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抄底信号,难道来了?

昨天一篇《江北,还能撑多久?》,后台就有买房人留言:询问我楼盘优惠名单,最近有哪些楼盘在降价维权?深聊之后,对方透露自己真实想法,趁降价:

  • 捡漏+抄底!


有些诧异,一般看一个板块冷下去,大多数人会选择观望或逃离,很少有人选择抄底,毕竟一个楼盘卖不好,避之不及,怎么还会再入手呢?

这位老兄不按常理出牌,有点像投资书里说的“当你们贪婪时,我恐惧;当你们恐惧时,我选择贪婪”。

我最近和一位同行交流,对方说:最近有个指标叫,什么时候售楼处被砸了,什么时候降价到位了。换之来说,楼盘越维权、越难卖,最容易谈价格。

不得不说:勇气可嘉。

01

降价,这把“卖房利器”屡试不爽,但风险依旧挺大。

比如:近日,武夷凌云公馆前期业主投诉,武夷凌云公馆以特价房名义,大幅降价出售。原本销许均价26280元/㎡,最近降到了2万/㎡!

降幅达到了6000元/㎡!


特价房放出后,看看去化:

10月18日前后,有武夷凌云公馆的业主投诉楼盘特价房名义降价卖房。10月18日,南京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武夷凌云公馆还剩余194套;10月24日,房源只剩161套,5天卖了33套。


有人算过一笔账,以最小45平米计算,买房至少损失23万,还没交付就亏。

楼市抄底信号,难道来了?


降价是技术活,南京维权可能还是停留在文斗,投诉、撰文维权,洋洋洒洒千字篇,但不敌山东人的武斗。

比如,近日山东济南有购房业主发现楼盘大幅降价。有业主称当时买房时1.8万买入,现降至1.4万。

售楼处一度失控,有人怒砸售楼处

画面很刺激;

业主很激动;

后果很严重...


少了许多中间环节,穿上小背心,抡椅子就上了,山东人很彪悍不含糊。之前在南京,砸沙盘是要赔钱的,甚至触发法律。

有些事做得,有些事做不得。

02

降价维权这事儿要怎么看?

有的开发商很淡定。甚至有开发商把业主维权的视频发到朋友圈说售楼处很热闹,美曰:各取所需!

中国式降价维权内因不过5种

1、房价“只涨不跌”的老传统,让业主不愿意相信和降价的事实;2、掏光六个钱包的痛苦,他们忍受不了财产贬值;3、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给足业主勇气;4、房价不会跌的“思想灌输”;5、我们是一个team,防降价“联盟”。

中国的买房人不成熟或者是压根不愿意成熟。涨了,也没给开发商和售楼员发红包。但跌了,就怒了。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何止开发商新房降价,小区如果有人试图挂低价,也会被整个小区怼。

楼市抄底信号,难道来了?

低价让人唾弃,高价才景仰:

楼市抄底信号,难道来了?


每一场降价维权的标语都会大致相同:开发商降价,刚需买房不易,资产缩水...只是毕竟当初的购房合同,开发商也没有承诺:只涨不跌

03

有一个真相:85%的买房人不是刚需。

去年底,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发布了《2018年三季度城镇家庭资产指数报告》,对全国城镇居民家庭购房目的有过精准的研究和测算。

报告显示:2018年三季度,从全国城镇家庭新购房的目的来看,投资用途占58.2%,改善需求占26.7%,而首次购房的刚需仅占15.1%

楼市抄底信号,难道来了?

刚需为什么买房越来越难?

高房价只是表象,深层次是买房人中85%不是刚需。在南京,真正的刚需只会被挤压到:主城老破小无学区二手房,江宁、江北等偏远地区。


而一些少有的低价房,单价1字头内的楼盘,一旦是笋盘就会惹来嗅觉灵敏的投资客。15%的刚需和85%的非刚需一起摇号世茂梦享家,谁赢谁输?

当然,投资客不会承认自己是投资客,投资客也会说自己是刚需或刚需+投资。

话也没错,投资=不让房产贬值,这种需求也是“刚性”。

04

南京,显然是长三角中比较特殊的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很温和,没有山东、广东人彪悍,动不动就上演售楼处被砸的场面!


如果售楼处被维权了,说明开发商的短板已经无法用房价来遮掩了。

试想一下,楼盘房价持续上涨,谁还有空去维权。涨房价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法宝。什么高架、噪音、变电站、物业,在房价持续上涨的利好下,都是小事儿。

真的难卖的楼盘,第四季度会更疯狂。毕竟到了年底,再不卖房回款,指标第一重要。

有网友打趣:南京的售楼处看哪家先被砸,砸了说明房价真降到底了


小范围,特殊房源的降价可能会买房人认为是短期刺激,小甜点吃多了就会发齁,一家楼盘如果长期都有“降价跑量”的习惯。

一时的房子卖得爽,口碑就被糟蹋了

下一次开盘,买房人就会认为:“这家开发商经常降价,不能早买”

05

“当你们贪婪时,我恐惧;当你们恐惧时,我选择贪婪”。

很有道理,对不对?

事实上也确实基本上是真理。然而,问题在于你怎么判断什么时候大众是恐惧还是贪婪?

因此,售楼处被砸被理解为一种“大众恐惧”,从而触发了信号,楼市下行、万念俱籁、悲观氛围,也就让一小部分人“有了贪婪的想法”。

我觉得这个思路没错。

只是问题在于,现在的“售楼处被砸”就一定能成为触发信号?

现在是调控常态化的大背景。再也不可能整体的调控全部消除,不会出现像2009/2012/2015年那样明显的时间点,等于在告诉投资者:喂,醒醒,可以买房了。

我们看历史:2014年7月15日,常州日报

头条:我市目前已到购房好时机

楼市抄底信号,难道来了?

当时的社会反应是:对此,人民网记者在多家网站转载的新闻后跟帖中发现,常州日报此文观点并没有获得大多数的网民认同。其中,腾讯网友在该原文后的评论达到近2000次,有网友评论称“

让市场说话,做个冷静的购房人”,也有网友质疑该文观点,并反问“如果购房时机到了,为何成交量还是上不来?”。而少部分网友则质疑该文的动机,认为是“常州地方政府变相救市,号召大家买房”。

楼市抄底信号,难道来了?

但事实呢?

事实就是,“常州日报”的头条文章,符合后来发生的事实。常州房价在之后大涨,狠涨,均价整体翻了一倍。

我们大众呢,是这样的群体。深处历史当中,却根本不知道正在发生的是什么。不要以为房产投资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也不要以为“逆人性操作”是很容易的,事实就是,当周边环境都是如此,都很恐惧,其实,你也会被感染、怀疑、不自信,这个时候,胆子都吓破了,却还装腔作势:我很理性,我很理性,我很理性。

然后,市场行情逆转,一发而不可收拾——然后,大众醒悟,慢慢的去抢房……

嗯,我说的就是房产投资中的人性。

其实,在南京,如果理性而言,从城市价值着眼,以发展的视角去看待房地产与楼市行情,很宏观,也很微妙具像,描摹人性。

一个朋友评价:你像鸡一样热热闹闹

好吧,就算是公鸡,

如果公鸡闭嘴,是不是天就不亮了?

想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人性与房产投资的“逆人性”是多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