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關於建文帝的蹤跡,散見於各種譜錄中。我們在湖南武岡、水口等地的譜錄中發現了陪同建文帝逃亡楊應能家族的《楊氏族譜》,對楊應能陪同建文帝一生逃難的記錄十分清晰。又在湖南永州發現了《奉氏族譜》,《奉氏族譜》記錄更奪人眼球,不僅說建文帝藏身於永州,而且還記錄建文帝在永州與永樂帝互相爭鬥十餘年。這些記錄與史學家談遷所著《棗林雜俎·建文皇帝跡遺》相吻合。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與楊愛軍一起去邵陽考察楊氏族譜,於楊宗緒墓前將譜與墓碑合影

1.《楊氏族譜》明初永樂手錄譜載:“公同建文逃奔武攸,潛跡椒嶺”

數年前,我們(指作者與楊愛軍)在湖南《楊氏族譜》中發現了數條關於建文帝蹤跡的記錄:

(1)《乾隆丁亥年源序》:“我始祖士琳公,官翰林侍講,為太子傅,事建文。自南轉京,易姓改名,由黔陽至武岡,隱跡椒嶺。後見山門水口……“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楊氏族譜乾隆丁亥年源序》

(2)《光緒庚子年譜序》:始遷祖琳公者,當前明初翰林頭銜,因星變之故,隨建文帝隱跡椒嶺,擇居水口……”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楊氏族譜光緒庚子年譜序》

(3)《楊氏景公房譜》載:“琳公:原居金陵,派官翰林侍講,洪武帝時為太子傅,洪武枕敘囑為建文密腹。不意瑩惑守心,燕飛帝機。公同建文逃奔武攸,潛跡椒嶺。”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楊氏景公房譜》

(4)《楊氏景公房譜源流序》載:“琳公時洪武(帝)時官翰林侍講,遷太子傅,輔建文。燕兵入金陵,同建文逃奔武攸,潛跡椒嶺。”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楊氏景公房譜源流序

上述四摘選出來的四張譜錄,有一點要強調的便是:文中的“景”實為“璟“,指滎陽侯楊璟。其譜在序文中明確指出了,二字混淆是因為當時電腦打字打不出”璟“而用”景“替代。文中所指楊璟便是被朱元璋封為芮國公、滎陽侯的戰功赫赫的湖廣行省平璋政事楊璟。而琳實際是楊璟之曾孫,是明清時期盛傳的隨建文帝應文一生流亡的楊應能,是明末時期出現的《致身錄》和清谷應泰所記的《明史紀事本末》中的楊應能的原型人物。

下面我們將《楊氏族譜》對”琳公“的考述附錄如下:”山門之始祖曰仕琳公,前譜稱琳公,為明太傅,隨建文逃武岡(原文為武攸),家山門。嘗考《明史》(指《明史紀事本末》一書),‘靖難’兵起,建文帝誤聽黃子澄薦李景隆,喪師辱國,遂致金川失守,大內灰飛。帝急甚,坐朝堂。有少監王某奏太祖有遺篋,急可開視。帝發之,僧裝俱備,內度牒三,其一為應能,楊姓,為吳王教授。帝曰:‘數也!’即易裝逃去,應能隨焉。而並無仕琳公名。意者,應能籍江右,而西南流落時,變名竄伏。‘琳’、‘能’字別音同,為我公無疑。“我們在邵陽、武岡、水口等地考察發現:當地人說“琳”和“能”完全是同音。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民國十六年丁卯楊氏譜序

從時間上看,記錄“琳公”隨建文帝“逃奔武攸,潛跡椒嶺”的最早譜錄,也僅僅是乾隆丁亥(1767)年間的事。距離建文帝逃離應天時間已經過去了350多年,即使記錄,也僅屬傳聞,證據性不強了。然而,當我們從總序中發現下面記錄後,該譜錄的證據性就大大增強,可謂當時人記錄了當時的事。

譜錄載:”於是傍搜舊藏之楷本,廣領老成之名言。幸獲明舉人楊洪公手錄一帙。謹尊而上朔之,脈絡清矣。“而有明一朝又有287年,楊洪又是什麼時候的人呢?他與楊琳又是什麼關係呢?為什麼要記錄這一些內容呢?我們再看譜錄。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譜錄中載:“吾公諱仕琳,明洪武官翰林侍講也。越五世而吾三房公諱洪,明宣德舉人,太子洗馬,官河南懷慶知府也。”由此而知:湖南邵陽、武岡等地楊氏族譜源於明宣德舉人楊洪的手書舊譜。另從康熙楊氏譜序記獲知,楊洪所手書的譜錄,成書於明永樂九年。也就是說,楊氏琳公房譜錄中所記“公同建文逃奔武攸,潛跡椒嶺“一語,誕生於明永樂九年(1411),距建文帝“失蹤”僅九年時間,是楊洪中舉人之前就錄好的舊帙。這個時間也是夠早的了,證據性大大增強。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楊洪為明宣德時期舉人的記錄

綜上所述,楊洪系與明初首輔大臣楊士奇同一時代的人,而其”五世祖“楊士琳又與楊士奇是同一個輩份。楊洪手書舊譜載其高祖為“公同建文逃奔武攸,潛跡椒嶺”。

2.武攸指今武岡,椒嶺指今舂陵河兩岸的系列山脈

(1)武攸實指今湖南武岡縣舊稱。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改武岡縣為都梁縣,隸屬零陵郡。東晉至隋朝末年,武岡縣相繼改名為武剛縣、武強縣、武攸縣;唐高祖武德四年複名武岡縣,治所在今城步縣,隸屬邵州;宋初,武岡縣治所遷今武岡城。明洪武元年(1368)改武岡路為武岡府,領屬不變。洪武九年(1376)改武岡府為武岡州,轄新寧縣,屬寶慶府。讀完上述地名變化,可知:譜雖首修於明朝,但“武攸”指武岡是不可置否的。

