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窝囊了一辈子,为什么会把大清江山交给更窝囊的咸丰皇帝

众说周知,在乾隆之后的嘉庆、道光皇帝都是相当的窝囊的,没有什么能力,因而,也使得大清江山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道光帝当政的时候,也曾经想振作,他甚至很节俭、很勤奋,据说他每周只吃一次肉,但这样的节俭仍没能改变大清王朝薄暮西山的衰运,道光帝还是在鸦片战争前后的内忧外患的焦虑中病逝了,他到死都没能使得大清朝有所振作。

道光皇帝窝囊了一辈子,为什么会把大清江山交给更窝囊的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的朝服像

1850年,道光皇帝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时年道光帝69岁。按照传统的说法,人过七十古来稀,道光帝没有活过七十岁。进入这一年的1月23日,他的继母孝和皇太后去世,国事艰难,本就年老多病的道光帝加上身心上受到打击,身体一下子垮了下来,他病了,病得很重,人只有重病的时候,才会去想那许许多多的事情,想那过往的人生,想自己的身后事,他最为担忧的是江山社稷。那么,窝囊的道光皇帝为什麽在他百年之后,将大清江山交到了更为窝囊的咸丰皇帝手里呢?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1850年1月24日早上,天还不亮。感到去日不多的道光帝就把宗人府、御前、军机、内务府主要部门的大臣招来了,他还让太监喊来了皇四子奕詝的老师杜受田。此刻,道光帝虽然病痛,但他仍然坚持正襟端坐,保持天子的尊严。他吃力的宣布: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他宣布这个决定后,奕詝也被召来,各大臣在新老两位君主的面前,打开了一个精致的匣子,展阅1846年道光帝的立储谕旨。此外,道光帝还颁下一份朱谕:“皇四子奕詝着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

道光皇帝窝囊了一辈子,为什么会把大清江山交给更窝囊的咸丰皇帝

鸦片战争时广州城外的商馆和商船。油画

道光帝共有九个儿子,他之所以会选中四子奕詝,这里需要说一说,他的这些皇子们的情况。道光帝的长子叫奕纬,按说在皇族家庭里“长房长子”,地位是比较优越的,道光帝为什么不选他为接班人呢?说起来他这个儿子也是个不成器的货色。也许是大阿哥的缘故,第一个儿子嘛,娇生惯养是难免的,可是竟惯出了这个儿子举止轻浮、吸食鸦片的毛病。想不到奕纬如此的不成器,很是节俭的道光帝十分厌恶;更可悲的是,由于荒淫无度,他年纪轻轻就死了。那么二子、三子呢?可悲的是他们都没有活过两三岁便夭折了。四子就是奕詝。五子是奕誴,对于五儿子,道光帝也是不太喜欢。六子便是奕䜣。在诸多的皇子中,道光帝最喜欢的就是四子和六子。特别是六子奕䜣,生于道光十二年(公历1832年),道光帝最为钟爱,是诸子中唯一由道光帝亲自封王的一位,即恭亲王。

道光皇帝窝囊了一辈子,为什么会把大清江山交给更窝囊的咸丰皇帝

恭亲王奕䜣

因为道光的喜爱,在皇位的选择上,道光帝曾经一度倾向于奕䜣,可以说他是咸丰帝奕詝最强力的竞争者。但是奕䜣在性格上比较率真,而奕詝却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道光帝权衡利弊,还是选择了奕詝为皇位的继承者。但是,道光帝出于对他这个六子奕䜣的厚爱,将他封为恭亲王。将这个遗嘱一同放到册立皇位继承人的那个密匣里,一匣二谕,这是自雍正皇帝秘密立储制度以来,仅有的一例。

喜爱归喜爱,但皇位还是传到了奕詝头上。1850年2月26日,也就是道光帝去世的第二天,奕詝即皇帝位,是为咸丰,以1851年为咸丰元年。

道光皇帝窝囊了一辈子,为什么会把大清江山交给更窝囊的咸丰皇帝

本文根据《晚清外交七十年》改写

咸丰帝即位后,和他的父亲一样,也渴望有所振作,有所作为。还别说,咸丰帝当政后,他工作到真的很积极,每天都有很多的谕旨下达,不少代表着民意陈情的奏折,咸丰帝都要亲自批阅,不劳军机大臣动手。他也曾经一次次的暗暗发誓,一定要使大清再现康乾时的荣光。

尽然,咸丰帝积极努力,渴望有所作为,但他从父亲手里接过来的大清,严重的内忧外患,仅仅凭借一腔热情是远远难以实现振作的。再说,咸丰帝毕竟接受的是传统教育,骨子里是深厚的儒家思想,面对西方世界的日新月异,面对列强的不断侵略,要挟,他并没有什么好的对策,这样,他在内忧外患,被动挨打中,仅当了11年皇帝,便悲愤地离开了人生,要说他的人生,比起他的父亲道光皇帝来说,那真是更加的不幸,更加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