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皖北、蘇北、魯南一帶(11)

《山海經 海外南經》(下)【海外四經最後一篇,與前文“海外東經”在連雲港形成閉環】

13,不死民在其東,

其為人黑色,壽,不死。一曰在穿匈國東。

【按,其指前文之交脛國,即永城王油坊遺址一帶。不死民應指安徽宿州蕭縣金寨遺址一帶。人不可能不死。此“不死”應指該國該民長期連續存在近千年沒有缺環,沒有中斷的意思。

考古資料顯示——“金寨遺址的年代從大汶口文化中期延續到龍山文化中期,距今5200~4300年,其間沒有缺環,對研究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的過渡提供了關鍵環節。”】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宿州蕭縣金寨遺址

//資料:金寨遺址位於安徽省宿州市蕭縣莊裡鄉尠溝行政村金寨自然村周邊,向南延伸到宿州市埇橋區夾溝鎮草廠村,西北距蕭縣30千米,東北距徐州35千米。遺址坐落於皖東北丘陵之中的山前平原,西、南、東三面環山,西、北、東南臨小河,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遺址主體年代相當於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龍山文化中期,另有少量周代、漢代遺存。

發掘結果顯示,該遺址文化堆積從大汶口文化中期一直延續到龍山文化中期,之後有少量周代、漢代遺存。大汶口文化中期時,遺址西部為居住區,東部為墓葬區。大汶口文化晚期時,遺址西部主體是居住區,有少量墓葬,東部有少量墓葬。到了龍山文化時期,整個聚落向東北部推進。

東區為一處有著統一規劃的公共墓地,該墓地位於一土臺上,高於周邊0.5~1.5米。發掘揭露了該土臺的西半部,已清理墓葬53座,均成排分佈,少有打破關係。均為豎穴土坑墓,個別有二層臺,頭向絕大部分為東稍偏南,僅有兩座為北向。人骨保存較差,多為單人葬(37座),少數為二人葬(10座)、三人葬(5座)、七人葬(1座),葬具大多無存,僅一座有木棺碳化痕。隨葬品多寡不一,多在5~30餘件不等,最多的七人葬隨葬品多達110餘件。隨葬品以陶器為主,另有少量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組合以鼎、豆、壺、罐為主,另有杯、盆、背壺、尊、鬹、盉、缽、紡輪等。代表性器物有泥質黑陶瓦形足折腹盆形鼎、夾砂紅陶壺形鼎、夾砂紅陶折腹盂形鼎、高圈足鏤孔豆、盂形器、背壺、鴨形實足鬹、盉、雙鼻壺、圈足尊、盅、長筒形器等。玉器均為小型飾品,有玉璜、小玉環、小玉璧、玉墜、玉珠、玉管、三聯璧、牙璧、綠松石墜等,主要位於人骨的頭頸部。石器有石錛、石鑿、石斧、石鉞、礪石、石環等,其中一座墓葬人骨右下臂上套有2件石環。

墓地上部有少量大汶口末期至龍山早期的房址、灰坑和墓葬,墓葬保存較差,無人骨,僅有個別陶鼎、罐等。土臺墓地邊緣斜坡處為龍山早中期的地層堆積,出土有鳥首形鼎足等。

2016年度西區位於"玉石塘"的東側和南側,在東側偏北位置發現一條濠溝。開口寬12米、溝底寬4米、深2米,溝內堆積以灰褐土和紅燒土為主,出土較多的陶片和少量動物骨骼。" 玉石塘"南側發現一座大型紅燒土坑,平面近圓形,深3.5米,溝內填滿紅燒土塊,包含較多陶片和少量動物骨骼。陶片以泥質紅陶為主,少量彩繪陶,可辨器型有鼎、豆、壺、罐、杯、碗、缸等。鼎足主要為夾砂紅陶鴨嘴形和鑿形。

2017年北區位於村子東北角,發掘面積330平方米。該區堆積豐富,新石器時代文化層厚1.3~2米。從大汶口文化中期延續到晚期,主體為一片排房基址。該居住區亦位於一稍高臺地上,底部鋪墊一層灰白粘土。大汶口中期房址殘缺不全,殘存少量基槽,基槽填土為青灰粘土。大汶口晚期房址有單間、雙間和多間,殘存基槽和居住面,基槽填土為紅燒土,房址內有灶和燒烤面。

通過三個年度的發掘,我們對金寨遺址的年代、分期、範圍、聚落佈局及變遷有了明確的認識。金寨遺址的年代從大汶口文化中期延續到龍山文化中期,距今5200~4300年,其間沒有缺環,對研究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的過渡提供了關鍵環節。根據地層關係可分為四期:大汶口文化中期、大汶口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末期至龍山文化早期、龍山文化中期。遺址範圍西、北以河為界,南至溝渠,東至沖溝東側,東西長800米、南北寬600米,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是徐淮地區面積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金寨遺址對研究距今5000年前後中國中東部地區史前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意義。遺址地處蘇魯豫皖交界處,其文化面貌與魯南蘇北地區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較為一致,首次將大汶口文化中期的範圍向南推進到皖北地區。同時與豫中地區、江淮地區、江漢地區、環太湖地區都有一定程度的交流。其大汶口文化中期墓葬隨葬品中,夾砂紅陶帶蓋折腹盂形鼎與魯南鄒城野店遺址出土完全相同,壺形鼎多見於大河村文化中,瓦形足盆形鼎、盂形杯則被視為屈家嶺文化的代表性器型,雙鼻壺則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大汶口晚期文化面貌與尉遲寺類型早期較為一致。龍山早中期文化面貌與尹家城類型較為一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張小雷)//