(2)椒嶺實指從湖南永州流向郴州的舂陵河兩岸系列山嶺。舂陵水,俗稱茭河(椒河),又名菱源河(也寫成椒源河、蛟源河)。上游又名鍾水,湘江支流。源出湖南寧遠縣九疑山、舂陵山,是舂陵水的上游,由稱鍾水,流經藍山、嘉禾、新田、桂陽、耒陽、常寧、衡南等縣市,于衡陽市常寧市與衡陽市衡南縣交界的菱河口注入湘江。全長302公里,流域面積6623平方公里。

(3)永州市寧遠縣有椒源,其嶺則稱椒嶺。這裡居著瑤族,而這些瑤族大都是元末明初從武武岡等地因“杜回子之亂”遷移過來的。翻開嘉慶寧遠縣誌,其記錄有九溪四十八源,現附列名單如下:

九疑瑤 太平瑤 廖峒瑤 魯塘峒 石溪峒 黃柏峒 上羅源 椒叔源 踏礁源 麻江源 馬鞍嶺峒 小猛峒 下古源 上古源 梘下源 蒲竹源 大江腹源 棣箭源 乾溪源 蔗塘源 天塘大沖源 毛坪源 草坪源 偷牛嶺源 石嶺源 四木峒 金峒 水東峒 黃峒 幹把源 遼頭獅仔峒 羊山板峒源 水流源東嶺源 九牛壩峒 東衝峒 秧田峒 石古源 南衝源 羊塘峒 寶寨峒 釵江峒 黃江峒 下羅潘峒 三寶衝源 蔗木源

而正是在椒叔源這個地方,我們就發現了《奉氏族譜》,關於建文帝在此與朱棣對抗十餘年的族譜記錄: 譜載:”我竹源房啟祖諱萬十郎,字德遠,生明初,千四祖次子。長子諱萬八,字德良,從零陵袁十萬。時明鼎雖定,即內亂忽生,永樂易建文之統紛爭十餘年。公當世亂,父早喪,兄遠徙,煢煢孑立,少孤無依。依姑母於平田楊姓撫養,成人乃歸梓里漿灘故里。廬舍久被廢居,棲身失所。復依堂兄萬九公於金洞。幸兄敦友愛,嫂尤賢良,相視無異同胞。公分佔祖遺業,兄代管經濟。凡內謀外奪悉以身捍禦,尺寸無侵入。同居數載,公春秋鼎盛,乃定室家謀。天順六年與兄籌渡……“文中出現金洞、竹源房等,正是椒嶺的核心地區。所以說《楊氏族譜》所記“椒嶺”實指永州舂陵河源頭一帶,《楊氏族譜》與《奉氏族譜》不謀而合,而且互相印證。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奉氏族譜》:永樂易建文之統紛爭十餘年

3.椒嶺地區有建文巖,有金陵鎮。

明朝史學家談遷著《棗林雜俎·建文皇帝跡遺》其書記錄:“衡州有建文巖,以建文帝自南中還,寓衡之華嚴寺,當巖坐,故名。有碑記,有奏草,自稱‘匡僧’瓊俊。見吳人朱鷺《建文書法擬》。萬曆戊子(1588),老僧大慧來自衡中言。”這裡所敘建文巖是因建文帝從“南中”回來,對著巖洞坐著坐著休息了一會兒而得名。而這個地名在今衡陽市耒陽市,靠近永州僅數十華里。耒陽、武岡等地完全屬於明清時期“九溪十八洞四十八源“範疇。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武岡、建文巖和竹山源分佈圖

元末明初永州有杜回子之亂,他們就是從武岡逃到永州來的,武岡與永州相鄰,在永州西北邊。寧遠吳伯營譜載:“回子義兄弟八人,洪武初由武岡竄入。”我把這點寫進此文,並不是想說建文帝隨他們入境永州,而是想說,從武岡進入永州易如反掌。而耒陽有建文巖的鄉,舊稱南京鄉,說明這裡的遷入居民大多是隨建文帝而來,故稱南京鄉,今稱南京鎮。過耒陽縣南京鄉,就進到到了明朝時期的寧遠縣轄地金陵鄉(今稱新田縣金陵鎮),過金陵鄉就可到達《奉氏族譜》所記的竹山源、《楊氏族譜》所記的椒嶺嶺核心地區(詳見百度地圖標記截圖)。從武岡到椒源與從建文巖到椒源其直線距離也僅在120公里之內。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吳伯營譜錄

新發現(二):楊士琳同建文帝先奔武岡,再潛跡永州寧遠

南京鎮、金陵鎮、武岡和寧遠椒嶺分佈圖

結語:從上述史料可以旁證建文帝沒有死於金川門之變的“宮中起火”,而是逃到湖南永州及附近州縣繼續與朱棣爭鬥,而且還持續了好些年。我們發現的關於建文帝的藏身於永州的史料,遠遠不止上述三個,而是上百個,包括建文帝親書的四方碑刻、建文帝的墓葬、衣冠墓、隨從楊應能寫的碑、臣子李聞舉寫的自傳、建文帝隱身永州家人的住址等等。因此,我將根據這些新發現,繼續寫下去,直至把建文帝這段歷史弄個水落石出。敬請期待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