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关于建文帝的踪迹,散见于各种谱录中。我们在湖南武冈、水口等地的谱录中发现了陪同建文帝逃亡杨应能家族的《杨氏族谱》,对杨应能陪同建文帝一生逃难的记录十分清晰。又在湖南永州发现了《奉氏族谱》,《奉氏族谱》记录更夺人眼球,不仅说建文帝藏身于永州,而且还记录建文帝在永州与永乐帝互相争斗十余年。这些记录与史学家谈迁所著《枣林杂俎·建文皇帝迹遗》相吻合。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与杨爱军一起去邵阳考察杨氏族谱,于杨宗绪墓前将谱与墓碑合影

1.《杨氏族谱》明初永乐手录谱载:“公同建文逃奔武攸,潜迹椒岭”

数年前,我们(指作者与杨爱军)在湖南《杨氏族谱》中发现了数条关于建文帝踪迹的记录:

(1)《乾隆丁亥年源序》:“我始祖士琳公,官翰林侍讲,为太子傅,事建文。自南转京,易姓改名,由黔阳至武冈,隐迹椒岭。后见山门水口……“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杨氏族谱乾隆丁亥年源序》

(2)《光绪庚子年谱序》:始迁祖琳公者,当前明初翰林头衔,因星变之故,随建文帝隐迹椒岭,择居水口……”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杨氏族谱光绪庚子年谱序》

(3)《杨氏景公房谱》载:“琳公:原居金陵,派官翰林侍讲,洪武帝时为太子傅,洪武枕叙嘱为建文密腹。不意莹惑守心,燕飞帝机。公同建文逃奔武攸,潜迹椒岭。”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杨氏景公房谱》

(4)《杨氏景公房谱源流序》载:“琳公时洪武(帝)时官翰林侍讲,迁太子傅,辅建文。燕兵入金陵,同建文逃奔武攸,潜迹椒岭。”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杨氏景公房谱源流序

上述四摘选出来的四张谱录,有一点要强调的便是:文中的“景”实为“璟“,指荥阳侯杨璟。其谱在序文中明确指出了,二字混淆是因为当时电脑打字打不出”璟“而用”景“替代。文中所指杨璟便是被朱元璋封为芮国公、荥阳侯的战功赫赫的湖广行省平璋政事杨璟。而琳实际是杨璟之曾孙,是明清时期盛传的随建文帝应文一生流亡的杨应能,是明末时期出现的《致身录》和清谷应泰所记的《明史纪事本末》中的杨应能的原型人物。

下面我们将《杨氏族谱》对”琳公“的考述附录如下:”山门之始祖曰仕琳公,前谱称琳公,为明太傅,随建文逃武冈(原文为武攸),家山门。尝考《明史》(指《明史纪事本末》一书),‘靖难’兵起,建文帝误听黄子澄荐李景隆,丧师辱国,遂致金川失守,大内灰飞。帝急甚,坐朝堂。有少监王某奏太祖有遗箧,急可开视。帝发之,僧装俱备,内度牒三,其一为应能,杨姓,为吴王教授。帝曰:‘数也!’即易装逃去,应能随焉。而并无仕琳公名。意者,应能籍江右,而西南流落时,变名窜伏。‘琳’、‘能’字别音同,为我公无疑。“我们在邵阳、武冈、水口等地考察发现:当地人说“琳”和“能”完全是同音。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民国十六年丁卯杨氏谱序

从时间上看,记录“琳公”随建文帝“逃奔武攸,潜迹椒岭”的最早谱录,也仅仅是乾隆丁亥(1767)年间的事。距离建文帝逃离应天时间已经过去了350多年,即使记录,也仅属传闻,证据性不强了。然而,当我们从总序中发现下面记录后,该谱录的证据性就大大增强,可谓当时人记录了当时的事。

谱录载:”于是傍搜旧藏之楷本,广领老成之名言。幸获明举人杨洪公手录一帙。谨尊而上朔之,脉络清矣。“而有明一朝又有287年,杨洪又是什么时候的人呢?他与杨琳又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记录这一些内容呢?我们再看谱录。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谱录中载:“吾公讳仕琳,明洪武官翰林侍讲也。越五世而吾三房公讳洪,明宣德举人,太子洗马,官河南怀庆知府也。”由此而知:湖南邵阳、武冈等地杨氏族谱源于明宣德举人杨洪的手书旧谱。另从康熙杨氏谱序记获知,杨洪所手书的谱录,成书于明永乐九年。也就是说,杨氏琳公房谱录中所记“公同建文逃奔武攸,潜迹椒岭“一语,诞生于明永乐九年(1411),距建文帝“失踪”仅九年时间,是杨洪中举人之前就录好的旧帙。这个时间也是够早的了,证据性大大增强。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杨洪为明宣德时期举人的记录

综上所述,杨洪系与明初首辅大臣杨士奇同一时代的人,而其”五世祖“杨士琳又与杨士奇是同一个辈份。杨洪手书旧谱载其高祖为“公同建文逃奔武攸,潜迹椒岭”。

2.武攸指今武冈,椒岭指今舂陵河两岸的系列山脉

(1)武攸实指今湖南武冈县旧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改武冈县为都梁县,隶属零陵郡。东晋至隋朝末年,武冈县相继改名为武刚县、武强县、武攸县;唐高祖武德四年复名武冈县,治所在今城步县,隶属邵州;宋初,武冈县治所迁今武冈城。明洪武元年(1368)改武冈路为武冈府,领属不变。洪武九年(1376)改武冈府为武冈州,辖新宁县,属宝庆府。读完上述地名变化,可知:谱虽首修于明朝,但“武攸”指武冈是不可置否的。