14,歧舌國在其東。一曰在不死民東。

【按,其指前文之不死民,即蕭縣金寨遺址一帶。歧舌國在其東,加之下文的在崑崙虛西,位置應在山東臨沂沂河以西一帶,發現有臨沂蒼山東高堯-後楊官莊-程村等龍山文化遺址。】

東高堯遺址-楊官莊遺址-程村遺址

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商、周、漢,位於臨沂市蒼山縣莊塢鎮東高堯村南,東靠武河,西鄰臨沂--郯城--蒼山公路。2006.12月公佈為省級重點文保單位。

​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商、周、漢,位於臨沂市蒼山縣莊塢鎮東高堯村南,東靠武河,西鄰臨沂--郯城--蒼山公路。2006.12月公佈為省級重點文保單位。該遺址是土丘式高臺堆積,中高四周平地面積約2-3米,東西180米,南北150米,分佈面積約為270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豐富,地表採集標本有大汶口鼎足,龍山鬲足,龍山黑陶口沿,商周鬲足等,1963年村民在此挖地瓜窖子時出土一批晚商青銅器,1984年9月清理發現大汶口文化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兩座,出土罐、匾、背壺等一批銅器,同時發現晉墓一座,該遺址為臨沂地區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古遺址,對於研究該地區商、周、漢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據。

臨沂蒼山後出土300多件精美器物

2010-07-18 10:14:00 來源:大眾網—生活日報 □記者 郭學軍 實習生 李雨蔚 杜麗江

記者昨日獲悉,為配合棗莊到臨沂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臨沂市文物局等單位組成考古發掘隊,於今年5月份到7月份,對位於臨沂蒼山縣神山鎮後楊官莊村北約700米的後楊官莊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臨沂蒼山後楊官莊遺址

據主持這次考古發掘工作的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德亮介紹,該遺址是20世紀 80年代發現的,其後當地文物部門進行過多次考古調查,並採集過大量文物標本。遺址所處地勢比較平坦,中間略為隆起,燕子河穿越遺址西部邊緣。鑽探資料顯示,該遺址地層堆積較厚,最深處近2米,是臨沂地區一處相當重要的古文化遺址。

“這個遺址平面呈橢圓形,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250米,面積10萬平方米左右。這次考古發掘,共開挖5米×5米探方22個,連擴方在內發掘面積達753平方米。”何德亮研究員告訴記者,該遺址主要有灰坑、溝和墓葬,共出土各類器物300多件。(有刪節)

還有3座墓葬是山東龍山文化時期的。其中的3號墓開口在2層下,距地表25釐米。墓葬結構為長方形土坑豎穴,長2米,寬0.46米,深0.8米。根據骨骼情況判斷,死者為成年男性,仰身直肢。男子骨骼粗壯,保存非常好,無隨葬品,身高應在1.8米左右。“讓我們感到驚奇的是,該男子左膝處插有一角質箭頭,他的死亡原因可能與該箭傷有關。”何德亮研究員說,這次出土的300多件器物中,光箭頭就有80件。這些箭頭種類繁雜,非常鋒利,有的相當完整。質料多采用板狀泥灰岩、閃長巖和千枚巖,形狀主要有菱形、三稜形、柳葉形、桂葉形等。除了有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骨角質箭頭和石箭頭,還有延續到周代的銅箭頭。這麼多的箭頭和該中箭男子墓葬的出土,說明箭在當地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僅是先進的狩獵工具,而且也是用於戰鬥的重要武器,應該是當時軍事活動激烈的一種反映。

這次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陶器中,除了鼎、盆、罐、碗、豆、鬹 等器物外,還出土了紡織用的紡輪等文物。另外,還有一枚最為精緻的骨針,不僅磨製光滑,針鼻還可以穿進絲線,說明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該地區紡織縫紉技術已經出現了。而周代排水溝的發現,說明了周代先民在居住地就有了排水防洪的意識。

“這次出土的石器很豐富,不僅有斧、錛、鑿、鏟、刀、矛、鏃等器物,還有打磨器和大量磨石。其中的大型石斧有7斤多重,堪稱這次出土的‘重’器。”何德亮研究員說,還有一把雙孔半月形石刀,製作非常規整,刃部仍十分鋒利,很是精緻。

“最為驚喜的是石鑽帽的出土,它在我省考古發掘中屬於首次發現!”何德亮研究員興奮地說,此次發現的石質鑽帽外部經過仔細磨製,內部有長期使用留下的凹槽和旋轉痕跡。這說明,在龍山文化時期,山東地區就有了“鑽”這種生產工具,也反映出當時鑽孔技術已經普遍得到運用。結合出土的大量帶“孔”的器物,遺址處很可能存在過加工石器、骨器的作坊,並且已經有了專業的分工。

何德亮研究員講,該遺址的延續時間,從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一直延續到周、漢時期,到唐代還有居民在此居住。從出土陶器來看,遺址中最早的遺存為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其年代大致距今5500年-5000年,屬於大汶口文化中期階段;一直延續到大汶口文化晚期階段。其後的山東龍山文化年代距今大約 4400-4200年,屬於龍山文化中期階段,也發現有龍山文化早期階段的遺物。

