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句诗?

体文杂谈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之后回忆往事忽而感慨,怀念故友而作。这句诗看起来直白易懂,实际上细细品读起来,又有另一番意味。

在一个寒意袭人的深秋夜里,诗人忽然回想起那些浮光掠影般的往事,想起发生过的点点滴滴,想起故友韩绰,情绪袭来,便写下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我和题主的想法一样,这首诗最值得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的诗句,当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一句。

在这句中,有桥、故友、美人、箫声、往事,画面清丽悠扬,甚至略有些俏皮爽朗,看得出来,诗人怀念过去与故友的心情并没有蚀骨的悲哀与疼痛,只有一抹淡淡的哀愁,很淡很淡,像空山远影,轻描淡写到不值一提。初读满目清丽淡雅的秋日风景,一片美好,看不见秋日的草木凋零,只有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怀念。

诗人以欢喜来衬托内心的悲伤与哀愁,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诉说此时此刻所在的地方已是萧条荒凉的景象,内心是多么的愁苦疼痛,并非如此。诗人不言哀愁,并不代表心中不痛,而是很巧妙的以故乡繁盛如花的场景,来掩盖身在异乡的落寞,内心想的念的,都是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有共同饮酒作诗的朋友。

所以,诗人是借美好的意象来掩盖内心的怅惘,最后一句看似欢乐热闹,实际上凸显了诗人心里对过去的怀念,可是这一切,终究回不去了,于是,只能写诗记录怀缅了。


安小念说情感



这段话的疑惑处是玉人是谁?“教”是什么意思?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是一首平起平收的七言律体绝句,杜牧、和李商隐的绝句在整个唐朝也算得上大家,二人在《唐诗三百首》分别被收录了9首和7首。这首诗比较浅显,很好理解,我觉得唯一有点疑问的是最后一句,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玉人”是谁?“教”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比如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认为玉人是主语,指的是是韩绰判官。元稹《莺莺传》里曾有“疑是玉人来”,玉人指的是男主人公。“教”是教育的意思,好像韩绰判官自己会吹箫,然后教他人吹箫。

教这个字在《廣韻》有一种发音居肴切,是平声,音交;《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较,下所法效也。“教”在宋朝的平水韵中平仄意义旅游不同,平声教[使也]、仄声教[教训]。在这首诗里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教”是仄声,读作“较”。


玉人何处教吹箫从意义上说,可以理解为韩绰判官你在哪里教(教学)人吹箫呢?亦可以理解为韩绰判官你在哪里让人家(玉人)给你(教,使也)人吹箫呢?

因为“教”这个字可能是宋朝平仄意义不同,而唐朝平仄不同意义是相同的,所以这里字在这里两个意思似乎都讲得通。

我倾向于后者:韩绰判官你在哪里让人家(玉人)给你(教,使也)人吹箫呢?玉人指的是歌女,教是使、让的意思,与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一个意思。

我在《老街诗词闲话93-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的“重”到底什么意思》引用过清朝人一段话:上去雖有二音,無二義。古人三聲通用,必謂上去異訓,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過也。

一家之言,未必有道理。请各位诗友指正!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句诗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月明桥上看神仙”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全诗出自于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开成元年(836年)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大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

扬州之盛,唐世艳称,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韩绰不知何人,杜牧集中赠他的诗共有两首,另一首是《哭韩绰》,看来两人友情甚笃。

首句从大处落墨,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此时虽然时令已过了深秋,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风光依旧旖旎秀媚。正由于诗人不堪晚秋的萧条冷落,因而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越发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故人了。

江南佳景无数,诗人记忆中最美的印象则是在扬州“月明桥上看神仙”(张祜《纵游淮南》)的景致。岂不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更何况当地名胜二十四桥上还有神仙般的美人可看呢?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来,此处玉人当指韩绰。元稹《莺莺传》“疑是玉人来”句可证中晚唐有以玉人喻才子的用法。

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当此秋尽之时,每夜在何处教歌女歌吹取乐。这样,不但韩绰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诗人对自己“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感喟,从而使此诗平添了许多风韵。杜牧又长于将这类调笑寄寓在风调悠扬、清丽俊爽的画面之中,所以虽写艳情却并不流于轻薄。

这首诗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月明桥上看神仙”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造成了“玉人”又是指歌妓舞女的恍惚印象,读之令人如见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这样优美的境界早已远远超出了与朋友调笑的本意,它所唤起的联想不是风流才子的放荡生活,而是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秋尽之后尚且如此美丽,当其春意方浓之时又将如何迷人?这种内蕴的情趣,微妙的思绪,“可言不可言之间”的寄托,“可解不可解之会”的指归(见叶燮《原诗》),正是这首诗成功的奥秘。

萃辰天心书院【开心学国学之“天心365”】诗歌赏读栏目每日一首诗词赏读,您可以关注萃辰天心书院官方订阅号“萃辰天心国学传播”(cctxgxcb),收听完整图文、音频版哦~


萃辰天心书院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并不只是一个风流才子,还是一个忧国忧民性格开朗乐观的诗人,杜牧有很多首诗都是借风月场景来衬托,耐人寻味。这首巜寄杨州韩绰判官〉怀念故人,和另一首〈寄远〉差不多。〈寄远〉另表,这里不再啰嗦。

就这首我浅陋的理解;第一句,路途遥远,青山本是翠绿的,现在也己不再,水还是依然流逝。

第二句,描写景色和诗人的感慨,秋天已尽,连四季如春的江南草木也开始凋零,不知道何时才会相聚。

第三句,想起以前歌舞升平,和故人在二十四桥度过的每个饮酒吟诗,畅快抒发胸臆的月夜。

第四句,如果时局不会变迁,如果岁月不是容易流逝,我愿和故人再欢聚,不知故人现在又在何处?又和谁在一起吹箫畅聚呢。

拙见,望高手斧正


梦儿228917703


这诗是杜牧在扬州为官时所做: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末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传说扬州有二十四座桥,有二十四个美女在这里吹箫,玉人就是指美人,暗指杨州歌女在花好月圆的夜晚寻欢,有很多风流韵事。自古扬州出美女如张好好等,都是那时名歌妓。


龙的传人249452954


现在横跨在瘦西湖水面上的念四桥,是新古董。建成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年。与印象中的念四桥不太吻合,它是豪华版的念四桥了。心目中的念四桥,如果特指是一座桥的话,应该是青砖与青石板做成的拱形桥。决不会是如今的汉白玉的石拱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