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德興是中國著名的銅都,是宋代溼法鍊銅鼻祖張潛等名人的故鄉。世界溼法冶銅第一人張潛,著有溼法鍊銅專著——《浸銅要略》,技術領先歐洲五百餘年,是德興悠久礦冶文化中輝煌燦爛的一篇。上饒市北部的德興位於贛、浙、皖三省交界處,境內群山連綿,峰巒重疊,崗陵起伏延展。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亞洲最大露天銅礦場 攝影:盧清國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亞洲最大露天銅礦場 攝影:盧清國

德興銅礦在唐、宋年間已經開採,用溼法鍊銅。1956年開始普查勘探,發現有兩個大型斑岩銅礦區,並伴生有鉬、硫、金、銀等元素。1958年5月成立德興銅礦,1965年建成北山礦,地下開採;1971年建成南山礦,露天開採。德興銅礦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露天銅礦,礦藏特點是儲量大而集中、埋藏淺、剝採比小、礦石可選性好、綜合利用元素多。在世界礦業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亞洲最大露天銅礦場 攝影:盧清國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亞洲最大露天銅礦場 攝影:盧清國

成為亞洲第一銅礦江西的銅資源位居全國首位,已探明儲量的銅佔全國的銅工業儲量的三分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銅工業基地,1979年建立了江西銅業公司,現有“六礦兩廠”,即德興銅礦、永平銅礦、武山銅礦、東鄉銅礦、城門山銅礦、銀山鉛鋅銅礦和貴溪冶煉廠、上海冶煉廠。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亞洲最大露天銅礦場 攝影:盧清國

德興銅礦現為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主幹礦山,現有銅廠、富家塢等兩個採場,大山選礦廠、泗洲選礦廠,以及精尾廠動力廠等29個子單位,職工16000餘人。六個礦山探明銅儲量合計有1387萬噸,德興銅礦在1993年10萬t/d的採選規劃成為亞洲的特大型礦山之一。現開採的礦產年產銅精礦有10.2萬噸,佔全國銅精礦總產值的25%。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亞洲最大露天銅礦場 攝影:盧清國

從古至今,德興因礦產資源而變得不同。在古代,這特殊的地質條件使得北宋鍊銅家張潛著述《浸銅要略》,開創了溼法鍊銅的先河,成為古代溼法鍊銅的鼻祖,大力發展了當地經濟。在今日,今日的德興繼承著“中國銅都”、“銀城”、“金山”的榮譽。年產銅居中國之首,年產黃金居江南之首,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亞洲最大露天銅礦場 攝影:盧清國

同時德興的植被保護的也非常好,森林覆蓋率76%,是中國最早的"百強"林業縣(市)和中國科技興林試點縣(市)之一。連續被評為江西省造林綠化先進縣市和江西省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先進單位。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現代都市人或多或少都有點莫名的懷舊情緒,在被擁擠人群和堵塞的交通折磨一天之後,在鋼筋混凝土築就高樓大廈中穿行一天之後,心底不由冒出對鄉村鵝卵石小道的渴望,對青磚黑瓦中閒適生活氣息的嚮往。

正是被這種情緒所感染,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也越來越熱衷於原汁原味的鄉村風貌。在參觀銅礦後我們驅車前往附近的一個小村,車上閉眼休息了一會兒,睜開眼時已經是滿眼的綠。還未到茶園,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疲憊全無。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來到茶場前,一把巨大的四方壺聳立著,添上一壺四方茶,迎來送往八方客,展示了江村人民樸實、熱情好客的美好品質。走入茶園,呼吸著漫山遍野的清甜茶葉香,靜靜感受這裡的茶文化。群山環繞間,放眼望去,是大片大片的綠色茶園,茶園裡建有一處亭子點綴其中。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江村翠綠的竹園,疏密有間、竹影搖曳,伴著鳥語花香走在其中,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香屯街道汪家村江村,茶園依著地勢而建,延綿起伏,風光秀麗,曲線優美。一簇簇茶樹沿著蜿蜒的山坡,排出美妙的弧線,山水相接,雲蒸霧蔚,茶芽茵綠,山色如黛,歎為觀止。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香屯江村50年代就有了老茶園,當時產量和質量不高,靠天吃飯,並且經營產品單一。這些年茶園範圍擴大許多,成立了香屯苗木專業合作社,由香屯汪家江村的創業能人牽頭,返鄉人士共同發起引導村民勞動力、貧困戶以山林經營權、勞動力、資金入股打造集生態休閒、健康養生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發展至今已有一千餘畝。

茶園現已建成“千畝綠化苗木、千畝高產茶油、千畝茶葉、千畝中草藥”四個特色的千畝種植基地,即壯大了集體經濟又幫助精準貧困戶脫貧致富。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村裡建有村史館,斑駁的牆面,似乎都在訴說著歲月的痕跡,見證著江村的歷史。江村的宗祠祠堂,珍藏著一本歷史悠久的江氏蒙規,外出經商或求學的遊子都記得抄一份帶在身邊,不管身處何方,他們永遠記住孝、善、廉,在他們心裡這就是一份念想,是故鄉的根。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江村人民生活淳樸,德、孝、廉文化傳統是人們記在腦中、傳在口中的“無形”資產。據南豐烏石《江氏》字派表記載,江氏祖籍為福建省南豐縣烏石崗村人,約在明朝正德七十一年間遷入,至今500多年之久,風雨滄桑。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數百年來,江氏人艱苦創業,勤勞耕耘,民風淳樸,謹遵祖規家訓,從古自今沒有違法犯罪案例。當地的百姓生活寧靜、平和,有些年長的村民,幾乎還保持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淳樸民風。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黃昏時分夕陽正在西下,江村苦櫧樹下有很多小朋友玩耍,母親帶著小孩吃飯,一派和諧景象。苦櫧是江村的村樹,森林公園裡大片的天然苦櫧樹林,上百年樹齡的隨地可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苦櫧?聽江村老人說,觀音菩薩的小童子,有一次不小心將制仙藥的苦櫧子撒落於此,才生出了漫山遍野的苦櫧樹。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村口的一株老苦櫧,與江村同齡有數百年曆史了,在江村人的心中,樹的地位很高。村裡就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林子裡的樹只種不砍,良好的生態在他們的愛惜下,才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萬物有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和諧共生,這些苦櫧,像是神靈般的存在,護佑著江村的幸福平安。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銅礦,和那如詩如畫的茶園小村

如詩如畫的江村茶園小村 攝影:盧清國

在香屯街道汪家村江村秀美鄉村,漫山遍野的紫薇花縱情開放,萬畝茶田翠綠欲滴。江村正按照“旅遊+農業”的建設思路,結合鄉村特有的文化底蘊,打造集養生度假、民俗文化體驗、拓展益智為一體的風情村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德興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正煥發著山城獨特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