這次田野考古發掘工作所獲得的資料相當豐富,出土文物精品眾多,有些文物屬於首次發現 。這對於深入研究臨沂地區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的面貌特徵和文化內涵以及周、漢時期的歷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程村遺址龍山文化、商、周、漢,位於山東臨沂市蘭陵縣(舊稱蒼山縣)南橋鎮程村北50米處,1991.5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保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為緩丘高臺遺址,南北約380米,東西約250米,分佈面積約95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度約1.5米,灰褐土質,地表採集的標本有龍山陶片、商周鬲足、鬲口沿、漢代瓦片等,是該地區一處歷經龍山、商周、漢的古文化遺址。

另:豕喙民 《淮南子 墜形訓》與《海外南經》出入較大,除了穿胸(貫匈)國在不死民東之外,在反舌(即此處歧舌國)以東還有豕喙民,顧名思義,豕喙民當為考古發現的大汶口文化中下頜骨異常變形——變成豕喙(豬嘴)模樣的風俗習慣,或指用數量較多的象徵財富多寡的豬下頜骨隨葬。關於大汶口文化的總體介紹資料中顯示大墩子、王因遺址有頜骨異常變形的情形,下文關於大墩子遺址的資料中並未提及這一特徵。】

豕喙民:蘇北邳州大墩子大汶口文化遺址,位於位於蘇魯邊境,屬江蘇省邳州市四戶鎮竹園村,在邳州市北40餘公里,南距四戶鎮3.5公里,北距山東省蒼山縣小湖子約3公里 [1]

大墩子遺址的文化堆積層自下而上可以分為早、中、晚3個階段,經碳14測定距今約4500-6000年之間。最底層的最早階段文化堆積層為早於大汶口文化的北辛文化,中間階段地層為大汶口文化早期,最晚階段的上層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2] 。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邳州大墩子遺址出土器物

為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下層為青蓮崗期,中層為劉林期,上層為花廳期 [1] 。大墩子遺址平面近圓形,直徑約250米,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發掘出6000餘件器物和554座墓葬 [1] 。大墩子遺址與山東大汶口文化為同一種族類型,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大汶口文化各時期特點以及其相互關係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 [2] 。2006年5月25日,大墩子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

1962年12月,南京博物院進行考古調查時,大墩子遺址被發現 [1] 。

大墩子遺址所在是一片平原,東有大道口、西北有竹園、西南有小馮家3個村莊,與遺址相距均在1千米左右。附近有東伽河、西伽河和宋家溝,東咖河(文河)在遺址東約1千米,西伽河在遺址西約7千米,宋家溝(中伽河)鄰遺址西側,源出山東省蒼山縣,經小馮家和鳳皇莊入西伽河。大墩子遺址突出附近地面約4.3米,為一漫坡狀的土墩,其範圍因邊沿受淤,平面近圓形,直徑約250米,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 [1] 。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邳州大墩子大汶口文化的特徵十分鮮明

大墩子遺址文化層距地表較淺,基本上去掉表層20多釐米厚的耕土,就能露出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堆積層。文化堆積層較厚,平均在2-5米,先後發掘出6000餘件器物和554座墓葬。出土10件彩陶器,有8件出土於大汶口文化早期文化層內,2件出土於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地層內。大汶口文化早期地層內的8件彩陶器中,有2件陶缽、2件陶盆。出土1件繪八角星花紋圖案的陶盆。早期地層出土4種彩陶器,多為紅衣上加繪以線條紋為主的黑彩,其器形如罐形鼎、三足高柄杯等。遺址中還出土農業生產工具,如大量翻土用的石鏟,收割用的獐牙勾形器、石刀、古鐮,碾磨穀物的石磨棒。此外,出土古魚鏢、鏃、網墜等工具和鹿、獐、牛、魚、龜、蚌等殘骸 [2] 。

1976年,南京博物院在大墩子遺址發掘墓葬211座,平均1.24平方米就有1座,出土器物1500多件,較重要的有玉雕豬頭和獸頭,禽身陶塑象等數件 [2] 。

研究價值 大墩子遺址與山東大汶口文化為同一種族類型 [4] ,大墩子遺址大汶口文化早期地層出土的文物具有強烈的仰韶文化特點,有的又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這類彩陶遺存,一方面繼承和發展了大汶口文化的彩繪技術,同時又在西方仰韶文化的強烈影響下,產生了一種具有仰韶風格的彩陶器。比較研究發現,大汶口文化早期約略晚於中原的仰韶文化,而大汶口文化之前的北辛文化約與中原仰韶文化同時。出土的實物資料,見證了大墩子遠古先民各時期社會性質和發展,同時也是研究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之間文化關係重要依據,是沿海地區和中原文化之間相互關係的例證 [2] 。2006年5月25日,大墩子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

貧富分化 在大墩子遺址大汶口文化早、中、晚的墓葬中,都存在著隨葬品多寡不均的現象。多的達50-60件,有的還用狗殉葬,少的只有1-2件,有的甚至一無所有。這些都表明了當時已開始出現了貧富分化和私有制 [2]

