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婦孵化小雞有妙招,輕鬆提升小雞成活率

我是王冊,今天我們來聊聊母雞孵化小雞,如何提高成活率。

家裡的母雞抱窩孵小雞後,很多睡到自然醒的幸福日子一去不返。

第一次孵小雞,沒有經驗。在網上只搜到一些零碎的片語,大都是電孵雞技術。

也許自然孵化小雞是農民的家庭活動,他們很少會在網上描述細節,而這些細節和經驗可以幫

助很多的小雞避免因為主人的無知而夭折。

孵小雞有兩種方法:自然孵化法和人工孵化法

農村老婦孵化小雞有妙招,輕鬆提升小雞成活率

今天先描述自然孵化法

自然孵化法是母雞孵化,它的優點是:孵化溫度適中,溼度適中,有母雞翻蛋,節省人力,適合家庭孵化。

自然孵化的小雞抵抗力強,不用服用大量抗生素,較不容易生病,長大後肉質好,無公害。

一、選擇抱窩母雞

發現母雞常在光暗較暗的窩裡,不下蛋,很少出來吃食和活動,接近它時,毛髮豎起,發出國國的聲音時,就是要抱窩了。抱窩的母雞會很辛苦,體力消耗大,所以一定要選擇體積大較肥的母雞。

體積太小不經餓,孵蛋的面積也小,蛋一涼就沒用了。 瘦小的母雞一定要選擇醒抱,否則浪費雞蛋。

當母雞有抱窩傾向時,不要著急讓它抱,要多次試探,如:將它攆出雞窩,用食引它。 如果能經住考驗,還是堅持抱窩的,可以開始。這麼做是防母雞抱窩一半時受不了飢餓和枯燥半路掉鏈子,跳出雞窩不抱了。

以上總結:要找肥大的母雞,要找有抱窩專業精神的母雞

農村老婦孵化小雞有妙招,輕鬆提升小雞成活率

二、選擇種蛋

在母雞群中, 有公雞,並且比例是15:1之內的(母與公),所生的雞蛋都是種蛋。 網上說選擇種蛋時,對光照,有陰影即是種蛋。我照半天也沒看見。

網上也有說要選擇不大,不小適中的蛋。 我家的雞蛋是望天收的,這裡著急抱窩就將當天生的雞蛋和第二天及第三天的全拿來了沒有選擇。

抱窩後總結:

1.要選擇新鮮的種蛋,最遲不要超過一週的,數量宜選單數,視母雞大小21-29個蛋之間。

2 儘量在同一天放入所有雞蛋,不要像我這樣分三天放,小雞出殼的時間拉得太長,母雞要顧小雞要顧雞蛋,很容易踩死小雞。

3.選擇種蛋時,大小沒有限制,我喜歡小雞蛋孵的雞,放的小雞蛋也出了小雞很活潑可愛。有一點很重要,選擇種蛋時,要選擇大小頭有區別的。大頭是

小雞的氣囊,有的雞蛋形狀像乒乓球,沒有大小頭之分,小雞發育不全時就悶死了。

4.種蛋孵之前,最好用溫水泡一下,溫度約為40度,手觸較熱不燙為宜,激活胚胎。種蛋用捲紙擦乾後放入母雞肚子下,操作過程中要保溫。

三、抱雞時飲食

1.母雞一天只需要喂一次水,一次食即可,將母雞抱出雞窩,或讓它自行出來,活動排便,餵食及排便後將母雞攆進雞窩,時間最好固定。有次我錯過時間,母雞排便到雞蛋上,這很容易讓雞蛋變涼,影響小雞孵化,同時也會讓雞蛋缺氧,遇到這種情況及時用溫熱水洗淨種蛋繼續孵化。母雞出來時間要控制在20分鐘以內,

