼無磚家,要麼有是替人民講話的。中國遍地是磚家,前天說汽車汙染,限購。咋天說擁堵,限號出行。今天搞新能源,明天要費掉國五,後天就要推出國七,搞的人心惶恐不安!


貝勒爺196478214


我國有歐美日的收入嗎?我們的用車成本比他們低嗎?他們有單雙號限行嗎?我們的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是多少名次?


風快如電


先搞清楚數據

來看美國方面的數據

美國註冊車輛數量2.8億,人口3.27億,983.4萬平方公里。

再來看中國的數據:

截取的美國數據是車輛註冊數據,那麼對應的應該是機動車保有量,總數3.4億。人口13.86億,土地960萬平方公里。中國家庭數量4.3億戶。

題目讓我很疑惑,30%家庭有車的數據,在統計上面看並不合理。我們就當私家車算,保有量也有43%。

實際數據差異

根據去年12月我國的一些統計數據,我國私人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4成,但是在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當中,我國的汽車保有量,每1000人大約是173量,折算為總量為2.44億量。所以,各數據彙總之後,我國機動車的家庭保有量應該是40%以上。當然,即使如此,我國在世行保有量排名還是低於伊朗和南非。而且,的確,我國汽車銷量進入下坡路。今年之前幾個月也是連續下滑。好了,拋開數據,我們來看汽車下滑的問題。

為什麼汽車下滑?

和美國比較,我國用車成本較高

一個是油價。

美國有頁岩油技術發展的原因,我們油價跟蹤布油期貨,美國跟蹤美油期貨,布油一直比美油更貴,另外我國汽油含稅,消費稅增值稅疊加多種費率,佔比達到44%左右。所以我國油價負擔高於美國。

二個是過路費成本。

高速公路我國建設較快,成本較高。美國數百年的高速公路長度,我國幾十年就超過了。所以短期建設高峰之後,成本會需要實際收費來分攤。這個很好理解,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有建設,就要產生成本。

和美國比較,我國國情也需要減少汽車保有量

上面的數據顯示,我國和美國地理面積差不多,但是人口多了很多。而且,從地理上,美國南北大平原,車輛行駛一馬平川,我國西高東低,大量土地是山峰丘陵。所以我國實際發達的地區比較狹窄,集中在東部地區,而美國東西部都可以居住,車輛和房產都很分散很寬鬆。所以美國房子大多為獨棟建築(single-family)。他們距離市中心都很遙遠,所以一戶人家兩輛車稀鬆平常。同樣的,像Costco這種模式,就是停車加油量販超市模式,對於廣域的美國較為合適。

而我國大城市出現了車輛限購和堵車同時出現的情況,要了解國情,有些不是買不起車,而是被限制購車。而城市擁堵治理最好的方式是發展公共交通。這幾年地鐵在城市的普及也限制了車輛數量的擴大,要知道,我國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0%,城市裡有大量人口。

需求量也的確有所下降

經濟也的確有些增速下滑,車輛是經濟週期性產品,當然會有一定的因果。而最近幾年新能源車的補貼浪潮也有一定的透支需求,這導致車輛需求提前釋放,而當補貼退坡,需求也跟著往回走。

最近的汽車銷量數據:

2019年1到9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產銷量較上年同比分別下降11.4%和10.3%。車輛銷售已經連續15個月同比下滑。


分割線為後期添加內容:

很抱歉,有讀者對我的國土數據有質疑,數據是谷歌來的。說真的,我打上去的時候,的確是沒有考慮到國土面積排位的問題,搜了下百度,美國是937萬平方公里,的確有出入,我不是地理專家,無法解答關於地理面積數據差異的問題,網絡搜索結果是美國的一些湖泊,按照規則計算,添加到了國土面積,所以美國的國土面積有調整。至於中國的面積,百度是963.4057萬平方公里,實際數據差約4萬平方公里,我也不知道差異由來。國土問題需要呼籲專家,這的確是個嚴肅的問題。我只陳述問題,沒有過多發言權。


財經紙老虎


我國雖然只有30%家庭有車,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但是我國人口數量世界第一,每年的汽車生產和銷售量已經連續多年世界第一。但從去年以來,汽車銷量卻開始連續下滑。

造成國內汽車市場銷量持續下滑的原因何在?

首先,經濟增速放慢。經濟增速放緩,直接使得居民汽車消費熱情降低。人們開始理性消費,不再狂熱借貸消費。6%的GDP增長,意味著高速增長時代結束,經濟開始進入平穩增長階段,人們的消費心理開始出現變化。

其次,由於我國居民車輛保有量已經達到2.5億,即將超越美國2.53億成為世界第一,千人汽車保有量平均179輛,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170輛。大部分城市已經擁擠不堪。上班高峰時段、節假日,甚至平常出門經常都會開車堵在路上。

第三,停車難,車位費貴。經常看到有新聞報道幾十萬、上百萬的車位費。很多人買得起車卻已經停不起車了。而開車到市中心找車位的時間,經常甚至要比路上開車時間要久了。

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而發達國家約為1∶1.3。保守估計我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

停車難直接影響是增加了生活成本和交通事故。間接影響更多,有限的停車空間易引發車主間的矛盾,破壞城市和諧,降低人們的幸福指數。

第四,前些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力度很大,在上牌方面又有政策優惠,所以在國家補貼與政策優惠期間,汽車消費出現了超前消費現象。