15,崑崙虛在其東,虛四方。一曰在歧舌東,為虛四方。

【按,“崑崙虛”,筆者認為其意為“崑崙之缺”。這裡的“崑崙”指泰、魯、沂、蒙四條山脈組成的山東中部臺狀山地,因為高峻及渾圓,被稱為“崑崙”。《爾雅》說“三成為崑崙丘”,就是說山勢包括三段陡坡。後來西北地區的祁連山地甚至可能包括其它地區的某些山地,在《山海經》中都被稱為“崑崙”。也就是說,《山海經》裡的“崑崙”至少指兩個,一個在山東,一個在青海、甘肅一帶,可能還有另外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結合《中國自然地理圖集 華北平原的成長》提供的4200年前海岸線及大陸輪廓,可知這裡說的“崑崙虛”是山東崑崙當時獨缺一塊的地方,在今臨沂以南直至魯蘇交界處一帶,當時因為地勢較低,海水侵入,形狀四方。東南僅留一個岬角,即崑崙虛東的壽華之野,附近發現有臨沭北溝頭龍山文化遺址。詳見附文“《山海經》與《穆天子傳》的崑崙概念示意圖”。】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請注意上圖沂沭出魯入蘇處,為四方形古海灣,即崑崙虛

16,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齒持盾,一曰戈。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古山海圖中的鹿角杖,可能被戰國楚人看圖說話為“鑿齒之戈”

【按,“壽”即 “三壽”。 《古本竹書紀年》:柏杼子徵於東海及三(或作王,非)壽,得一狐九尾。《詩經·魯頌·閟宮》“保彼東方,魯邦是嘗。不虧不崩,不震不騰。三壽作朋,如岡如陵”。筆者認為,“三壽”即臨沭北溝頭、日照兩城鎮、東海峪、堯王城、五蓮丹土等龍山文化遺址一帶。前人多以為是壽命之壽,星宿之壽,都不準確。其實就是指日照附近一帶的地名而已,可能是三座城、多座城的統稱,龍山文化晚期為東方大國。在《山海經 海外東經》則稱為青丘國(九尾狐這種奇獸是判斷三壽與青丘指同地的一個參照),當時被認為是東部沿海的中心城市,豎亥丈量天下的座標原點。直到夏代的帝杼時期,仍然雄踞東方海濱。當然,夏代前期的太康、相時期出現過東夷的夷羿、寒浞入據夏都“代夏”局面長達幾十年。後來少康中興,其子帝杼東征三壽,或許是報復性討伐東夷,應與羿浞代夏相關。在帝杼的打擊之下,三壽大城最終成為廢墟,直至被現代考古發現。其國亡而其民存,仍散居該地,成為西周時期魯國的東鄰。上文所引《詩經》,顯然是沿用了該地的古稱,其實西周當時是顓臾、向(後為莒據)、其等國。

“壽華”之“華”應即《淮南子 本經訓》的“華丘”,就是前文所說之“嗟丘”,今前雲臺山即花果山。崑崙虛以東的“壽華之野”,必在山東臨沂、日照與江蘇連雲港三市之間這一片區域,當時這個區域大片陸地被海水覆蓋,是一個北寬南窄的狹長岬角,習慣於近身肉搏的鑿齒部族武裝力量(對應考古上的大汶口文化晚期),被羿率領的擅長弓箭遠程攻擊的中原部族武裝力量(對應考古上的龍山文化)消滅。】

17,三首國在其東,其為人一身三首。

【按,筆者認為鑿齒即大汶口文化當時正值青壯年的聯軍。壽華之野為戰地之名,則臨沂大範莊遺址、臨沭北溝頭遺址等在崑崙虛以東的遺址當屬三首國。當然,此三首國也可能也屬於上文《古本竹書紀年》和《詩經·魯頌·閟宮》裡提到的後代“三壽”概念的範圍。一個人不可能三頭六臂,圖騰畫“三首”,可能為三兄弟或結成聯盟的三個首領,後傳為“三壽”也是可能的。】

《海內西經》: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

【按,此三頭人或許即與三首、三壽相關。】

“青丘國”——即日照堯王城、東海峪龍山文化遺址一帶

《海外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

《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按,“其”指上文的朝陽之谷、神天吳,即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大吳山一帶,詳見本號關於連雲港一文。

“青丘國”當指今日照堯王城、東海峪所在一帶地區,甚至包括臨沂大範莊遺址和莒南化家村等遺址一帶,因為這些古遺址都屬於龍山文化堯王城類型。

《古本竹書紀年》、《詩經》等文獻則稱這一帶為“三壽”。 九尾狐這種奇獸是判斷“三壽”與“青丘國”所指同地的一個參照。啟建立夏朝前後,三壽為天下大國。在經歷羿浞代夏、少康中興之後,其子帝杼東征三壽。