這時蛋上要用棉絮蓋上保溫。母雞通常情況是不會在窩內排便的,主人要做好服務工作。母雞餵食一定要單獨喂不可與其它散養雞一起,食物要豐盛充足易消化。

如果到時間母雞不肯出來吃食時,要抱它出來,注意有時種蛋會夾在它的翅膀裡,小心勿跌碎。

2.母雞定期會翻蛋,抱窩的環境要安靜,干擾小,光線暗,溫暖避風。窩內保溫性好,有稻草或棉絮鋪墊。

四、踩水

當孵化至18天左右時,在母雞餵食時,將種蛋取出,放溫水中。 活胚蛋會浮出水面錢幣大小, 靜止一會後會左右搖晃;沉入水中的是壞蛋,直接取出淘汰;浮出水面良久不動的,可能是死胚蛋。

將篩選後的種蛋擦乾後繼續放入孵化,過程保持雞蛋溫暖。

踩水的優點:可以補充胚蛋水份,可以利用化學原理蛋殼變脆,有利小雞破殼而出,可以鍛鍊胚雞增加活力,可以淘汰不合格胚蛋,集中溫度重點孵化。

五、孵化出殼

網上幾乎一致有說是21天出小雞。 千萬不要迷信這個時間,我一度因為這個以為小雞不可能出來了。

孵化的時間視季節有差別,夏天天熱大約19-20天就可以出小雞;冬天可能要22或23天左右。

小雞在出殼前一兩天就開始在殼內鳴叫,母雞發出的回應聲據說可以幫助小雞出殼。 小雞出殼時千萬不要幫忙, 它自己會適應這個過程,人為的幫它早出一分鐘都會有生命危險。

第一隻小雞出殼時,它在殼上敲了個洞,在雞蛋中間的位置。慢慢越來越大。母雞見了瘋狂地啄食蛋殼,我怕它傷到小雞,啄到一半時,趕緊阻止了。在網上查到母雞是會幫小雞出殼的,因此還有個成語叫:

啐啄同機,看到這個放心了,果然第一隻小雞很健康。事實證明那是碰巧,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千萬不要幫助小雞出殼。那是第二次時:母雞依舊啄殼,沒阻止,小雞時辰未到母雞就將它啄出來了。它只叫了幾聲就死了。我把那隻小黑雞放在母雞面前,諾,你搞的,把它弄死了。

後面的小雞,母雞一低頭時,我就大喊一聲,母雞隻是埋頭將雞蛋翻個位置,任裡面嘰叫不斷,再也不啄殼了。

剛出殼的小雞是溼溼的,它需要母雞的體溫。剛出的前幾隻小雞時可以讓母雞捂幹,遇出殼高峰時,有碎蛋殼,有快出來的,有已經出來的,母雞著急不安很容易會踩到已經破殼而沒出殼的小雞。

這時需要清理下雞窩,取出碎蛋殼,將出殼小雞用棉絮包好(我用的是羊毛襪,一隻襪子放兩隻小雞)放入自己身上用體溫捂幹,千萬不能包好放一邊,沒有外來的溫度保暖,冬天很容易凍死。

農村老婦孵化小雞有妙招,輕鬆提升小雞成活率

出殼的時間大約集中在2天之內。也有雞蛋很遲出殼,大部分小雞已經出來,母雞沒有心思抱窩,這時如果還有小雞沒出殼,經再次踩水驗後是活胚時,可以放在自己體溫保暖。其餘的小雞還給母雞。

這次孵雞最後一隻小雞和第一隻小雞

出殼時間相差5天,母雞沒耐心了,我只好接下這隻雞蛋幫孵出來。另一隻雞蛋沒拿出,小雞和母雞在一起全是雞糞,將那隻雞蛋悶死了。

孵化後的小雞重新放入母雞身邊,它們會自己鑽入母雞身下。剛出生的小雞可以三天不吃,大約出殼20小時後,可以喂溫開水,喂水2小時後可以開食,少量的碎米,或米飯。

以上總結:出殼時,要讓小雞自己出殼;出殼後保暖,防踩。

大約一週左右時,將嫩蒜葉切極細,灌喂每隻小雞,一天兩次。可防小雞生病。

更多養殖問題,可以關注王冊三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