人們的買車需求被提前消費了。現在國家補貼力度減弱,汽車銷量自然就有所回落。今年9月新能源車銷量只有8萬輛,比去年同期下跌超過34%。

第五,當前城鎮居民債務壓力較大,在經濟繁榮期提前消費,現在不得不降槓桿,勒緊褲腰帶,儘量延遲消費。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發佈的《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住房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為77.7%,遠高於發達國家,房貸支出限制了很多家庭的其他消費。

統計數據也顯示,90後現在平均負債率高達1850%,人均負債12.79萬,超過一半的年輕人使用了網貸。郭樹清在今年陸家嘴論壇上說:“相當大比例居民家庭負債率達到難以維持的水平。”

第六,不同於歐美國家,人們出行主要靠汽車,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城市公交系統建設,已經比歐美國家發達。公交、地鐵、高速公路、高鐵四通八達,極為方便,開車的需要隨著公共交通的鉅額投資而減少。

美國有地鐵的城市沒幾個,連休斯頓這樣美國第四大城市都沒有地鐵,中國連二線城市都有了地鐵。而中國高鐵營運里程超過三萬公里,超過世界高鐵里程的三分之二,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第七,由於油價居高不下,養車成本不斷提高。而且隨著國家交通法規的不斷完善、嚴格,限行、扣分、醉駕處罰、罰款等措施也間接提高了養車成本。很多人買得起車,卻開不起車、養不起車。隨著社會治理的進一步完善,在交通違法上的處罰措施還會進一步加強。


上林院


買車的都是有錢人,沒錢的買車就是個累贅,中國百分之二十的有錢人都買車了,還有百分之十的裝逼的窮人也買車了,而這裝逼的都是貸款的,現在是又是還車貸又是養車,物價上漲,工資又不漲,日子不好過,人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剩下的百分之七十都是窮人了,再也不敢買車提前消費了!


阿琪43108478


這個問題發表個人一點粗淺的意見。第一,該買車的差不多已經都買了。私家車,在中國以前是高消費商品。在十幾年前誰家要買個轎車,那是很風光的。可如今就連在外打工的買車也成了一種普遍現象。我所在的公司員工只有300來人,但私家車的擁有量已經有100多部了。所以說買車的高峰期已經過了。以後走下坡路,那是必然的。第二,現在擁有私家車給人們的生活,帶不來方便,反而帶來了煩惱。像我們外地打工的,平時車子上下班根本開不了多少路,除非逢年過節回老家還算用處大一點。平常到市裡面去,基本上坐公交車還要多一點。因為停車難,行車難,是每一個城市的通病。現在交通法律方面又特別嚴格,一不小心就會被罰款扣分,開車進城,反而有心理壓力。我個人是有強烈的這種感覺的。第三,擁有私家車的開支也不可小覷。保險,油耗,過路費,保養費,違章罰款,年審等。一部車算下來一年沒有1~2萬塊是拿不下來的。如果是理智一點的人的話,現在寧願打車坐公交,也不再買私家車了。總之什麼東西發展都會有一個從低到高從高再到低的過程。雖然說私家車的銷量在減少,但是總體來看這個數字還是不小的。


人間百姓雜談


說一個身邊的事:今年清明期間回老家,開倆輛車,我坐侄子的車二手馬6,回老家前他就做了功課,準備走國道,這樣可以省105元的過路費,結果路況不熟跟導航又上了高速,很是懊惱,高速還在修路,交了過路費路況還不好,他的職業是一名廚師,每月7000元工資,我弟開的是雷克薩斯SUV.每年僅收租子約50W.標準的中產,從不為油費停車費計較的主,我就同我侄子說,有車當同你小叔一樣,這樣就不會為車所累,要不就像我一樣不開車,當然我也不白坐他的車,二哥三哥我和小弟四家,回老家我負責吃飯晚餐和午餐,早餐我本來要買單的,侄子說小錢他買,小弟負責住宿,我的住宿費我自己交的,真的實現財務自由了車是地地道道的工具,不再為車所累,不然開車真的是負擔,我也買過車,只是路盲,一年違章罰款8K多,後來就不開車了


雪蓮花70935


其實說買不起汽車有點過了,現在汽車便宜的3萬多就到手了。關鍵還是用車太不方便了。

先說年審,六年後每年一次的年審太擾心了,如果取消私家車年檢,很多人買了車,哪怕一年開不了幾次,放家裡也無所謂,當一個備胎用也行。

路上到處都是攝像頭,還有N多流動攝像車,隨時對付稍微不注意的你。上個月去處理違章,發現有一個單子是在路邊停了28秒,人也沒下車,問為什麼成了違章,交警告訴我,停車15秒就算違章,說得不好聽點,突然接到個電話,靠路邊停車接個電話時間都不夠。

禮讓行人就更扯淡了,平時在路上,遇到小狗過馬路都會停車讓行,對人就更不敢沾邊了,但有的地方,斑馬線路段寬,顧了這頭沒顧那頭,一不注意就被拍照罰款,你交警知道哪裡容易違章,不要跑那裡拍,而應該在那個斑馬線上裝紅綠燈呀,這樣才是為民,而不是隻顧罰款。

所以現在有朋友如果問我買什麼車好,我都是勸朋友不要買車,出門打車比買車出行,要省錢、省事、省心,實在是錢多要裝B,那沒問題,買豪車。

再從投資角度看,象車這種貶值快的商品,如無必要以租為宜。

現在看網上發佈的數據,也確實如我說的那樣,豪車銷量不錯,一般的代步車銷量降低,看來大家都已經認識到了。

所以要提高汽車銷量,不是靠降價提升,而應該先提高用車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