《古本竹書紀年》:柏杼子徵於東海及三(或作王,非)壽,得一狐九尾。

《詩經·魯頌·閟宮》“保彼東方,魯邦是嘗。不虧不崩,不震不騰。三壽作朋,如岡如陵”。

筆者認為,“三壽”顯然指上文的“青丘國”一帶,即今日照市及臨沂市東南部一帶,另外可能也包括《海外南經》裡的“三首國”即今臨沂市臨沭北溝頭龍山文化遺址一帶。前人多以為“壽”是壽命之壽,星宿之壽,都不準確。其實就是指日照附近一帶的地名而已,可能是三座城、多座城的統稱。《海外東經》這裡反映其為龍山文化時期(即公元前2500年羿殺鑿齒之後)的東方大國。當時被認為是東部沿海的中心城市,豎亥丈量天下的座標原點。直到夏代的帝杼時期,仍然雄踞東方海濱。在帝杼的打擊之下,三壽最終成為廢墟,直至被現代考古發現。其國亡而其民存,仍散居該地,成為西周時期魯國的東鄰。上文所引《詩經》,顯然是沿用了該地的古稱,其實西周當時是顓臾、向(後為莒據)、其等國。

當然,三首國也可能也屬於上文《古本竹書紀年》和《詩經·魯頌·閟宮》裡提到的後代“三壽”概念的範圍。一個人不可能三頭六臂,圖騰畫“三首”,可能為三兄弟或結成聯盟的三個首領,後傳為“三壽”也是可能的。當然,夏代的“三壽”是包括先夏的“青丘國”地區在內的。

九尾狐以往多以為是九條尾巴,難以置信。筆者認為“九”是音義皆近的“乆、丩、勼”,就是彎曲的意思,比如九曲黃河,未必就是九個彎,而是彎彎曲曲的意思。這裡當時有尾巴捲曲的白狐狸這種珍稀的瑞獸。

大範莊遺址

大範莊遺址位於高崗地上,北高南低,南鄰乾溝,東、西、北面均為棗林,西距華陽故城3千米,東距小范莊水庫800米。遺址南北長約310米,東西長約106米,面積約3.5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度為1.2~2米。遺址保存較好,地表為耕地。

遺址北部分佈有大量大型灰坑,文化層厚1.2~2米,文化層包含陶片豐富,龍山時期文化層包含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鼎等,紋飾主要有:繩紋、籃紋、方格紋,還發現有石斧殘塊。殷商時期文化層包含陶片可辨器形有罐、鼎等,紋飾主要以繩紋為主。春秋時期文化層包含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盆、鬲等,紋飾主要以繩紋為主。戰國時期文化層包含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盆、豆等,紋飾主要以繩紋為主。 [1]

1965年,村民在此取土填汪,發現器物,報告上級部門,隨後原臨沂縣文物部門組織人員到此發掘,因"文化大革命"開始,發掘工作被迫暫停,共清理新石器時代墓葬26座,出土文物768件。其中石器20件,主要有鏟、鐲、鏃、石佩等;骨器23件,主要有骨鏃、獐牙、獸牙等。最多的器物為陶器,計725件,主要有夾砂陶、泥質黑陶、夾砂白陶、夾砂紅陶。器形大多數為平底器皿,三足器鼎和圈足器有豆和柄鏤孔杯。高柄鏤孔杯有30件,胎壁極薄,近似蛋殼,故稱為蛋殼陶,它是龍山文化黑陶中的精品,器型規整,器物光亮漆黑,造型多樣,是古陶中的瑰寶。

因遺址高出四周平原地表0.5至1.5米,大範莊村群眾稱其為"西嶺"。多年以來,經群眾不斷取土使用,"西嶺"面積逐漸縮小,其上層商周、漢代遺存已遭破壞。

該遺址發掘清理於1973年3月25日正式開始。參加者有楊殿旭、張鳴雪、劉心健、趙海峰和筆者5個"專職人員"。清理基葬周圍土方和保護現場等任務,由大範莊村抽調十幾名村民負責。由於當時條件很差,無財力搭建帳蓬,便採取早出晚歸、逐一清理的方案,即每天早晨從臨沂騎自行車趕到發掘現場,集中力量清理完一座墓葬隨葬品之後,再接著清理下一座,當日晚返回。縣文物組運載文物的交通工具,靠一輛地板車。因我當時28歲,在同事們之中年紀最輕,又是南京大學的畢業生,處於知識分子被視為"臭老九"的年代,我便主動承擔運回文物的任務。既要按時發掘清理墓葬文物,又要每天拉地板車往返40多公里,其中滋味只有自己明白!

遺址現場作業開始後,實地測量遺址南北長160餘米,東西寬140餘米,總面積近3萬平方米。發掘清理自東而西,並逐次編號,計有26座古墓葬。這裡墓葬的特點是:分佈密集,排列比較整齊,雖深距地表0.5至2米不等,但無疊壓現象和相互打破關係,可確定為氏族公共之墓地;再者,墓室均為長方形土壙(無棺槨),少數築有二層臺,墓主人頭南向,70°至90°方位不等,皆系單體仰身直肢葬,骨質已腐朽不全。隨葬品或置於死者頭部,或置於足部,或置於遺體之一側,具體原因不明。?

經過22天的連續作業,發掘清理工作至4月15日基本結束。該遺址共出土隨葬品768件,分為陶器、石器和骨器三大類。陶器數量最多,有725件,其中夾砂灰陶494件,泥質黑陶212件,夾砂白陶14件,夾砂紅陶5件。石器有鏟、鏃、錛、鑿、鐲和佩等,計20件。骨器為鏃、針、錐和獐牙等,計23件。隨葬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的陶器,平底器有背壺、瓶、杯、碗、匜等;三足器有鼎、鬹等;圈足器有豆、鏤孔高柄杯等。背壺在陶器中數量最多,達284件。其中有部分物品體積很小且火候較低,乃非用性的明器(即冥器,是專為隨葬而製作的象徵性器物)。?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大範莊遺址出土器物

隨葬品分佈情況是:7座墓中有獐牙,15座有陶鬹,17座有背壺,18座有豆,19座有黑陶鏤孔高柄杯,23座有泥質黑陶壺。?