(2)椒岭实指从湖南永州流向郴州的舂陵河两岸系列山岭。舂陵水,俗称茭河(椒河),又名菱源河(也写成椒源河、蛟源河)。上游又名钟水,湘江支流。源出湖南宁远县九疑山、舂陵山,是舂陵水的上游,由称钟水,流经蓝山、嘉禾、新田、桂阳、耒阳、常宁、衡南等县市,于衡阳市常宁市与衡阳市衡南县交界的菱河口注入湘江。全长302公里,流域面积6623平方公里。

(3)永州市宁远县有椒源,其岭则称椒岭。这里居着瑶族,而这些瑶族大都是元末明初从武武冈等地因“杜回子之乱”迁移过来的。翻开嘉庆宁远县志,其记录有九溪四十八源,现附列名单如下:

九疑瑶 太平瑶 廖峒瑶 鲁塘峒 石溪峒 黄柏峒 上罗源 椒叔源 踏礁源 麻江源 马鞍岭峒 小猛峒 下古源 上古源 枧下源 蒲竹源 大江腹源 棣箭源 乾溪源 蔗塘源 天塘大冲源 毛坪源 草坪源 偷牛岭源 石岭源 四木峒 金峒 水东峒 黄峒 干把源 辽头狮仔峒 羊山板峒源 水流源东岭源 九牛坝峒 东冲峒 秧田峒 石古源 南冲源 羊塘峒 宝寨峒 钗江峒 黄江峒 下罗潘峒 三宝冲源 蔗木源

而正是在椒叔源这个地方,我们就发现了《奉氏族谱》,关于建文帝在此与朱棣对抗十余年的族谱记录: 谱载:”我竹源房启祖讳万十郎,字德远,生明初,千四祖次子。长子讳万八,字德良,从零陵袁十万。时明鼎虽定,即内乱忽生,永乐易建文之统纷争十余年。公当世乱,父早丧,兄远徙,茕茕孑立,少孤无依。依姑母于平田杨姓抚养,成人乃归梓里浆滩故里。庐舍久被废居,栖身失所。复依堂兄万九公于金洞。幸兄敦友爱,嫂尤贤良,相视无异同胞。公分占祖遗业,兄代管经济。凡内谋外夺悉以身捍御,尺寸无侵入。同居数载,公春秋鼎盛,乃定室家谋。天顺六年与兄筹渡……“文中出现金洞、竹源房等,正是椒岭的核心地区。所以说《杨氏族谱》所记“椒岭”实指永州舂陵河源头一带,《杨氏族谱》与《奉氏族谱》不谋而合,而且互相印证。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奉氏族谱》:永乐易建文之统纷争十余年

3.椒岭地区有建文岩,有金陵镇。

明朝史学家谈迁著《枣林杂俎·建文皇帝迹遗》其书记录:“衡州有建文岩,以建文帝自南中还,寓衡之华严寺,当岩坐,故名。有碑记,有奏草,自称‘匡僧’琼俊。见吴人朱鹭《建文书法拟》。万历戊子(1588),老僧大慧来自衡中言。”这里所叙建文岩是因建文帝从“南中”回来,对着岩洞坐着坐着休息了一会儿而得名。而这个地名在今衡阳市耒阳市,靠近永州仅数十华里。耒阳、武冈等地完全属于明清时期“九溪十八洞四十八源“范畴。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武冈、建文岩和竹山源分布图

元末明初永州有杜回子之乱,他们就是从武冈逃到永州来的,武冈与永州相邻,在永州西北边。宁远吴伯营谱载:“回子义兄弟八人,洪武初由武冈窜入。”我把这点写进此文,并不是想说建文帝随他们入境永州,而是想说,从武冈进入永州易如反掌。而耒阳有建文岩的乡,旧称南京乡,说明这里的迁入居民大多是随建文帝而来,故称南京乡,今称南京镇。过耒阳县南京乡,就进到到了明朝时期的宁远县辖地金陵乡(今称新田县金陵镇),过金陵乡就可到达《奉氏族谱》所记的竹山源、《杨氏族谱》所记的椒岭岭核心地区(详见百度地图标记截图)。从武冈到椒源与从建文岩到椒源其直线距离也仅在120公里之内。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吴伯营谱录

新发现(二):杨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冈,再潜迹永州宁远

南京镇、金陵镇、武冈和宁远椒岭分布图

结语:从上述史料可以旁证建文帝没有死于金川门之变的“宫中起火”,而是逃到湖南永州及附近州县继续与朱棣争斗,而且还持续了好些年。我们发现的关于建文帝的藏身于永州的史料,远远不止上述三个,而是上百个,包括建文帝亲书的四方碑刻、建文帝的墓葬、衣冠墓、随从杨应能写的碑、臣子李闻举写的自传、建文帝隐身永州家人的住址等等。因此,我将根据这些新发现,继续写下去,直至把建文帝这段历史弄个水落石出。敬请期待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