大範莊遺址出土的器物,有明顯的時代特徵:背壺、細頸鬹、臺座折腹豆、黑陶鏤孔高柄杯等,屬於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器物;深腹平底罐、罐式鼎、繩紋匜、粗頸小袋足鬹、淺盤豆、黑陶壺和鏤孔高柄杯,屬於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早期的器物;盆形鼎、長流粗頸大袋足鬹、鏤孔粗柄豆、大平底盤,屬於龍山文化中、晚期的器物。?

該遺址出土隨葬品有兩個方面突出的價值與意義:一是隨葬品數量懸殊很大,如第17號墓有85件,而第16號墓只有1件夾砂灰陶盆。這種現象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私有制,貧富差別已存在。二是出土30件黑陶鏤孔高柄杯,數量之多時居全國第一位。其通體烏黑髮亮,質地極為細膩,輪制技藝精湛,造型優雅美觀,因胎壁薄如蛋殼(不足半毫米),故被稱為"蛋殼陶"。因"蛋殼陶"的柄部精雕著密集的幾何形鏤孔,所以稱鏤孔高柄杯。一件高20釐米的黑陶杯,重量僅有50克左右,堪稱國寶。它作為龍山文化時期製陶工藝的最高峰,為研究山東新石器時代文化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1/2

1. 【新鄭】大範莊遺址 .鄭州市文物局[引用日期2019-06-25]

學術論文 內容來自 馮沂. 山東臨沂市大範莊遺址調查. 《 華夏考古 》 , 2004

山東臨沭北溝頭遺址

北溝頭古文化遺址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城西北3公里處,鄭山鄉北溝頭村東北200米處。經鑑定屬龍山文化到周商西漢時代相沿為期較長的一處古文化遺址。遺址的地面或斷崖上暴露有大量紅燒土塊和石器及破碎的陶器等。附近亦出土過銅箭頭、貨幣、骨簇、甕等。

北溝頭遺址的發現和考察,把臨沭縣有人類活動的歷史推進到新石器時代,這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性發現。出土的文物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和藝術成就,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尤其是東夷地區的風土人情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北溝頭古文化遺址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臨沐縣城西北3公里處,鄭山鄉北溝頭村東北200米處。經鑑定屬龍山文化到周商西漢時代相沿為期較長的一處古文化遺址。遺址的地面或斷崖上暴露有大量紅燒土塊和石器及破碎的陶器等。附近亦出土過銅箭頭、貨幣、骨簇、甕等。

北溝頭遺址的發現和考察,把臨沭縣有人類活動的歷史推進到新石器時代,這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性發現。出土的文物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和藝術成就,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尤其是東夷地區的風土人情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1977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沭縣鄭山鎮北溝頭村以北100米處,有個佔地約30餘畝的形狀不規則的土臺子,土臺高約3米、長寬各 80米,土臺東邊被河水沖刷成斷崖狀,臺頂基本平整,略呈東高西低狀,這就是北溝頭遺址。1973年文物普查以來,出土的文物有:石斧、石鑿、穿孔石鏟、石鈁錘、石箭頭、白陶、灰陶鼎、黑陶鼎、高柄鏤孔蛋殼陶杯。關於北溝頭遺址記載最多的,便是"康王城"的傳說了。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北溝頭遺址出土器物

有史料記載,北溝頭遺址為康王故墟,也有史書稱之為故縣城。《魏書》上說,任城王,名雲,死後諡為康,因此稱康王。康王生前曾鎮守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深受百姓愛戴,死後百姓仍追戀不已,使他的事蹟在民間廣為流傳。

距北溝頭遺址2.5公里處,有個叫沙埠店子的村莊,當地村民告訴記者,村內原來有一土臺,相傳是康王的射箭臺。以前,射箭臺下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叫康王池,現在已經消失了。

當地百姓傳說,遺址處原是一座古城,大家都叫它北城子,佔地約7000餘畝。

漢朝以前,這裡是一座商貿和交通重鎮,從山西來的商客和馬隊都在此處歇腳。

據瞭解,現在留下的臺地遺址處,四周大約已削去了各20米,遺址旁的蒼源河,原來是一條小水溝,後來逐年被山水沖刷成河,至今河面寬已近200米。上個世紀60年代,有村民在南湖耕地時,從一墓地出土一把銅劍和寫有"日、月、天、王"字樣的銅鏡,有的地方還挖出過一些陶俑。

沒落古城:上至黑陶時代下至秦漢

1961年,北溝頭遺址被文物部門發現和保護考察,遺址現場設立了文物保護標誌。1974年,根據群眾反映,文化部門對北溝頭遺址進行了首次調查,整個保護區主遺址約佔地100畝,地形平坦,中間有一土臺子。

大發現:新石器時代臨沭就有人類活動

採訪中,臨沭縣文管所原所長王亮告訴記者,通過對遺址調查,從遺址遺物特徵上看,遺址包含大汶口晚期、龍山、嶽石以及周漢等時代。這裡在新石器時代陶器器類上多見三足器、平底器和圈足器。出土的陶器常見紋飾有弦紋、壓印紋、刻畫紋、附加堆紋、乳釘紋、錐刺紋和鏤孔。

上述特點和諸城呈子、日照兩城、臨沂大範莊、濰坊姚官莊等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器物大抵相同,尤其和臨沂大範莊出土的鼎、豆、罐、壺、等相似。但與龍山文化相比,相對質粗胎厚,比較遜色。

18,周饒國在其東,其為人短小,冠帶。一曰周饒國在三首東。

【按,周饒國大致範圍當在臨沭以東,連雲港贛榆之蘇青墩、青墩廟、大河東等龍山文化遺址可作為備考之一。時代上有待更詳細的資料來確認。】

《大荒南經》:有小人名曰焦僥之國,幾姓,嘉穀是食。

【按,據連雲港市重點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高偉先生的介紹,的確發現附近有些海濱的遺址不像一般的遺址那樣習慣吃貝類魚類等海產,但是種植農作物習慣吃糧食。這與此處描述相合,焦僥國人近海卻不喜歡吃海鮮而只喜歡吃糧食,所以普遍營養欠佳發育不良個頭矮小。

著冠之國在“海外四經”之中,四方各有一國。還有帶劍的,是戰國楚人看圖說話的誤解。劍的出現及普及並沒有那麼早,這裡所謂的“劍”,其實是龍山文化後期突然大範圍出現的牙璋,應為劍的前身。詳見孫慶偉《鼏宅禹跡——夏代信史的考古學重建》一書及相關報道、介紹。】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牙璋:《山海經》裡戰國楚人看圖說話想當然認為的“劍”

學者:4100年前牙璋突然間大範圍內同時出現,標誌著夏朝的建立

2018-08-02 22:08 搜狐網

關於夏朝是否存在,孫教授是堅信不移的,這點和許宏教授是一致的。許宏老師心裡也認為是有夏的,只不過許宏認為,需要出土的文字資料作為證據。在夏朝是什麼時候建立和滅亡的問題上,孫教授提出了一個新的視角:玉器和玉文化的興盛,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大特徵,而通過近些年的考古發掘來看,4100年前左右,牙璋在九州範圍內大面積出現,很可能標誌著夏朝的建立,在孫慶偉看了,牙璋就是夏王朝的核心禮器玄圭,它與夏王朝的興衰密切相關。

二里頭考古隊隊長許宏在其著作《最早的中國》一書中也曾談論過牙璋,牙璋最初興盛於海岱地區,後來向西傳播,在二里頭時代之前,牙璋廣泛建於九州各地的遺址中,但當二里頭文化興盛起來之後(也就是疑是夏朝的建立之後),牙璋就變成了貴族或者說是王族的專用禮器了,這時候僅僅在“王都”二里頭範圍內發現有牙璋,其他地區已經很少見了。象徵社會等級的奢侈品的生產與消費集中於二里頭遺址,反映了二里頭都邑核心化程度急劇增強的趨勢。

資料:蘇青墩與青墩廟遺址

蘇青墩遺址位於城頭鎮蘇青墩村北,為一大河灣沙灘,面積約15萬平方米。遺物上層有漢代陶片、筒瓦片,西周夾砂紅陶、鬲足罐口片;底層有新石器時期的三角形扁鼎足、錐形扁足、鏤空圈足、盤式紅陶鼎足、柱礎式陶紡輪、泥質黑陶器鼻、豆座、盤口杯等殘片。

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城頭鎮青墩廟村。為一高約3米,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大土墩,緊鄰的青墩廟遺址。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連雲港今景

19,長臂國在其東,捕魚水中,兩手保操一魚。一曰在周饒東,捕魚海中。

長臂國——或即連雲港市西南錦屏山二澗(上層)龍山文化遺址

《海外南經》:長臂國在其東,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一曰在焦僥東,捕魚海中。

【按,長臂國,在狄山即錦屏山一帶當時的濱海地區,連雲港市西南錦屏山二澗(上層)遺址可作為備考,這裡是當時大陸的最東端,以半島形式伸向“東海”,中間隔數公里的淺灣與嗟丘相望,而此淺灣即今連雲港市主城區。長臂國人顯然喜歡吃海產品,常在海中捕魚,營養豐富發育良好因而身高臂長。】

《大荒南經》:有人名曰張弘,在海上捕魚。海中有張弘之國,食魚,使四鳥。

【按,長臂國即長肱、張弘國,前人備言,不再贅述。】

資料:二澗遺址(上層)龍山文化遺址

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錦屏鎮崗嘴村錦屏山東南麓二澗水庫,新石器時代早期至漢代遺址,面積2萬平方米。1959年、1960年兩次發掘,出土100餘件重要遺物和2500餘件陶片,內涵極為豐富。出土的典型器物有新石器時代紅衣陶缽、磨光石斧、帶槽石斧等,還有戰國、秦漢的遺物。二澗遺址為探索我國文明的起源和我市海岸線的變遷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另外,關於連雲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可參考以下資料:

連雲港師專徐軍副教授文章(王穎院士指導)摘要:新石器時代,連雲港海岸線經歷過數次海侵和海退的演變。7000年前的連雲港海岸線大約沿著5-10米的丘陵山地邊緣的洪積階地和未遭受海侵影響的丘陵崗地上,即贛榆柘汪---石橋---城西---大嶺---東海白塔埠---安峰等鄉鎮一線,整個雲臺山山體均是海中島嶼,其中山地邊緣也有古人類活動。

距今6000年左右,連雲港境內海退,海岸線推進到(贛榆柘汪、石橋基本穩定)贛榆鄭園東---太平村---猴嘴南---南雲臺山東(朝陽、魏庵、大島山)---伊蘆山西---響水縣城一線以遠。這一時期,我市的青蓮崗文化(約6800~5900年)主要遺址有大村、陶灣、二澗、將軍崖、朝陽、灌雲縣大伊山、東海縣滎湖和贛榆的蘇青墩等。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連雲港歷史時期的海陸變遷

大汶口文化(距今大約5900-4400年)時期,連雲港境內遺址數量明顯減少,文化層多有缺失現象,且向西退縮,整個大汶口時期的古遺址只有東海縣牛山鎮東北20公里處的滎湖和連雲港錦屏山二澗村兩地,遺址位置退縮到西部的山前洪積階地和丘陵剝蝕崗地上。根據以上分析推測,連雲港進內的古文化受到海侵影響。所以,海岸線也退到(贛榆柘汪、石橋基本穩定)贛榆鄭園西---浦南---海州西---錦屏山東---板浦---大伊山西一線以遠。整個雲臺山山系除了錦屏山以外均成為海島。

龍山文化(公元前2900年——前1900年)時期,我市主要遺址有二澗、陶灣、大村、朝陽、中雲藤花落、東海滎湖、贛榆青墩廟、廟臺子、劉莊、後大塘、鹽倉城、灌雲伊蘆山東側等12處遺址。】

20,“狄山”——即今連雲港市錦屏山,山南山北分別為堯和帝嚳的墓葬。

《海外南經》: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視肉、籲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湯山,一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鴟久、視肉、虖交。其範林方三百里。

【按,此節“狄山”指今錦屏山。沿革地理上此山最早的名稱為秦代的朐山,當時這裡設有朐縣。朐作為地名,山東有朐水、朐山,還有臨朐縣。朐,本義為彎曲的乾肉,一般為鹽漬風乾。可能與連雲港這裡的古鹽業與海產相關。

下文所言之堯、嚳、文王(應為舜)葬,在嗟丘西。嗟丘即雲臺山含花果山,已見上文。錦屏山當時為半島,故而是《海外南經》的東尾,是當時大陸伸向“東海”的一個小半島,被視為大陸的東南角,是“南經”的東尾;而下文所指雲臺山在當時則為海灣中的幾個島嶼,所以被視為當時天下的東南角,是“東經”的南端。而兩個東南角之間不到十公里的距離,正是今天的連雲港市主城區。

“一曰湯山,……其範林三百里”。湯山或許指錦屏山近旁的其它山,比如雲台山的某一段。氾林三百里應為山南綿延的古海灣紅樹林。與在山東日照青島甚至青島濰坊之間,即湯谷一帶的氾林三百里名稱相同,位置不同。】

《大荒南經》:帝堯、帝嚳、帝舜葬於嶽山。爰有文貝、離俞、(丘鳥)久、鷹、廷維、視肉、熊、羆、虎、豹;朱木、青華,玄實。有申山者。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連雲港市錦屏山

【按,堯為嚳之子,同葬一山之南北容易理解。“嶽山”應即上文“狄山”(今錦屏山)之東的前雲臺山。前文說帝嚳與堯葬在狄山南北,這裡又說在嶽山。其實這兩座山是連綿在一起的,中間只有數公里的山谷,由於嶽山山體更加高大,故而將狄山納入嶽山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為什麼說岳山是前雲臺山,從古文字學的角度看,“嶽”為“山上有丘”,而上文“兩山夾丘”的“華丘”即此丘,所以可以判定此“嶽山”為前雲臺山。

申山很可能即附近的北固山、官山甚至大吳山、大伊山等山。】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連雲港市的山地在秦漢時期的海陸關係中充分凸顯

21,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

【按,“海外四經”四方各有神,南方神為祝融,祝融的傳說較多,有言炎帝之裔的,也有說黃帝之裔的,楚人的先祖重黎、吳回也擔任過祝融。祝融是一個官職、神祇名稱,歷代任職者眾多,不是某一個人某一個族氏。】

《山海經》裡的黃淮東部:宿州、臨沂、連雲港等(11)

【結語:至此,以“海外四經”原文全文為綱,結合“大荒四經”、“海內四經”、“山經”甚至“海內經”的研究全部完成,與沿革地理的對照,以及與考古發現的對應,都是在倉促之間草率的結論,對於先秦文獻、歷史、考古學界的眾多專家學者而言,對於廣大讀者而言,肯定是不揣簡陋、班門弄斧、拋磚引玉的嘗試。歡迎大家踴躍討論、留言、私信、批評,種種方式不一而足。要求不復雜,第一認真讀原著,沒有讀原著希望不要參與討論互動,第二要實事求是實話實說,也就是要誠實,不能不懂裝懂,不能放肆無根之說,東拉西扯信口開河。筆者儘量及時回覆各位認真的討論和中肯的批評,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